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古陶風華,天上人間——震旦博物館藏陶俑特展預報

震旦博物館即將迎來全新的開幕,為了配合這一重要時刻,館方企劃了以漢唐陶俑為主題的特展。對中國藝術史而言,陶塑和玉雕、岩畫一起被認為是中國古代藝術的開端;同時陶塑又和佛教造像一起佔據了中國雕塑史的絕大部分。此次展出的藏品極具藝術欣賞價值,同時經過研究人員的精心規劃將全部展品劃分為食、衣、住、行、娛樂等五個部分,更加直觀、全面的通過陶俑反應出漢唐時代的盛世風華。

之所以選擇漢唐陶俑作為開幕後的第一個特展,主要是因為漢唐陶俑在歷史、文化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漢、唐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代表意義的兩個統一王朝,其在物質和精神上對中華民族的發展及文化的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今天我們回溯這一段歷史時,除了古籍的記載之外,大量的地下文物成為認知這一段輝煌歷史的重要補充,這其中漢唐陶俑就成為復原歷史的珍貴物質史料。正如《鹽鐵論》中所言:“厚資多藏,器用如生人”,漢唐時期流行厚葬,加之視死如生的思想,使得人們會以當下社會生活中常見的物象為原型,複刻出與之相應的陶制“模型”,從而以這種方式實現現世在彼世的延續。因此集中展示這一時期的陶俑,其本質相當於展示一段微縮的歷史。震旦博物館的盛大開幕,配合陶俑所呈現的漢唐盛世,二者相互呼應,相信此次開幕定能為參觀者奏響一段歷史與當代的華彩樂章。

俑——現實與超現實

「俑」的基本定義是專為死者製作的一類喪葬用品,特別是陶土或木質的人形雕塑。其出現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東周時期,最早應該是為了取代「人殉」這一喪葬習俗。這在文獻記載上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證實,《孟子》:「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孔子曾經說過,第一個製作俑的人,可能是沒有子嗣的人,所以製作出代替“人殉”的俑。如果從這層意義上出發,我們可以肯定俑在製作時是同現實生活中所存在的人、物十分接近的模型,具有現實意義,是人間生活的再現。

這些製作逼真的俑,一旦被埋在地下,投入使用之後,其和現世的關係就會終止,從而穿越至另一個「平行世界」之中,在地下或「天界」發揮著作用。生者相信俑能夠跟隨死者一同前往神秘的彼世,繼續服務于死者。湖北望山二號墓出土的「遣冊」中就把隨葬的墓俑稱之為「亡僮」。由此我們又能夠得到俑的第二大內涵:俑在使用時是同死後世界息息相關的,具有超現實意義,是對未知領域的構建。

俑經過春秋、戰國的發展,在秦代達到第一個高峰,秦始皇兵馬俑的建造無疑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造俑活動,其精細、逼真的刻畫也為歷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兵馬俑的出現也使得「俑」在日後的發展趨向複雜化及多元化,與之相匹配的道具、場景也得到相應的完善。這其中又以漢唐時期的俑最具特色,下面筆者就以震旦博物館館藏陶俑為例,從食、衣、住、行、娛樂幾個方面為大家介紹它們所反映的社會現象及文化內涵。

庖廚俑——舌尖上的漢代美食

此次特展中「食」這一主題,主要是通過四川地區出土的東漢庖廚俑加以體現的,庖廚俑是以古代「廚師」為創作原型的一類墓俑。館藏的此件庖廚俑(圖1),面部微微上仰,笑容可掬,五官呈現出浮雕的視覺效果,這同其模印組裝的製作工法不無關係。俑的下半身雙腿跪坐,右手持刀,左手扶案,案上還放置著一隻魚,魚鱗清晰可見,形象極為寫實。

距今2000多年的漢代人吃什麼?怎麼吃?或許能夠通過這一俑所塑造的形象,結合相關文獻覓到蛛絲馬跡。首先我們不難看出魚類是當時人們餐桌上的常見菜,特別是在河網密佈的楚越之地,魚是不分貧富,人人可食的重要食材。在內陸地區政府也興修魚池,以獲漁利,這其中比較著名的是長安的「昆明池」。根據《西京雜記》的記載,漢武帝在長安建立昆明池,讓士兵練習水戰,與此同時也用來發展漁業,昆明池出產的魚一方面供作陵廟祭祀所用;另一方面也供給長安的市場,成為國都人民食魚的重要來源。隨後蜀地成都也開鑿了「萬歲池」。漢代人吃魚的方法包括很多種:有蒸、煮、煎、炙的熟食法,也有菹、鮓的醃制法,更有膾這樣的生食法。根據《說文》中的記載:「膾,細切肉也。」,切好的肉可以用來繼續烹飪,也可以生吃。馬王堆出土遣冊中的記載也證實在漢代確實存在「魚膾」這種類似今天日本生魚片的吃法,同時遣冊上還記載了鯽白羹、鯽肉藕巾羹這樣加了米屑或是冬葵的魚湯,也有鮨這樣的魚醬用以調味之用。

