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3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數位力×生產力 讓「數位轉型」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在數位轉型相關議題中,IOT、工業4.0、區塊鏈、AI……等熱詞不絕於耳,由這些技術衍生的應用也如雨後春筍一般崢嶸而出,彷彿這些關鍵技術與智慧工具將建構我們美好的未來。

 

面對這麼多的應用,反而讓企業感到迷惑,到底該採用哪些,才能稱得上是成功的數位轉型?其實這一切發展的背後還是離不開生產力的提升,因為生產力即競爭力。接下來,我們以企業生產力提升的實踐觀點,更進一步探討如何透過數位轉型來提升生產力,讓經營者面對接踵而來的數位衝擊,能有更好的因應之道。

再一次的生產力升級

過去比較讓人記憶深刻的生產力提升,是1980年代的生產自動化,當時導入各種自動生產設備,讓生產效率大幅提升;這一波數位轉型亦可視為一次生產力的升級,這次的升級在比較微觀的層面,是透過數據精準控制生產設備,進而在良率、生產效率與生產彈性上獲得提升,理想的發展結果就是成為「智慧工廠」,其成功的關鍵在於對生產環境中的數據收集與機械的智慧化程度。

 

再從鉅觀層面來看,當我們數據收集的能力走出企業,到產業整體,甚至到市場端,企業能提升的就不只是「效率」,而是「效能」,企業可以得知什麼時候該生產那些對的產品、該生產多少才能利益最大化,甚至整體社會中,可以得知哪些資源怎樣配置可以達到應用效益的最適化,這一切都有賴於數據收集的完備程度與處理的妥善程度。

 

如果說前一波生產力提升的關鍵在於生產設備的效能,那這一波生產力提升的關鍵在於對數據的掌握與處理的能力。也就是現階段追求的是總合生產力的提升,而非僅限於過往的勞動生產力。

數位轉型從檢視生產力現狀開始

企業到底該對數據的處理能力達到什麼程度才算是完成數位轉型?根據去年中國生產力中心團隊,針對台灣地區所做的企業智慧化應用研究與顧問輔導經驗,大致歸納了企業面對數位轉型的主要問題如下:

 

1)不了解要將新技術用在哪裡

市場上太多數位新技術與應用,不知道該採行哪一項才是組織最需要的?

 

2)難以評估風險與效益

缺乏確切的成功轉型路徑,且轉型成果難在短時間內看到財務回報,導致領導者在決策時猶疑不決,亦不知該投入何種程度之資源。

 

3)不清楚如何開始實踐

內部缺乏經驗,外部不知從哪裡找支援;數位轉型是新課題,不管在管理面或技術面,市場上都還缺乏可信賴之協助者。

 

面對前述問題,筆者建議企業領導者重新回歸生產力提升的本質來思考,跳脫以技術與工具為主軸的數位轉型思維,重新進行企業自我營運流程與外部環境檢視,分析內部有哪些流程還沒做好,還可以更精實;外部與競爭者相較,核心競爭力是否不足?該從哪些缺口找到數位轉型的切入點?

 

以前所提的「以Better Linking的創造」(過去可能以效能改善或品質提升)為改善宗旨,進一步決定採用哪些技術工具。於如此的思考下釐清轉型目標,決定初始工作範疇。

企業該如何開始

1)帶著資服業者回到「生產∕經營現場」

前段文章的第3個問題,肇因於數位轉型工作的複雜度,其需要跨域整合的程度大於之前種種變革,尤其是當轉型領域延伸到企業之外,所需要的不只是數據收集範圍的擴張,更需要解析資訊的深度專業。當下最大的問題是數位轉型的兩大類專業人員「經營管理人」與「資訊技術服務業者」的領域融合並未完善,兩者知識的相互滲透度不足。

 

要解決這個問題,筆者引用Google資深工程師Sam Witteveen對AI應用所提的一個觀點,「所有AI應用產品的設計,應該源於真實情境,而且產出應該是一個產品性成果(product result)而非學術成果(academic result)」;故筆者建議企業可以抱持開放的心態,邀請資訊技術服務業者進入生產或需要改善的經營領域,透過一段時間的現場工作參與,來了解企業的數位轉型需求,起初可能要比較多的時間,但過程中學習曲線的效果,會逐漸縮短這個流程。國際上一些國家的數位轉型計畫,也都積極促成這種模式;目前相關單位有許多智慧化推動專案,其平台上都有資訊技術服務業者資訊,甚至還有補助資源提供,有需要的企業可多加了解與利用。

 

2)標竿學習與策略思考

數位轉型不僅只是技術與工具的引進,企業要如何調適組織、調整工作流程甚至發展新商業模式等,都是企業在轉型之中會面對的課題,面對這種新領域課題,筆者建議企業採用標竿學習方法,多參考各種領域的成功案例,分析其成功要素,然後思索自身該如何借鏡,同樣的技術與工具,在不同的策略思考方式下,會有截然不同的產出,顯現策略思考的重要性。

 

前富士康副總裁程天縱在其著作中提到一個成衣業的案例,ZARA和大陸的Lin Edition Limit都是主打快時尚的品牌,兩者也都採用了對社群的大數據分析工具,前者利用這些數據分析消費者需求,對各種暢銷衣款進行修改,以大量生產與快速供貨打造了一個「呼應需求的買家模式」;而後者則利用一樣的數據,進行社群時尚風向引導,再透過網紅行銷打造了一個「需求引導的賣家模式」,兩者都在市場上獲得了成功,而其決策的差異在於核心競爭力的不同,前者長於生產,而後者長於在地文化理解。企業的數位轉型要成功,就要在轉型過程中找出能與既有核心競爭力相符的獲利運作模式。

 

3)組織是否做好了準備

除了技術與領導者的策略思維,企業要意識到轉型過程中將對組織帶來很多改變,包含工作方式的改變、組織知識傳承方式的改變甚至於整體組織文化的改變,這些變化衝擊的不只是一般同仁,對領導階層更是新專業技能與領導手法的雙重挑戰。

 

本中心在推動數位轉型的初期,也是面臨諸多挑戰,幸而透過清晰的轉型路徑論述、對主管的授權、開放學習機制,並將轉型作為與績效連結,逐漸獲得同仁的認同,進而順利推動轉型工作。據此經驗,提醒準備進行數位轉型的企業,數位轉型亦為一種組織變革,相關管理配套措施不可或缺,如此才能確保轉型順利成功。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