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0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多喝水、多排尿 才能拒當石頭族

坐辦公桌的澄哥每天上午九點半一進辦公室,把早餐三兩口就吞完後,就窩在座位上盯著電腦工作,直到中午同事邀請一起吃飯,才發現已是中午時分,兩側肩膀酸痛不已、眼睛乾澀、解尿不順且合併血尿,小賴驚覺不對勁才前往就醫。

 

馬偕紀念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江百凱表示,隨著氣溫飆高,夏天是泌尿道結石病人增加的旺季,臨床上男性比女性多,主要都是因為水分的補充趕不及流失的速度,所導致體內形成結石。

 

泌尿道系統可分為上泌尿道與下泌尿道,其中腎臟與輸尿管為上泌尿道,而膀胱與尿道則為下泌尿道,結石形成的位置可能在泌尿道系統的任何一個環節,若結石小於0.5公分,通常可以順利通過輸尿管自行伴隨尿液排出體外,若結石為0.5至0.7公分,自行排出體外的機率只剩20%,如果結石卡在只有0.5公分管徑大小的輸尿管內,則會形成劇烈疼痛,有人說這種疼痛指數直逼女性生產的疼痛,可說是一點也不為過。

 

 

結石造成輸尿管阻塞

江百凱醫師做了一個很好的比喻,他說:以馬桶與水管來比喻泌尿道結石再貼切不過,馬桶就像是腎臟,由於容量大即使阻塞也不容易察覺,等到水管(輸尿管)不通時才會發現阻塞嚴重不得不請修處理;藏在腎臟內的結石除非太大或另有感染發炎,很少會造成病人不適,通常都是因為其他腹部疼痛問題經X光檢查後才發現,但若平常排尿時合併有血尿、腰痛、小便疼痛等類似膀胱發炎等症狀,就要格外注意。

 

結石隨著尿液排出體外的同時會有疼痛感,而每個人的耐受度又不盡相同,如果疼痛感在2~3天後突然有了改善,有可能結石已經順利排出體外,也有可能是結石卡在輸尿管內時間一久痛覺不再敏感所致,此時需先確定結石位置,並給予止痛藥、利尿劑及輸尿管平滑肌鬆弛劑,讓輸尿管產生彈性與收縮後,再藉由大量喝水,增加尿量,讓結石因輸尿管蠕動擠壓而順利排出體外。

血尿患者早期應有警覺

除了因為疼痛或血尿而發現結石作祟之外,部分民眾在拿到健康檢查報告發現尿液有潛血反應時,也會感到恐懼而找上泌尿科。江百凱醫師表示,任何不正常的血尿或是潛血反應都應該盡量找到引發此症狀的原因;過去就曾有病人尿液有潛血反應,但因為除了小便偶有不順之外沒有任何不適症狀,後來實在不放心到了泌尿科追蹤,經膀胱鏡檢查才發現罹患早期細胞黏膜癌病變,緊急處理後並持續定期回診追蹤獲得治癒。

 

結石的成分多達32種以上,最常見的草酸鈣占75~80%,其次是磷酸鈣(10~15%)及尿酸結石(5~10%),而結石產生的原因可能因為體質或日常生活習慣不佳所影響,由於結石復發率高達七成,因此,根本解決之道仍會希望病人回歸水分攝取增加,高危險群須留意日常生活,必要時再搭配飲食習慣的改變,即可以擺脫「石頭族」的危險。

結石好發族群需定期追蹤

一般而言,若一年平均結石復發1~2次,且一次結石數量為2~3顆或以上者,則會被列為是結石的易復發族群,不過,草酸鈣結石者其實並不需要特別限制飲食攝取,以掌握均衡飲食原則即可,江百凱醫師提醒,擔心結石的人常常會限制鈣質攝取,但若體內因鈣質的缺乏,將更容易從骨質中溶出,反而造成骨質疏鬆的問題,對結石的改善也沒有幫助。

 

目前健保給付每三個月一次腎臟超音波檢查,針對高危險群的病人可以藉此早期發現是否有腫瘤、小結石或腎水腫,及早發現將可以使後續治療達到最適切的效果。

 

