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5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汽車的未來 無人車時代來臨

無人車是人類攀登想像力之峰的又一力作,這一作品將重塑駕駛體驗,乃至整個城市交通。現今流行的關鍵字是:無人車、智慧、自動駕駛技術。

 

老闆明文規定上班時間不允許接收快遞,怎麼辦?拿出手機,將你停車的位置發送給快遞小哥,告訴他一個可以打開汽車後備箱的一次性指令,待其將物品放好,關上車後蓋後,系統自動回復你:快遞已接受,指令失效。

 

這項服務「Delivery to Car」由富豪汽車首先推行,奧迪等汽車廠家跟進,已經在瑞典、英國等歐洲國家廣為應用。

從代步工具到移動夥伴

幾年前,物聯網進入大眾消費級產品領域還像一個觸不可及的未來,而今,它在汽車工業的應用向我們展示一個正在實現的「新現實」(New Reality)—數位世界(虛擬)可以真實的操控物理世界(現實)。

 

車正在變成一個新的智慧終端機,跟萬物產生互聯。原來佈滿按鍵的中控台變成一塊有溫度的電子螢幕,透過這塊電子屏,車主可以掌控汽車的一切資訊,油量、溫度、座椅調節等。互聯不僅發生在車內,還有交通燈、電子收費系統(ETC)、城市道路系統,互聯後的汽車仿佛從工具變成了夥伴,集多種應用於一身,幫助你預知路況、音影娛樂、自動繳費。

 

不只是服務性的功能,汽車的安全功能也被軟體重新書寫。盲點資訊系統(BLIS)說明你不用透過後視鏡就可以判斷是否可以轉彎,車道保持輔助系統(LKA)可以在你偏離車道時發出警告,並施加壓力自動回到正道,自動煞車系統(AEB)主動識別前方車輛、人、動物,防止追尾和撞擊⋯⋯等,軟體系統豐富了汽車的生態,並且在積極地消除汽車社會所帶來的弊端。

 

每年全球因交通事故喪生的人數超過百萬,因為疲勞駕駛、視線盲區、變道超車等操作問題致命的例子不計其數。這些人類難以克服或預計的問題,都能夠透過「智慧系統」一鍵解決。如果說,軟體之於手機等智慧終端機的革命在於提供附加價值,在後工業社會,軟體之於汽車這類工業產物而言則更強調修補人的局限性。

無人車的未來

由於互聯網企業在智慧領域佈局已久,前兩年,互聯網造車便一直風雨欲來,大有取而代之的聲勢。谷歌(Google)叫停了已研發7年之久的無人駕駛汽車專案,宣佈不再造車,專注於系統研發,成為未來汽車供應鏈中的一員。曾經的「顛覆論」已偃旗息鼓,如今,科技公司紛紛擁抱汽車廠商,尋求跨界合作。

 

當然,成果如何,還要看雙方合作過程中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共用蛋糕。Uber今年與富豪汽車(Volvo)高調牽手,共同研發無人車。當谷歌宣佈造車計畫流產,不久,Uber與富豪深度合作的產物新XC90s就在美國舊金山粉墨亮相。

 

市民在Uber X上叫車,很可能叫到一輛頭上頂著雷射雷達的富豪無人車。不過車內並不是真正的無人,而是有兩個操作員,一個坐在駕駛位上隨時準備接管,一個在副駕駛位上記錄和分析資料。

 

Uber與富豪的合作模式是雙方的工程師共同開發基礎車型,富豪生產,Uber購買。新XC90s搭載了富豪的部分自動駕駛技術,Uber的軟體系統和智慧硬體也被整合到車內。一輛車搭載兩套系統,這種合作模式遭到了諸多質疑。這意味著兩家可能都各自保留核心技術,也就無怪乎Uber無人車頻頻闖紅燈了。 

 

對於無人車這塊肥肉,車企自然不肯拱手讓人。富豪是最早研發自動駕駛的車企之一,此前的XC90s及高端車型S90已經搭載了其研發的sensus互聯系統和Intellisafe主動安全系統,兩者均為輔助自動駕駛系統。同時,他也在獨立研發自動駕駛系統,並稱之為Drive Me,已經在瑞典老家哥德堡做了多次路測。但車企在智慧領域畢竟是後來者,無論是使用者資料還是軟體優化,難免力有不逮。 

 

谷歌與克萊斯勒,百度與大眾,阿里與上汽,科技公司與汽車廠商的合作是雙方握手言和的開始,但如若只是面和心不合,無人車的未來便無異於紙上談兵了。

 

另一方面,無人車固然需要企業之間的精誠合作和不斷試錯,但在技術還未成熟前,過早地進入消費市場,只能增添人們視其為「馬路殺手」的恐懼感。密西根大學交通科學院的研究顯示,自動駕駛汽車的事故率遠高於普通車輛。諸多科技公司和車企將2020年作為無人車計畫中的節點,希望實現量產,然而在通向未來的路上,需要的不僅僅是姿態。

 

無人車是人類攀登想像力之峰的又一力作,這一作品將重塑駕駛體驗,乃至整個城市交通。未來的汽車很有可能是這樣一幅場景 : 軟體是大腦,汽車是軀幹,人只是乘客。也就是說,汽車變成了類似於科幻電影中載人移動的智慧機器人,即使不懂駕駛,也可以輕鬆使用一輛交通工具。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