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中國傳統文化裏的神靈動物,在圓雕玉器、片狀玉器或表面紋飾裏都可看到龍的身影,當然也是成組玉串飾裏的重要組件之一。
由於每個時代對於龍的形體構造看法互異,隨着審美觀念和製作工藝的差別,使歷代龍形珮出現獸身或蛇身、平面或立體等變化,再加上組佩飾的形制演變,也讓龍形珮的造型因隨意組合或中軸平衡等要求而有不同的設計。本文即從料工形紋的角度,分析各代龍形珮的特色。
一、西周—隨意組合獸形龍
西周龍形珮由側視角度取象,具體的造型會隨着玉料的形狀略有差異,但是都以鼻吻朝下、頭頂蘑菇角、單腿彎曲及捲尾作爲基本特徵。
例如圖一爲西周時期的龍形珮,此器以長方形的玉料製作,右端龍首近似方形,表面陰刻菱形眼,鼻吻朝下作俯首狀,頭上豎立一個蘑菇角,龍身順着玉料向後延展,背脊微微起伏,粗長的尾巴向上捲起,表面用簡單的綫紋勾勒彎曲的腿部,足爪收於顎下,呈現走獸的側面形態。
龍嘴內側透穿一個極小的圓孔,上捲的尾端亦透穿一孔,皆可作爲捆綁綫繩的繫帶孔,此一現象與西周玉串飾的隨意組合風格互相呼應,所以繫帶孔纔會不拘一處,類似的器物亦可見於河南省三門峽虢國墓地的出土物中。
二、春秋—中軸平衡蛇身龍
春秋時期是龍形珮由獸身走向蛇身的過渡期,它們的頭部比例縮小,身軀拉長,有的雖然保留雙腳,但已抽象化爲簡單的小足爪,有的則無足爪,成爲單純的條狀身軀。
例如圖二爲春秋晚期的龍形珮,此器以窄長的玉料製作,龍形由側面角度取象,頭部向上仰起,頸部朝下彎轉,腹部上拱,尾端微翹,以波狀彎曲爲條狀蛇身增加一些動感。龍身內部透穿一個小繫帶孔,雖然此孔偏向龍首一側,但是穿綫佩帶時可以保持平衡,可見此器的形制特徵符合春秋時期組佩飾“中軸平衡”的要求。
類似的造型亦可見於安徽省壽縣蔡侯墓所出土的龍形珮上,該器的龍身較爲筆直,腹部下方還有二個足爪,可與本圖例互相參照,從中看出龍形珮由獸身到蛇身的演變過程。
三、戰國—靈活多變S龍
蛇身龍形珮在春秋晚期已經開始出現較大幅度的彎轉,此一趨勢到了戰國時期逐漸成熟,玉工以S形的轉折作爲造型的基調,讓龍身在各種玉片上盡其所能的蜿蜒,塑造出靈活多變的形象。
例如圖三爲戰國時期的龍形珮,此器可能以三角形或梯形的玉料製作,龍首朝後迴轉,身軀呈ㄇ字形轉折,尾端再向上勾捲,與龍首互相呼應,龍身周邊歧出許多鬣毛和足爪,是充分運用玉料的設計。龍身表面佈滿浮雕谷紋,這些谷紋按照既定的格紋定位法製作,以整齊的形式排列出規律性的器面,烘託剪影般的側面龍身,使S龍的身形顯得更加靈動。
此器的造型大致對稱,龍身拱起處透穿一孔,穿綫佩戴時可以保持平衡。類似的形制亦可見於河北省平山縣中山王墓所出土的龍形珮上。
四、戰國晚期—規律與立體S龍
戰國晚期,規律性紋飾在谷紋的基礎上衍生出變化性的紋樣,同時又開始興起凹弧面和多視點取象所塑造出來的平面立體化風格,這二者的結合併用使龍形珮的造型產生新的變化。
例如圖四爲戰國晚期的龍形珮,此器以較不規則的玉料製作,龍首位於右上方,翹鼻張口向後迴轉,頭頂上的鬣毛飄垂於胸前,龍身呈ㄇ字形方轉後向內彎曲,長長的尾巴往後斜放,拱身外側斜倚着鳳鳥,腹部下方以勾狀花樣補白,頸部透穿一孔,佩帶時呈頭上尾下的直式狀態。
龍形珮的身軀中段雕琢階梯式連綫乳丁紋,但是龍首、胸部、尾部及四肢則由側面和斜前方取象,通過凹弧面的技法表現出立體化的感覺,成爲半規律、半立體的龍形珮。類似的設計亦可見於徐州獅子山楚王墓所出土的器物上。
五、漢代—視點組合立體龍
到了漢代,規律性紋樣從龍形珮表面撤出,改爲通體運用凹弧面和多視點角度取象的方法,製作出全部立體化的龍形珮。
例如圖五爲西漢的龍形珮,此器以三角形的玉料製作,龍首居於上方,頸部與龍身彎轉於下,雖然整體的主軸仍爲S形,但是表面以凹綫區隔頭部、身體、四肢及尾巴,並用微微突起的弧面表現這些部位,使觀者看到它的側面身形之外,又能瞥見一些前胸與後臀,此一視覺效果讓龍的形象從平面輪廓中跳脫出來,不僅具有前後交疊的立體感,還能產生昂首挺胸、跨步奔走的動感。
此件龍形珮雖然沒有繫帶孔,但是所有的透空皆可用來穿綫係綁,是漢代藝術鏤空的特色。類似的形制亦可見於安徽省天長市三角圩漢墓所出土的龍形珮上。
龍形珮的造型隨着各代的審美觀念、製作工藝及形制功能要求而改變,其過程可與璜珩、玉王勒、係璧、玉韘及玉觿等器物相互對照,逐步掌握玉質串飾的發展概況。而本年度的專題研究至此告一段落,明年將推出佛教造像係列專文,敬請讀者繼續批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