第 576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從全球健康產業趨勢看未來 新科技重塑未來健康照護

健康照護產業在21世紀備受重視,美國前總統經濟顧問保羅.皮爾澤曾在《財富第五波》一書中提到:「健康產業將會成為繼汽車、房地產、IT和網際網路產業後的第五波財富浪潮」。

 

就數據來看,勤業眾信發布的《2019 Global Health Care Outlook》報告指出,2018-2022 年全球健康照護支出預計將以每年5.4%的速度成長,與2013-2017年的2.9%相比大幅上升,而且預期壽命也在持續上升中,預計到2022年全球65歲以上人口的平均壽命將從2018年的73.5歲增加到74.4歲,超過6.68億,占全球總人口的11.6%。

創新健康照護 將有爆炸性成長

這些數據在在指出健康照護產業是具備成長動能的。首先,隨著全球高齡人口比例攀升,推動健康照護服務需求不斷增加,導致專業的醫療人力資源短缺,而且隨著開發中經濟體的日益進步,促使相關健康照護服務需求及消費也隨之增加,供給不足的缺口就越大,照護成本持續攀升;為滿足不斷增加的健康照護需求,越來越多公私立資源投入運用數位科技解決現有服務結構的缺口,讓創新的治療與照護方式爆炸性成長。綜合前述,可以預期健康照護產業的發展在未來日益水漲船高。

 

廣義來說,健康照護包含「生理」、「心理」及「社會」三個層面,因此凡是以延緩老化、活化機能與照護身心為目標的產品及服務均屬此產業的範疇。現代人由於生活型態及社會環境的改變,為個人健康狀態帶來極大的挑戰,例如生活不規律、工作壓力大、飲食營養過剩、城市化與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等,導致與生活型態關係密切的慢性疾病與身體機能退化性疾病等盛行率不斷升高;而環境汙染、生態環境破壞、各種食物鏈環節中的化學添加物使用,更是直接威脅個人的健康。

 

如何維持個人身心健康的議題,涉及的環節與層面日益廣泛,促使傳統健康照護體系逐漸將注意力從疾病治療轉移到健康促進、疾病預防和早期治療,以期達到成本可負擔且品質可滿足的健康生活願景。為達到這樣的願景,現今的健康照護產業體系需要與飲食、運動、居住、教育和旅遊等議題跨界整合,才能產生出新的服務模式以解決複雜的生活環境因素,並且透過跨領域合作來改善數位科技和服務內容的互通性。

未來健康照護產業的發展面向

第一)各行業運用「健康+」的概念為現有服務或產品進行加值或創新。

由於健康照護產業者,正積極提倡將「問題補救」的醫療模式轉變為「防患未然」的疾病預防與早期發現模式,各界對健康照護的必要性認知,已逐漸擴及不同產業,甚至發展出在原有的產品或服務上,運用「健康概念」進行加值或創新。

 

例如,遠雄人壽為他們的保戶提供保戶專屬的加值服務——「癒膳食堂」,由專業營養師團隊提供疾病飲食照護、健體養生湯品、營養飲食諮詢等三項個人化的專屬療癒飲食服務。另一個例子是日本朝日集團在泰國、馬來西亞等地銷售可爾必思時,為了迎合東南亞市場的口味,在當地銷售的商品相較日本的可爾必思更加重甜度,但伴隨著當地中產階級不斷增多、對健康的關注度提升,後來反而以「加入乳酸菌」這個賣點成為促進銷售的一大因素。

 

第二)將健康照護概念予以細分,從系統核心的醫療系統向外圍展延出各種服務。

由於專業人力的培訓與供給遠遠趕不上需求攀升的速度,必須運用技術創新與流程改善,讓不必要在醫療系統進行的服務,在亞急性、慢性、日常生活等不同環境中分工進行,例如近年興起的分級分工醫療照護服務類型包含專科診所(如骨科、復健科或洗腎中心等)、慢性醫院、社區初級診所等等。

 

專業化分工也讓科技應用更有發揮,特別是這些新興服務模式將可協助醫療系統降低成本,例如,虛擬照護(Virtual health care)係指可透過行動應用程式與其他數位科技來提供持續性的醫療照護,不僅可串接整合病患在不同服務提供者之間的資訊,以掌握病程變化,更可以改善過去因時間、技術和空間距離上,所產生的病患與醫生、或醫生與醫生之間的溝通障礙。

 

另外,由於健康意識抬頭,越來越多消費者也開始使用穿戴裝置與醫療行動應用程式來管理自己的就醫紀錄、健康檢查數據、睡眠狀態、用藥記錄等資訊,讓消費者在醫病關係中日漸獲取更多參與空間,也讓健康服務的場域不再以醫療系統為主,更多發展於社區或居家之中。

 

第三)科技應用改變健康照護產業的服務模式,但具體商業模式仍在摸索中。

當前健康照護產業的主要商業模式,是從提供照護成本和較佳的照護服務來出發,但由於服務提供者面臨著收入壓力,使得這些服務提供者必須積極開發或採用創新服務模式,以降低行政和供應成本。

 

根據IT綜合服務提供商GlobalLogic於2018年時指出,遠距醫療(Telemedicine)、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機器人(Robotics)、物聯網和穿戴式裝置(IoT and wearables)與區塊鏈(Block chain)將是帶動健康照護產業數位轉型的五大主要技術趨勢,它們正在重塑未來服務模式。

 

在台灣,例如:台北榮總、高雄榮總、北醫近二年都發展出應用AR/VR發展復健訓練系統,透過讓病人身上裝上感應裝置,獲取病人各項生理訊號,包括肢體位置、動作軌跡、速度等等,再搭配遊戲化設計提升病患的復健參與度和成就感,不但更有療效,也可藉由病人自主復健,降低專業人力的需求依賴,擴大專業人力的服務能量。

 

然而,這些新興科技的應用雖然有趣,卻還是以醫療系統的改善為主,大部分的科技應用投資尚未能產生獲利,主要的原因出在「誰來為這些多出的科技應用買單」,健康的消費者雖然對新科技應用抱持興趣,但很少會直接付費,醫療領域的應用大多還是需要醫療類的專業人士背書才有可能變現,買單的對象也多是醫院經營者,大幅侷限了市場開拓的可能性。

 

根據前述的討論,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健康照護的需求持續攀升,但供給增加的速度跟不上,現有的運作方式難以再維持,整個健康照護產業的結構勢必需要轉型,透過數位科技工具應用,甚至是破壞既有結構的創新服務模式,重新塑造B2B及B2C的買賣結構和經濟價值。

 

此外,在產業轉型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對社會進行觀念教育,目前社會大眾雖然關注健康議題,但因為不是立刻面臨的痛點,所以只要牽扯到付費,難免會有所猶豫,因此,整個產業的參與者必須要從顧客的需求痛點與使用情境進行思考,才能真正產出能創造價值與利潤的產品或服務。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