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7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從漏斗到裂變 去中心化行銷如何顛覆傳統?

在大陸,社會化媒體被稱為「自媒體」,寓意用戶自有的媒體。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碎片化、去中心化,絕大多數內容由使用者自行產生。每一個人、機構,既是內容生產者,同時也是社交網路中的一個傳播點,無論大小,都會影響周遭的人。資訊的傳播幾乎沒有障礙,刷屏速率更是超乎想像地快。

去中心化行銷興起

行銷的鏈路(Link)其實就是在類比資訊傳播的鏈路。隨著社會化媒體的去中心化演進,去中心化傳播正逐步顛覆傳統的傳播,一種全新的去中心化行銷模式已興起。

 

典型案例 1——「拼多多」拼單模式

與傳統電商中心化的推薦模式不同,「拼多多」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社交媒體,也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電商平台。在拼多多的「拼單模式」中(指透過團購的模式壓低售價),商品的購買發起者可以是每一個體。商品交易的過程中,沒有一個中心的入口,完全靠去中心化的「社交裂變」(指以利益驅動,借助使用者的社交關係實現產品傳播和銷售);傳播的參與者也是社交網路中的每一個體。參與者須獲得社交虛擬貨幣,比如社交影響力、對朋友家人的分享幫助,以及獲得低價購買收益。平台只提供技術支援和管理,不介入整個交易過程。

 

除了拼多多,絕大多數微商,都是借助這樣的去中心化傳播來構建商業模式。

附圖:傳統行銷模型——AIDMA模式附圖:傳統行銷模型——AIDMA模式

典型案例 2——「支付寶」掃碼紅包

 

支付寶的掃碼紅包模式,也是一個典型的去中心化行銷案例。每個用戶都可以生成一個自己專屬的二維碼,任何人掃碼用戶自己和掃碼用戶都可以獲得紅包,掃碼用戶使用紅包消費,可直接抵扣對應金額;用戶自己也可以因此獲得相應的紅包獎勵。這是支付寶為了驅動線下支付場景,而設計的一個社交裂變行銷活動,用紅包激勵主動傳播,拉抬銷售模式。

 

這兩項案例中,沒有傳統媒體加入,整個過程都在社交網路中發生,其傳播速率和效率都更加顯著。特別是現今大陸社會的差異化、崇拜權威、熟人社交等這幾種社會結構和群體心理特徵的共同加持下,這種去中心化的傳播發展更為迅速。

行銷模型:從漏斗到裂變

• 漏斗型:消費者從接觸到資訊到最後達成購買,會經歷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引起興趣),desire(喚起欲望),memory(留下記憶),action(購買行動)5個階段。通過一層一層的轉化,最終找到購買產品的使用者。

• 鏈路長:高度依賴能一次性集中觸及更多用戶的中心媒體。哪個媒體的用戶基數越大,用戶越精準,廣告價格就越高。

• 缺乏有效監測:核心媒體往往對最終成效並不負責,廣告主缺乏議價權和知情權。

去中心化行銷模式

SE(Share-Earing)行銷的特色

• 用戶卻只有兩個動作,Share(分享),然後Earning(獲益),即實現了爆發式的行銷傳播。

• 用戶從了解到行動,幾乎是同時進行的。

• 用戶參與的動力,就是為了收益。

• 短鏈行銷,鏈路從5層減少到2層。

• 不再是傳統層層減少的漏斗模型,而是層層擴大的擴張模型,能形成裂變式的刷屏。

• 關注用戶的增長,而不是用戶的轉化,未來CGO發展總監(Chief Growth Officer)將逐步替代CMO行銷長(Chief Marketing Officer)。

如何架構SE模式

SE模式雖然效率更高,但要精準構建,難度並不低。其核心是Share(分享)的規模和圈層。這與過去說的病毒行銷、口碑行銷的模式很接近。

 

在每一個去中心化行銷策略裡,需思考最初的引爆點,也就是初始規模。Share的初始規模,可以稱為Share-Seed(分享種子)。以執行來看,Share-Seed可能是社交媒體中的大IP(起初為智慧財產的簡稱,而後衍伸為因影音娛樂市場的開發,而將IP擴及至具有開發價值的人物、元素、文字)、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也可以是一個超級粉絲或超級忠誠用戶,甚至一個企業同仁。其運用方式即是KOL行銷、社群行銷、CRM行銷(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顧客關係管理)以及IP行銷中的一環。

 

1)KOL行銷:需要精準搭配合適的KOL,在KOL 滿天飛、數據灌水的生態中,如何尋找到適合需求的KOL,是預算是否運用得宜的關鍵。

 

2)社群行銷和CRM行銷:重點在於忠誠度。此與過去經營品牌時,是在消費者有多次購買後,而形成的忠誠度有所不同;關鍵在於「忠誠度先行」,即是先擁有一群忠誠粉絲、忠誠用戶,就有「自來水、鐵粉」,成為整個社交裂變,如同源源不斷的水龍頭一般。業界推崇的小米參與感行銷,就是先做忠誠度,再做廣度的銷售。

 

3)IP行銷:將品牌元素人格化,可以是品牌本身,也可以是企業的某個代表人物,甚至是一群員工。IBM在做B2B行銷中,就將各領域的專業人員塑造成為領域專家,利用其一個具象的專業性IP忠誠用戶。又如餐飲企業「西貝莜麵村」,甚至利用員工在抖音上的揉麵短視頻,來吸引使用者對西貝的關注。

數據是關鍵要素

為實現Share-seed的匹配,數據是關鍵要素。對KOL的畫像和監測、匹配演算法,或對粉絲、使用者的數據追蹤、精準畫像,決定了Share-seed的成功與否。

 

這需要建立一套基於社交大數據監測、儲存、運算和應用體系。而在獲益環節(Earning),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如何設計用戶的收益機制,可以稱之為Earning System(獲益系統)。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類似一種「傳銷」機制。每位參與者都應該有所收益,才能激勵其參與其中;而此收益機制必須設計出符合人們願意分享的動機因素,進而擴大形成大範圍的社交裂變。

 

企業必須將每一個行銷Campaign都當作一個產品來設計,遵循產品的痛點、癢點、high點思維,延續產品的試錯路線,借助產品的敏捷反覆運算技術,來設計整個Earning-System。

 

這種分享動因不一定只是金錢的考量,單純因為社交收益或者某種心理滿足,有時也具有強大的驅動力。而在收益上,「即時可見」是驅動SE短鏈行銷可以快速爆發的關鍵因素。

 

參與者的收益鏈路過程越長,轉化機率就越低,社交裂變就越容易中斷。而這種收益機制的實現,就需要企業有一套完善的行銷科技(MarTech)技術流程來支援。

 

「數據+技術」正是企業去中心化行銷,得以實現且必須進行的基礎建設。這兩大要素也將是企業與行銷相關部門,如研發、生產、內部IT等各個上下游工作環節,都必須面對且改變的。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