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1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認識古代佛像

認識古代佛像

佛像起源於印度,隨着佛教信仰的東傳而傳入中國,在中國歷朝歷代興起造像的風潮,產生許多別具特色的作品,是中國傳統文化裏的藝術瑰寶。但是,佛教造像的歷史淵遠流長,內容衆多,題材十分豐富,雖然看似親切,其實並不容易瞭解,因此筆者嘗試以古器物學的方法,研究古代佛教造像的特色,期能通過具體的現象分析,掌握它們的特徵,使讀者領會佛教造像的製作工藝與精神。本文首先概述“料、工、形、紋”的基礎研究內容。

一、料的認識

“料”是指佛教造像的材質,比較常見的有石質、泥質、木質、青銅、銅鎏金、陶瓷及夾紵等類別,這些材質各有不同的自然屬性,不但可以從色澤紋理與質感上去辨別它們的差異,也能通過製作痕蹟與變化現象去判斷它們的材質特徵。

例如圖一爲元代的菩薩坐像,菩薩頭上梳着高髮髻,臉型方圓,額間有白毫相,雙眼向下垂視,表情恬靜莊嚴。祂的體格健壯,上身袒露,雙耳戴着花形耳飾,胸前佩掛連珠串飾,手上套着臂釧和腕釧,披帛自肩部飄垂,下半身着裙,採左手支撐於後方,單盤左腿,右腿支起以擱右臂的“安樂姿”,體態優雅閒適。

此尊菩薩像用木頭雕刻,並施彩繪貼金而成,目前貼金彩繪大多已經脫落,表面可見當時用刀具雕刻的痕蹟,與木質本身的黃褐呈色和紋理,以及因爲自然風化或人爲破壞所產生的斑駁凹痕與裂紋,凡此皆屬木質雕刻特有的現象。

二、工的認識

“工”是指佛教造像的製作方法,此方法會隨着材質的種類而改變,像木質和玉、石類的佛像以雕刻法進行,泥質佛像用黏土揉捏法塑造而成,陶瓷佛像多採模印法製作,銅質佛像則用鎔鑄法成形。

例如圖二爲明代的觀音菩薩坐像,菩薩的頭髮盤結於頂上,用一長簪固定,臉型方圓,額間具有白毫相,雙眉拱起,眼睛細長,向下垂視,鼻樑窄長,嘴巴小巧,神情頗爲端嚴。祂的身上穿着寬袖長袍式的天衣,腰間繫帶,胸前佩掛串珠瓔珞,採右腳支起、左腳單盤的坐姿,雙手合放於左腿上,左臂倚靠着一函經書,姿態靜謐閒雅。

此尊造像是以鎔融的銅液經翻模法鑄造而成,表面渾圓光滑,沒有雕刻痕蹟,雖然因爲歷時久遠而呈現暗黑色,但是仍然具有勻亮的金屬光澤。由於菩薩的衣領、腰帶、袖口及裙襬等處,嵌入渦捲狀的銀絲作裝飾,使此尊造像於深暗的青銅色調中兼具銀白色的光彩,突顯出細部紋樣的形狀,是青銅錯銀法的特色。

三、形的認識

佛教造像是爲了宣揚佛教義理、提供信衆觀想膜拜,以及建立功德而製作的,造型內容自然與其目的相互呼應,可以從中分爲羣體造像和單體造像二大類。

羣體造像是多尊造像的組合,像鑿山而建的石窟寺與單一石塊所製作的造像碑,都是屬於複合式的羣體造像結構,其形式請參考圖三之例。此碑爲北齊所雕制的石造背屏式造像碑,全碑分爲上、中、下三段,以中段爲首要,主尊佛結跏趺坐於方臺上,雙手分別施無畏印和與願印,身旁站立二比丘、二闢支佛及二菩薩等六位脅侍像,依左右對稱的原則由內向外排列。

碑體上段透雕一條口銜華繩的飛龍,與四身凌空飄然的飛天來供養主佛;碑體下段則於臺座前方浮雕一個香爐、一組對獅及二位護法力士,香爐是用香氣供養主佛,對獅是佛陀傳道說法的表徵,或與二位力士一起護持道場之意。全碑即以主尊、脅侍、供養及護法等題材,組成完整的莊嚴道場,是羣體造像的表現形式。

單體造像即爲羣體造像的分解,可依題材分爲佛、菩薩、比丘、羅漢、飛天及護法神等等,這些題材的身份不同,各自皆有其獨特的五官相貌、衣着服飾與姿態動作,是一般大衆最容易觀賞到的造型。

四、紋的認識

佛教造像是以佛、菩薩、比丘、羅漢及護法等形象來教導大衆、感化人心,其紋飾內容自然與其他器物並不一樣,主要集中在佛像的臉部五官、衣着服飾及手足動作等方面的表現上。

例如圖四爲北齊的菩薩立像,此尊菩薩頭戴寶冠,身披天衣,下着長裙,跣足立於圓臺上。表面以浮雕和綫刻技法琢磨,頭上的寶冠綴飾連珠紋,胸前佩戴忍冬紋和連珠紋項飾,肩上有圓形飾物,手戴腕釧,飄帶與瓔珞自雙肩垂掛而下,長長的飄帶搭在曲肘的左臂上,裝飾極爲華麗。而其臉型方圓,眉毛彎曲,雙眼細長,向前平視,鼻樑挺直,嘴角輕抿,面帶微笑,清秀的容貌與莊重柔和的氣質,正是北齊菩薩像的特徵。

由於審美觀念和製作技法會隨着時間與空間的移轉而改變,使歷代佛像的五官形貌及衣着服飾都不相同,產生秀骨清像、端莊秀美及豐腴敦實等形態,構成相異的時代風格。

佛教造像是宣揚佛教義理的媒介,雖然題材豐富,信仰內容複雜,但是它們的形象具體而鮮明,只要找對方法,循序漸進的瞭解它們的風格與特徵,並不難以進入佛教藝術的殿堂。下期將以材質爲例,介紹佛教造像“料”的特色。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