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查詢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震旦博物館

選擇分類: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致力於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強調博物館在提升公眾認知中的作用:可持續發展中的社會要求更少浪費、更多合作,以及建立在對生態更多尊重基礎上的資源合理配置。秉承「保護.傳承.奉獻」的宗旨,震旦博物館響應國際博物館協會的號召,根據去年館內參觀的火爆狀況,將免費開放時間延長為3天,迎來7518位觀眾與震旦博物館共襄盛舉,我們期待有更多的公眾能夠在博物館中學習、欣賞和傳承中國歷史文化和藝術。
去年金秋,震旦博物館特別策劃了“傳統與創新——先秦兩漢動物玉雕展”,兩千多年前的戰國至漢代的數百件玉器精品,齊聚一堂,共同闡釋了中華玉器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篇章。本次特展自推出之日便受到多方關注,特別是展覽中形態各異、動感十足的神獸令到訪的觀眾驚歎不已。本期內容就聚焦這一主題,為大家簡介此類玉器的概況。
上一期裡我們介紹了此次震旦博物館「傳統與創新」展覽中幾件富有生活氣息的動物,其中包含具有吉祥意義的玉羊以及表徵財富的玉豬。本期我們將延續這一話題,再帶領大家欣賞幾件典型的動物玉雕作品,希望借由它們增進今人對漢代社會生活的瞭解與認識。
在前面三期的內容中,我們就漢代玉雕動物的材質、工藝以及設計理念為大家做了簡單的介紹。從本期起將會以題材為切入點,系統介紹動物的種類以及這些題材所蘊含的相關文化意義。
二十世紀初以來,歐美博物館的一個顯著變化,就是對兒童教育的日益關注,各類兒童博物館被建立起來,作為對傳統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平衡。震旦博物館雖然不是兒童博物館,但是,基於對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我們一直在思考,博物館能為兒童做些什麼?
金秋十月震旦博物館以「傳統與創新」為主題,統和戰國至兩漢的龍形玉佩、圓雕動物人物玉飾等集中進行展出。作為博物館開幕一周年的紀念,本次展覽系統的為觀眾詮釋了戰漢玉器在設計方面是如何逐漸從平面走向立體的。展覽的第一單元秉承古器物學研究方法,首先展示了「料」的豐富多樣性,共展出八種材質所雕琢的圓雕動物,涉及玉、玻璃、瑪瑙、煤精、大理石、石灰岩、綠松石、松花石等。本月筆者就結合特展為各位梳理漢代典型的幾種似玉材質。
金秋十月,位於黃浦江畔的震旦博物館迎來了開館一週年紀念。這一年是震旦博物館的元年,也是開創之年。在過往的一年裡,震旦博物館始終秉持保護、傳承、奉獻的宗旨,以研究、展示中國古代藝術為己任,同時堅持古器物學的推廣與傳統文化的教育傳播,通過展覽、講座、研習、導覽等各類形式讓更多的人體會、感受文物的魅力。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中,顛撲不破的真理總是被反復驗證,那就是「大道至簡」。日前,秋水初泛的黃浦江邊,在震旦博物館第四屆古器物學研習營上,以分解學派古器物學的研究理論所進行的考古、喪葬文化和古器物學等議題的探討和詮釋,顛覆了學員的慣有思維,激發了他們回溯歷史的興趣和對古器物內涵的追尋,今日我們在播種,他日必能收割。
「展覽」是博物館的核心功能。長期穩定的基本展覽是每一個博物館的基礎。而短期更換的臨時展覽則會促進博物館的生機和活力。兩者都是博物館運營的重要環節。臨時展覽選擇展品比較自由,內容新穎,形式多樣,機動靈活,無時間限制。它更能激發觀眾的興趣,增強對觀眾的吸引力,常常被用於輔助基本展覽。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