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1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搔癢難耐,濕疹又犯了嗎?

我的皮膚明明很乾燥,真的是濕疹嗎?濕疹不是潮濕的夏天才會發作嗎?怎麼天氣變冷還這麼癢?濕疹一直反覆發作,能根治嗎?這些都是常有的疑問,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發生濕疹該如何處理?

濕疹是由於內在或外來因素導致皮膚發炎,因而產生搔癢、皮損的症狀。其病灶分成急性、亞急性、慢性;急性期病灶處會有大小不等水疱、紅腫、丘疹與組織液滲出,外觀看起來濕濕的,所以可以理解它為什麼叫濕疹。但不是所有濕疹外觀都是濕濕的,在亞急性、慢性期反而外觀看起來是乾乾的,可以看到乾燥、脫屑、色素沉澱及苔癬化的現象。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主婦濕疹(富貴手)、缺脂性皮膚炎等常見皮膚病都會以濕疹來表現。

 

嚴重的搔癢,是最難忍受的症狀,因此不論中西醫,止癢均為第一要務。西醫治療濕疹,大多給患者外用類固醇藥膏,或者是配合口服抗組織胺,如果濕疹急性發作,有時還會給口服類固醇控制發炎,必要時還會使用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病患往往因為懼怕類固醇的副作用,或是連類固醇都快失效,而前來尋求中醫治療。中醫通常採用內服和外洗中藥相結合的方法,根據濕疹不同的發病階段、病患的體質表現給予用藥。

中醫上的四種典型濕疹

風熱型

 

常見於急性丘疹性濕疹及部分亞急性濕疹

 

•證狀:紅色丘疹,滲出液不多,瘙癢。舌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略數。

 

•治療原則:疏風涼血,清熱除濕。

 

•常用方劑:消風散加減。

 

•常用藥物:荊芥、防風、牛蒡子、蟬蛻、苦參、知母、生石膏、生地、金銀花、馬齒莧等。

 

 

濕熱型

 

常見於急性濕疹或慢性濕疹急性發作

 

•證狀:皮膚紅腫,紅疹水疱密集,滲出液多且黃黏,劇烈搔癢。常伴隨有身熱心煩,口渴欲飲,大便乾結、小便黃或赤等症狀。舌紅、苔黃膩,脈滑。

 

•治療原則:清熱利濕,袪風止癢。

 

•常用方劑:方用六一散、龍膽瀉肝湯。

 

•常用藥物:如黃芩、黃柏、梔子、苦參、金銀花、茯苓、薏仁、夏枯草、澤瀉、白茅根、蒲公英、紫花地丁、地膚子、白蒺藜等。

 

 

濕阻型

 

常見於亞急性濕疹

 

•證狀:皮膚暗淡不紅,滲出少且清稀,搔癢。常伴有身倦乏力、胸脘痞悶、腹脹、食慾差、下肢沉重、大便軟等症狀。舌淡、苔薄白或白膩,脈緩滑或濡。

 

•治療原則:健脾益氣,袪風止癢。

 

•常用方劑:方用除濕胃苓湯加減。

 

•常用藥物:如薏苡仁、白朮、蒼朮、滑石、豬苓、佩蘭葉、蘇葉等。

 

 

血虛風燥型

 

多見於慢性濕疹

 

•證狀:皮膚粗糙肥厚,脫落皮屑,表面可有抓痕、血痂、苔癬化及色素沉著,有明顯搔癢。多伴有口燥咽乾,心煩易怒,頭暈失眠,大便乾結,舌紅、少苔,脈細數等。

 

•治療原則:益血養陰,止癢袪風。

 

•常用方劑:方用當歸飲子加減。

 

•常用藥物:如當歸、丹參、生地、白芍、何首烏、白蒺藜。

外用類固醇的利與弊

類固醇作用快、效果好,很受醫師及患者的歡迎,然而長期使用會有依賴性,還會產生皮膚變薄、微血管擴張、長毛、毛囊炎、色素改變、容易皮下出血等副作用,一旦停藥,皮膚炎症狀會反彈性加重;嬰幼兒及兒童長期使用會影響生長發育,使用時要經由醫師評估,不要自行購買使用。如果在意副作用,要跟醫師多溝通,即便在服用中藥的期間,應遵循醫囑,不要任意減藥或停藥,避免病情惡化。

濕疹能根治嗎?

「治癒」跟「根治」不同。治癒是經由治療後症狀消失,在一年內不發作,就算是治癒;而一般認定的根治,是治癒後永不復發。濕疹屬於免疫疾病,和基因相關,目前無法直接對變異基因做治療,所以無法根治,現在只能做到控制症狀或是治癒的水準,不確定以後會不會復發。使用中藥能整體調節生理狀態,讓濕疹自然消退,之後仍可能復發,但復發的病況會減輕,在更短的時間就能治癒。濕疹病程長,容易復發,病人要有耐性,配合治療及護理,切忌一見起色就自行停藥。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