仕女俑——唐人的時尚秀

唐代女子服裝的基本要件是裙、衫、帔三種。唐代的裙裝初期多見條紋裙,盛唐時樣式華麗,其中不乏有銀泥裙、金縷裙這樣用料貴重的服裝,然而時下最珍貴的裙裝則是用百鳥毛織成的裙子,據《舊唐書》記載,安樂公主造百鳥毛裙,據說這條裙子因選擇百鳥毛為材料,因此色彩豐富,變化多樣:「正看為一色,旁看為一色,日中為一色,影中為一色,百鳥之狀,並見裙中」。唐代的帔,形制類似於今天的披肩圍巾。這次展出的唐彩繪母子俑(圖2)就集中體現了盛唐時期不同階層婦女的衣著與妝髮。本組陶俑共包含三人,抱小孩的婦人較為年長,形象高大,梳高髻。年輕者髮髻偏墮右側為「墜馬髻」。兩人彎眉細目,面頰豐腴,體態婀娜,可謂是盛唐佳人的代表。

陶樓——仙人居所

縱觀中國古代建築史,在東漢時期發生了重要的變化,那就是宮殿開始從平地的高臺建築向多層樓閣轉變。震旦博物館收藏的東漢陶樓(圖3)就是東漢多層樓閣建築的代表。此件陶樓共分兩層,屋簷皆有斗拱撐起,第一層挑高二間,有矮牆圍繞,前有階梯,回廊,階梯旁有看門犬一隻,另有三位人物,似守衛。屋內三人,兩人對弈,一人觀棋。二樓由鏤空支架支撐,欄杆上有四人正在彈琴、敲鑼、吹簫、雜耍。屋頂為重簷歇山頂,頂上還有「勝」形裝飾。漢代的歇山頂和後世的略有不同,是由中央的懸山頂和周圍的單庇頂組合而成。其結構在最初結合時,自然在兩者之間形成一個臺階,成為上下兩迭式。就等級來看,歇山頂是僅次於廡殿頂的是高等級建築的象徵。此外,陶樓頂上的「勝」形裝飾更是點明了它同神異世界的聯繫。「勝」是 「西王母」頭上的代表性裝飾。兩漢時期對於西王母的崇拜開始由民間信仰逐步轉向原始宗教,西王母也從典籍中的隻言片語逐步具體為當時最常見的神祇偶像。在漢代,人們相信西王母居於西方的昆侖山上,能救人與疾苦,能使人不死、成仙。此件陶樓裝飾「勝」這一象徵符號,或許在表明它是位於昆侖之境,供仙人居住的一座樓閣。

陶車馬——西極天馬

此次特展中體積最大的一件展品,是長168公分,寬69公分,高110公分的東漢陶車馬(圖4)。這件陶車馬材質為泥質紅陶,馬、車夫及轅、轄、軛、輪等部件都可以拆卸、組合。陶馬右蹄前舉,動感十足,矯健英姿躍然眼前。車身三面有圍,無廂頂,車上跽坐一車夫,雙臂彎曲,呈現出駕馭之姿,其手中原應有韁繩,由於長期地下埋藏的原因,目前已經朽爛無存。

車馬是漢代墓葬中常被描繪的一類圖像,除了陶俑之外,在同時期東漢的畫像石(磚)上經常出現。由於車馬和出行的活動相關,學界長把這一題材稱之為「車馬出行」。車馬出行描繪的場面也有很多,同樣可以分為現實的和超現實兩種:有的表現死者生前的身份地位;有的是再現車馬送葬場面;還有一部分應當是帶著主人前往仙界。在漢代除了現實中張騫所提及的西域「汗血寶馬」之外,在神異世界中還存在著天馬,相傳天馬可以遊歷天極,騎上天馬便可飛升成仙。身陷求仙囹圄的漢武帝就認為「汗血寶馬」的產地大宛即是「天馬」的故鄉,不僅作《西極天馬歌》用以表達對此種神獸的嚮往,還因為重金換取天馬不成而發動了對大宛的戰爭。

樂俑——人間能得幾回聞

樂俑殉葬盛于秦漢,至唐代又進入了第二個發展高峰。考古發現的唐代樂俑數量眾多,其樂器、組合、人物刻畫方面均體現出唐朝的時代風貌。具體來說隋至初唐樂俑常見出行儀仗和吹奏樂隊;盛唐樂俑人物豐滿圓潤,服飾華美;晚唐樂俑風采稍遜,俑人常有絲絹批身。此次展出的這一組唐代彩繪陶樂俑(圖5)就是盛唐時期「坐部伎」的代表,他們衣著華麗,身上還繪有金彩,手持笙、簫、琵琶、箜篌、腰鼓等樂器,我們可以想像出這些樂器一同奏響時所發出的天籟之音。在中西文明交流極度繁盛的唐代,樂曲也受到了相應的影響,除了初唐本土的樂曲之外,域外的樂曲也流行至長安。根據《舊唐書》中的記載,妙絕弦管,新聲奇變的龜茲樂和清新優雅的西涼樂當時廣受人們好評。域外樂曲的流行導致域外樂器也被大量引入,本組彩繪陶俑中見到的琵琶、箜篌就是胡族固有之樂器。

古陶風華,天上人間。讓我們共同期待漢唐陶俑特展的開幕,期待一起走進博物館,徜徉其中,體味古人的思想與智慧,發現古人的精緻生活。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