 

打擊碎石幫助排出

結石的治療最為人熟知的體外震波碎石術,可以針對腎臟或輸尿管結石,藉由體外震波方式,將石頭打碎變小後自行隨尿液排出體外,但此方法較不適用於服用抗凝血劑藥物的病人,以免因內出血而產生危險。

 

近年來較常使用的輸尿管鏡則是以內視鏡方式,深入輸尿管中將結石以雷射打碎取出,此方式病人出血量較少,恢復也較好。至於腎臟內結石則可採用經皮腎臟造廔碎石術或軟式輸尿管鏡,將腎臟內較大的結石打碎後清出,解決泌尿道上端結石的困擾。

 

除了上述的方法之外,傳統以開放式開刀取出結石的方法,則因對病人危險性相對增加,也造成病人因傷口大導致恢復時間較慢影響,近年來已漸漸較少使用。

 

值得提醒的是,不論是採行上述哪種治療方式,都應遵從醫囑定期後續追蹤,以早期發現並予以治療。

 

如果就醫時輸尿管結石不大且數量不多,臨床上不一定立即需要手術治療,一般在藥物與喝水、排尿問題改善的情況下,可觀察4~6週後再做適合的評估,若結石留在原地完全沒有排出的進展,才會建議提早採取積極治療,以免因為時間太久若產生腎臟積水影響腎功能,則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白開水最好 啜飲取代牛飲

結石的治療最為人熟知的體外震波碎石術,可以針對腎臟或輸尿管結石,藉由體外震波方式,將石頭打碎變小後自行隨尿液排出體外,但此方法較不適用於服用抗凝血劑藥物的病人,以免因內出血而產生危險。

 

近年來較常使用的輸尿管鏡則是以內視鏡方式,深入輸尿管中將結石以雷射打碎取出,此方式病人出血量較少,恢復也較好。至於腎臟內結石則可採用經皮腎臟造廔碎石術或軟式輸尿管鏡,將腎臟內較大的結石打碎後清出,解決泌尿道上端結石的困擾。

 

除了上述的方法之外,傳統以開放式開刀取出結石的方法,則因對病人危險性相對增加,也造成病人因傷口大導致恢復時間較慢影響,近年來已漸漸較少使用。

 

值得提醒的是,不論是採行上述哪種治療方式,都應遵從醫囑定期後續追蹤,以早期發現並予以治療。

 

如果就醫時輸尿管結石不大且數量不多,臨床上不一定立即需要手術治療,一般在藥物與喝水、排尿問題改善的情況下,可觀察4~6週後再做適合的評估,若結石留在原地完全沒有排出的進展,才會建議提早採取積極治療,以免因為時間太久若滾石不生苔,多喝水是告別結石的最好方法。體水分會從尿液與皮膚流失,夏天皮膚汗水流失每日平均約700~800c.c.,為達到排尿量2000c.c.的標準,一天喝水量建議最好要超過2800c.c.,盡量不要喝礦泉水或飲料,乾淨煮沸後的白開水,就是最好的選項。

 

此外,喝水也得講求「正確」方法。江百凱醫師表示,改變過去喝水的暢飲方式,建立正確的喝水習慣,才能讓身體持續補充水分,避免一次牛飲太多而感到腹脹。

 

正確的喝水應該是每10分鐘喝一小口,200c.c.的水以1個小時喝完為準,一天24小時內,扣除睡眠或不方便水分攝取時,在活動中的12小時便可以喝到2400c.c.,若再加上飲食中含有的水分,則應該可以輕鬆達到建議攝取水量的標準值。

 

有人以為多運動跑跳是否也可以讓結石因身體律動後加速排出體外?江百凱醫師表示,泌尿道結石仍以充分水量讓其結石順利排出體外為原則,只是運動並不會讓結石排出體外,反而要注意運動量增加,汗水流失後的補充水分將更加重要,不然反而本末倒置。產生腎臟積水影響腎功能,則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