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國早期組佩飾
春秋時期已經在組佩飾的結構上建立一個固定的原則,那就是用一條中軸線作為連接上下的基準,各器採左右對稱法設計,以達到整體的平衡。此一形式到了戰國時期,仍舊是組佩飾的繫連準則。
例如圖一為戰國早期的組佩飾,此套佩飾包含十個組件,由上至下依序為半球形玉珠、龍鳳紋鏤空佩、雙首龍紋玉管、出廓鳳紋璧、鳥形玉、人龍紋鏤空佩、蟬形玉、出廓龍紋璧、捲身蟠龍及雙龍首玉珩等等。
從繫帶孔的位置來看,玉珠、玉管及玉等飾件都有一個貫通上下的天地串孔,出廓璧、鏤空佩及蟠龍玉飾的中間及左右兩半等處,也有可供穿綁線繩的透空,至於最下方的玉珩則有一個小孔居於珩體中央。
將此十件玉飾按照繫帶孔的相對位置排列,可以看出由上至下逐件相接所連成的中軸線,而且各件玉飾大多採左右對稱的造型,正是沿襲春秋時期的形制。
二、創新玉璧
玉璧原本是內部透穿圓孔的環狀器物,在春秋時期已是組佩飾的要件之一。到了戰國早期,玉工常將圓璧兩側的玉料保留下來,透雕為雙龍或鳳鳥的形狀,成為出廓璧的新形制。
例如圖二為戰國早期的玉璧,此器以近似梯形的玉料製作,中間規劃為圓形的主體,其內透空一個大圓孔,成為環狀的璧體,左右兩側分別透雕一個龍紋,龍首的鼻吻朝外,身體彎曲為S形,以依附的狀態和圓形主體連成一器,屬於出廓璧的樣式。
由於出廓璧內部的大孔即可穿綁線繩,因此不需加鑿繫帶孔,而其兩側的雙龍也呈對稱狀,符合「中軸平衡、左右對稱」的要求。類似的造型亦可見於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所出土的玉雙龍璧上,該器尚未完工,可以作為此類器物製作工法的參考。
三、創新玉珩
玉珩呈下弦月形,在春秋時期常以左、中、右三孔連接上下兩方的玉飾,是組佩飾中的主幹。到了戰國早期,除了有下弦月形的玉珩之外,還出現許多功能與玉珩相同的鏤空龍紋佩,筆者將其歸之為創新玉珩。
例如圖三為戰國早期的玉飾,此器以近似橢圓形的玉料製作,玉工採透雕技法將其鏤空為一個大龍和四個小龍的組合。大龍的頭部居於中下方,身體剖成二束朝左右兩側彎轉,二個小龍橫臥於大龍下方,小龍首彼此相對,與大龍下頦相接,另外二個小龍昂首曲頸、拱身翹尾的立於兩側,頭部貼在大龍身上。
大龍上方的足爪連成一個「ㄇ」字形的繫帶孔,身軀周邊的透空皆呈左右對稱之狀,可與ㄇ形繫孔一起連接上下方的飾件,使用方法與下弦月形的玉珩相同,是在玉珩的形制概念下所創新的器物。
四、創新玉王勒
玉在西周時期以方、扁、圓等幾何樣式為主,到了春秋時期雖然增加了虎、豬、蟬、鳥、蝶、人等象生題材,但是整體的輪廓仍然比較規整,直到戰國時期才因鏤空與因料施工法的普遍運用而有更多的變化。
例如圖四為戰國早期的鳥形玉飾,此器以厚塊狀的玉料製作,鳥首略朝下方俯視,足爪收於腹底,翅膀和尾羽皆向上揚起,翅膀上緣有一個穿孔向內深入至腹底,其縱向貫穿的形態如同玉的天地串孔一般,顯示此器的功能與玉相同。
從整體的輪廓來看,此器的原石可能呈上寬下窄之狀,玉工為了突顯鳥的形象特徵,以透雕方式將首、翅、尾琢成豎立的三叉狀,並將天地串孔安排於中間,首尾朝向兩側彎轉,在因料施工的基礎上呼應組佩時的形制要求。類似的器形亦可見於江蘇省鴻山越國墓所出土的鳳形玉佩上,可以作為對照的參考。
五、玉觿
玉觿是指頭端較粗、尾端尖細、器身彎曲的器物,在春秋時期就常製作為龍首狀的造型,到了戰國早期隨著因料施工觀念的成熟,龍形玉觿的造型更加豐富。
例如圖五為戰國早期的龍形玉飾,此器包含一個大龍和四個小龍,大龍為主體,龍首朝下,身軀拱起如環,長尾末端勾捲,拱身中間透穿一個繫帶孔。其中三個小龍雕琢在大龍身軀的兩側,另外一個小龍則用鏤空技法製成圓雕狀,以身軀凌空、反向平行的姿態將首尾依附在大龍身上,造型頗為奇特。
從整體的輪廓來看,此器是用厚度不均的塊狀玉料製作的,其俯首、拱身、捲尾的環體造型,是為了在有限的玉料內表現蛇身龍形的設計,如上海博物館的藏品中也可見到類似的器物,是鑑賞此類器物的參照品。
戰國早期玉工憑著因料施工的理念,運用優良的鏤空技巧製作出富有創意的佩飾用玉,然而此一風格並未一直延續下去,因此下期將以戰國中晚期為題,介紹組佩飾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