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古器物學講座—玉器專題(21)玉觿專題研究

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觿”是一種角形的佩飾器,尖銳的末端可以用來解結,這種類型的器物也可見於古代的玉器中,我們稱之爲“玉觿”。

龍紋玉觿 此器的繫帶孔位於龍的背脊處,穿綫係綁時爲橫式垂掛,呈現隨意組合的樣態。(圖一)龍紋玉觿 此器的繫帶孔位於龍的背脊處,穿綫係綁時爲橫式垂掛,呈現隨意組合的樣態。(圖一)

中國最早的玉觿始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如江蘇省吳縣張陵山良渚文化墓葬即曾出土一件玉質觿形器,以內部鏤空突顯良渚文化的區域性風格。到了商周時期以後,玉觿的數量大幅增加,器型隨着紋飾題材、製作工藝、玉料形狀及組佩飾的發展而改變,使歷代玉觿呈現相異的風格。

一、龍紋玉觿

西周是一個以紋飾爲表現主體的時代,題材計有龍、鳥、人等三種,尤其龍紋的數量最多,常以側面龍首和抽象的綫狀身軀鋪排在器表上,再用鏤空突顯龍紋的形狀,此一形紋設計施於觿形佩上,產生許多龍紋玉觿。

例如圖一爲西周時期的玉觿,此器呈不對稱的圓弧狀,粗端雕琢一個側面龍首,顎下伸出一足,其後以簡易綫紋象徵身軀,近尾端還以一個橢方形的眼睛暗示另外一個龍紋的存在,二個龍紋的身軀彼此交纏,綫條流暢生動,是西周時期常見的紋飾風格。

粗端龍首處透穿一個圓孔作爲嘴巴,但是背脊處另外透鑽二個小繫帶孔,顯示當時的佩帶方式尚未固定,與西周玉串飾隨意係連的風格相符。類似的器物亦可見於山西省天馬-曲村遺址晉侯墓地的出土物中。

成對玉觿 此對玉觿的繫帶孔位於龍嘴處,以縱向垂掛的樣態作爲組佩飾下端的組件。(圖二)成對玉觿 此對玉觿的繫帶孔位於龍嘴處,以縱向垂掛的樣態作爲組佩飾下端的組件。(圖二)

二、成對玉觿

春秋時期,玉串飾由隨意組合發展爲注重“中軸平衡、左右對稱”的組佩飾,不僅單一的玉器講究平衡對稱的造型設計,每個玉質飾件的位置安排也依照此一原則來組合,使玉觿以兩兩成雙的姿態出現,並且作爲組佩飾最下端的組件。

例如圖二爲春秋晚期的玉觿二件,二器皆爲上粗下窄的圓弧狀片飾器,表面雕琢抽象繁密的浮雕虺龍紋,上端配合虺龍紋的形狀修整器緣,形成側面龍首的玉觿造型。從二者的形紋相同、弧度相反、龍首內側各有一孔等現象來看,此對玉觿穿綫係綁後即如圖所示,以環拱的對稱形態垂掛於組佩飾下方。

類似的器物亦可見於江蘇省吳縣嚴山吳國玉器窖藏的出土物中,它們的使用方式則可參照河南省輝縣琉璃閣春秋墓地所出土的組玉佩復原圖。

立體化玉觿 此對玉觿的造型相同,尺寸略有大小之分,表面以凹弧面技法呈現立體感。(圖三)立體化玉觿 此對玉觿的造型相同,尺寸略有大小之分,表面以凹弧面技法呈現立體感。(圖三)

三、立體化玉觿

戰國玉工開始用鏤空來突顯龍紋和鳳鳥等動物紋飾的形象,到了戰國晚期,有些象生玉器表面不再以規律性的紋樣作裝飾,而改以凹弧面的技法來表現立體感,此一趨勢影響到玉觿的製作,產生立體化的龍形玉觿。

例如圖三爲戰國晚期的玉觿二件,二器皆以弧形的片狀玉料製作,從器形的彎曲弧度來看,很可能是用玉璧外側的邊料製作而成的。它們的造型以鏤空法製作,左器尚未雕琢紋飾,右器則已用凹綫區隔五官與肢體,並用弧面表現身體各個部位,塑造出昂首挺胸、狀似跳躍的龍形,其下順勢收尖,表面用扭絲紋爲飾,爲立體化的龍形增加旋扭的動感。

龍首嘴巴透雕成露齒狀,透空處即可作爲繫帶孔,連結上方的佩飾。類似的器物亦曾出土於安徽省長豐縣楊公二號墓中,提供讀者對照的參考。

對開成形玉觿 此對玉觿採成形對開法製作,二器的造型一致,色澤紋理吻合。(圖四)對開成形玉觿 此對玉觿採成形對開法製作,二器的造型一致,色澤紋理吻合。(圖四)

四、對開成形玉觿

漢代玉觿延續戰國晚期的基礎,以龍和鳳鳥等題材作爲造型,器表用凹弧面產生立體感,周邊採藝術鏤空法讓透空處也具有繫帶孔的功能,有些玉觿更以成形對開法製作,讓二件玉觿的造型完全一致。

例如圖四爲漢代的玉觿二件,二器皆爲龍的造型,龍首張口露齒,胸部前挺,前腿向後彎曲,後腿曲肘站立,長尾向後收尖,姿態雄健而有氣勢。將二器疊合在一起時,可以看到二者的器形輪廓完全吻合,玉質的色澤紋理也彼此連貫,顯示此對玉觿是先用一塊厚玉料製作造型後,再橫剖爲二件,然後個別雕琢紋飾而成的。

由於以成形對開法製作的成對玉觿能夠得到完全對稱的效果,非常適合組佩飾的需求,使成套佩飾增加勻稱典雅的美感。類似的形紋風格亦可見於廣東省廣州市南越王墓所出土的玉觿上。

依料施工玉觿 此套組佩飾的玉觿是用不同的玉片依料施工而成的,所以二者的造型截然不同。(圖五)依料施工玉觿 此套組佩飾的玉觿是用不同的玉片依料施工而成的,所以二者的造型截然不同。(圖五)

五、依料施工玉觿

除了用成形對開法製作出一模一樣的玉觿,讓組佩飾的對稱性顯得更齊整之外,漢代也出現了一些組佩飾的玉觿是由二件造型完全不同者所擔任的,充分顯現漢代玉工依料施工的精神。

例如圖五爲西漢的組佩飾,全套佩飾包含玉王勒、玉人、玉珩等九個飾件,其中二件玉觿位於最下方,左件玉觿的器身較窄,造型爲翹鼻張口的神龍,右件玉觿的器面較寬,造型則是輕啓勾喙的鳳鳥,雖然二者都具有上粗下細的基本特徵,但是相異的器形大小顯示它們是用不同的玉料製作而成的。

由於因料施工法都是順着玉料的形狀製作造型,耗料少且節省工時,又能增加玉觿的造型變化,可謂一舉數得,因此廣爲古代玉工所採用。

玉觿雖是組佩飾末端的組件,但是造型隨着原料、工法及紋飾題材的差異而改變,可以反映各個時代的形紋風格與製作工藝,是不容忽視的品類。下期將以象生動物爲題,說明動物玉飾在組玉佩的演變概況。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