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2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後疫情時代 未來辦公室掀起設計變革

未來,辦公室將以開放且輕鬆的空間氛圍促進「協作」和「創新」。未來,辦公室將以開放且輕鬆的空間氛圍促進「協作」和「創新」。

辦公室會走向式微嗎?習慣遠端作業後,人們究竟會以何種方式回到工作崗位?而辦公室如果依然必要,未來又將如何發展?後疫情時代的Office Design,掀起一波很不一樣的討論思維。 

 

辦公室究竟還有沒有存在必要?

這是lock-down期間,歐美媒體對疫情如何改變人們生活所做的探討。極端一點的論調,認為遠端工作的型態將成王道,辦公室可能就此消失或邁向式微。

不過大部分的分析,仍認為數位與通訊科技雖快速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節奏跟型態,但辦公室也在不斷進化,暫時還很難被取代。

震旦家具CoLink-Box以無數靈活多變的組合,滿足單人專注和多人會議。震旦家具CoLink-Box以無數靈活多變的組合,滿足單人專注和多人會議。

辦公室不會消失 只是會不斷進化

在全球擁有不少據點的共享空間品牌Mindspace執行長Dan Zakai,便在《富比士雜誌》網站撰文表示,他們向倫敦的職場工作者發出調查,結果發現上班族最想念的,竟然是與同事一起共處的感覺。

 

《紐約時報》也在今年刊出的報導中分析,辦公室並不會消失或衰亡,反之會發展出更多彈性與多樣性;隨著異地辦公與遠距工作型態興起,有些辦公室群集的商業區也許將變成住宅區,而有些住宅區則會混入辦公機能。至於企業,將容許更多元的辦公型態,因為在通勤費時與疫情擴散的隱憂下,如何留住人才,已成為更棘手的課題,因此必須提出更符合人才需求的方案。

 

《紐約時報》在另一篇報導也表示,後疫情時代,無論員工是否選擇在家工作,辦公室在未來扮演的角色,肯定將聚焦於推動「協作型」與「創新型」的工作上;至於選擇在家或遠距工作的時光,則能專注於特定工作上。

 

知名的企管顧問公司麥肯錫,也不約而同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企業已面臨重新抉擇的時刻,必須以不同思維考量辦公室設計邏輯,以支持組織發展的優先順序,而後疫情時代更將加速這樣的轉變。「如果一家企業的辦公室,主要希望推動員工進行協作,而不是各自獨立工作,那麼是否該把八成的空間,改為協作領域?」

 

創意型經濟 需要更靈活機動的辦公室

工作職場的型態與需求,正在劇烈轉變之中,未來的辦公室必須改變,才能真正反映我們身處的時代。

邁向創意經濟的時代,如何透過辦公室增加效率,延伸出工作者更多的幸福感,甚至關照到工作者日常切身需求,讓員工好好發揮長才,成為企業面對未來的關鍵挑戰。

透過活潑多元的開放式公共空間場景,激發出各種不同的創意,以符合多樣性工作需求。透過活潑多元的開放式公共空間場景,激發出各種不同的創意,以符合多樣性工作需求。

躋身《財星雜誌》五百大企業的艾奕康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AECOM),便在專書《未來辦公室下—世代的職場設計》(Future Office: Next-generation workplace design)中指出,辦公室設計將面臨三大不可避免的趨勢:

 

趨勢1——鎖定適應「循環經濟」而設計。

趨勢2——辦公室設計將使以資訊分享為基礎的協作更便利。

趨勢3——個體需求將成為最關鍵的考量重點。

 

辦公室設計 將符合「循環經濟」

第一點的意思是說,過往職場設計,依循「線性經濟」模式—人們開採、取用某種資源,接著生產、由消費者使用,不堪用後便丟棄,像是直線流程。但隨著自然資源逐漸短缺、氣候變遷加劇,這種消費型態不可能長久維持,因此更強調永續環保、具有再生性可能的「循環經濟」會逐漸興起,把傳統上依賴資源消耗的「線性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而發展的經濟。

 

這種典範轉移,自然就會影響到未來辦公室的設計邏輯。像是採用更多富有組合彈性的「模組化」設計,絕對會反映在辦公室建築與辦公室軟硬體的配置選擇上;甚至未來辦公室的設計,不再只看眼前,而會更常考慮到「未來」——辦公家具能否以不同配置的方式被重新使用?能不能回收更多資源?軟硬體的使用壽命,是否可以各種方式被延長?這些都將成為設計時的考量重點。

 

著重協作 更容易因應個別需求

接下來第二個辦公室大趨勢則指,無論時代如何改變,職場最重要的,就是為工作者扮演「助攻」與「支援」後盾。隨著資訊、通訊科技在我們生活中扮演愈來愈吃重的角色,如何讓工作者更有效率地「一起工作」,便成為當前的挑戰。

 

反映在現實場景中,電子產品讓人們幾乎隨時、隨地都能工作。光靠手機、平板、筆電,就可以讓我們與世界連結,隨時與他人共事。未來穿戴式裝置更成熟發展後,人們不再需要固守在自己的小角落,在辦公室所有地方,都可靈活而彈性地與他人進行協作。

 

因此未來辦公室設計必須能扮演某種「橋樑」角色,將私領域與工作職場連結起來,好讓我們能更敏捷地反映工作的召喚,也更有效率地處理公事。

 

打破「正式」與「非正式」的空間界線,於是成為新世代辦公室的重頭戲。人們將不再困在自己的小隔間埋頭苦幹,反之會愈來愈常透過非正式的討論、聊天,甚或與遠地進行視訊、交流,激發出各種不同的創意。因此營造適合「協作」的「非傳統」空間變得更重要,透過活潑多元的開放式公共空間營造,才能符合更多樣性的工作需求。

搭載遠端會議設備的半開放會議室,讓同仁享受靈動化、數位化技術帶來的便利。搭載遠端會議設備的半開放會議室,讓同仁享受靈動化、數位化技術帶來的便利。

辦公室為人而生 而非反其道而行

至於第三個趨勢,則更耐人尋味,更富觀念變革。「以人為本」不再是口號,以使用者需求為最優先,將是下一世代辦公室的核心關鍵。就算有更多自動化設備會取代人類勞動,但機器無法取代人們互相溝通、理解、合作,繼而激發創新的歷程,因此未來職場環境會更重視人性特質,辦公室的實際使用者才是主角!

 

未來辦公室設計,將聚焦於如何形成凝聚的群體,無論在實體空間或虛擬情境,都會以舒適環境來激發創造力與生產力。由於員工才是企業最無價的資產,許多企業已意識到這點,更願意在空間形塑上進行投資,以改善員工上班的舒適度與認同感。

 

沒有人能否認,心情愉快的員工,才有強大的工作動能與生產力,因此未來的辦公室不只強調硬體,更著重整體無形氛圍的營造,就連溫度、燈光、聲音……也都是塑造情境的重點,讓員工在安頓身心後,為工作全力付出,也增加更多認同感。

 

 「重視人性尺度」這一點,會反映在辦公室增加愈來愈多的「非正式」空間上頭。人們藉由身體與意識的自由移動,進行意見與點子的交流,甚至在看似休閒與歇息的環境中,產生更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與靈感。

 

簡而言之,工作儘管必須講求專業與秩序,但也必須在考量人性需求中,找到感覺更自由、更令人放鬆的平衡點。

 

以上這些改變趨勢,早已不是預測,而是「現在進行式」,正在全世界各地發生當中。企業主、室內設計師、物業開發商、職場工作者都必須意識到這股改變的力量,乘著改變的浪潮,讓工作環境變得更富有吸引力。

 

下一次,我們帶您看看震旦如何觀察到這些趨勢,超前佈局,提出下一個世代的辦公空間新主張。

「以人為本」的辦公設計,兼具開放與隱私,鼓勵同仁依據需求自由選擇辦公場景。「以人為本」的辦公設計,兼具開放與隱私,鼓勵同仁依據需求自由選擇辦公場景。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