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7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企業超能力—零碳科技力 減碳議題牽一髮動全身

隨著新冠疫情逐漸走向尾聲,全球產業界都必須要面對的新挑戰,將是歐盟及美國即將於2023年到2024年陸續開稅的碳稅。企業除了必須面臨減碳議題,同時也將面臨「牽一髮動全身」的科技趨勢。

 

隨著全球新冠疫情逐漸趨緩,雖然目前全球物流阻塞問題仍在逐漸紓解,終端整機與零組件的缺貨狀況也解除,但也因為疫情紅利消散,加上全球高通膨等影響,供應鏈庫存急遽增加,晶圓砍單力度也大幅增加,迫使不少晶圓代工廠放緩了擴產及擴廠進度,並調整生產線的組合。在這樣的前提下,又面臨歐盟、美國推動碳稅上路,2023年的科技將會在這些因素下,產生交互作用。

 

以往,「節能減碳」這個詞,對大多數產業來說都流於口號,說就一定得說,做則不一定要做。但隨著歐洲議會一讀通過了「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並將於2023年開始上路試行。美國國會的《清潔競爭法案》最快也將於2024年正式上路。企業不得不重視「碳稅」以及「節能減碳」,甚至是碳交易等相關議題。

 

減碳排、買綠電 成為經營成本

依經濟部國貿局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9月,歐盟國家貿易額556億美元,約占貿易總額8%,美國貿易額為916億美元,占貿易總額也達13.2%。意即美國與歐盟的貿易金額超過1,400億美元,占了全國貿易總額的兩成以上。

 

其中,歐盟每公噸碳排放預期將徵收60到70美元,美國也將針對超過基準線的碳排放,每公噸徵收55美元。在此同時,大陸與新加坡分別將於2023年與2025年加入碳交易行列。換言之,減少碳排、購買綠電,將成為未來全球企業都必然面對的經營成本。

 

除了成本方面的影響外,減碳這個議題也同樣會帶動部分產業趨勢。舉例來說,受到疫情及戰爭影響,電動車的電池、半導體等零組件漲價幅度都十分驚人,並快速反應到終端售價上。隨著減碳議題的發酵,動力電池的需求量也將快速成長,相關的產業鏈與供應鏈的本土化、在地化,已然是現在進行式。

 

趨勢1電動車產業進入新賽局

在這樣前提下,新能源車市場預期仍將支撐起全球車市,2023年全球將挑戰銷售1,500萬輛大關,連帶也將帶動充電相關市場的商機。整體來說,電動車產業仍以大陸及美國兩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為主。

 

在電池供應鏈方面,除中美兩國外,最積極布局的是南韓,包括SK On和LGES在與全球各大車廠合作外,也計畫擴增現有產能及工廠。另外,相關的電動車業者也有將供應鏈向印度、印尼及泰國擴散的趨勢,除兼顧做為出口基地的潛力外,也同時應對及有效降低地緣政治風險。

 

另一方面,有助於交通工具減排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逐漸成為新車的標配,包括半導體、多層陶瓷電容(MLCC)、逆變器、電池管理系統、直流電源轉換器的需求量以及對於相關技術的要求,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而車用半導體的需求大增,連帶會影響的產業包括了車用晶片供應商、車載資通訊系統與處理自駕運算的系統單晶片(SoC),以及負責高效能運算的AI。另一方面,隨著電動車銷量持續提升,搭配電動車的充電系統,如家用的充電椿、外出時需要的超級充電站等,也將帶動功率元件的高速發展。

趨勢2  AIoT感測環控 打造ESG減碳核心  

對製造業來說,歐盟及美國開徵碳稅,第一個想到的是商品要出口到歐美兩方,就必須要符合當地碳稅相關法規。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首當其衝的便是要做好碳盤查,以減少排放量。而為了要達成碳中和,則必須透過購買綠電,買地種植可以吸收碳的樹種,或是購買碳權等方法。

 

由於各國用電大多採用燒煤、天然氣等會排放溫室氣體的方式,因此,許多企業早就開始在布局再生能源。為協助產業因應國際淨零排放,政府單位應透過辦理講習訓練、建立碳盤查計算器、輔導碳盤查/碳足跡、分析減碳熱點擴散至供應商、並媒合專家導入技術減碳,透過簡易數位工具,協助產業逐步建構碳盤查及減碳能力。

 

但更重要的是,透過工廠內機器設備的偵測器,即時監控、掌握相關數據。舉例來說,透過智慧電錶及溫室氣體感測器,可以即時知道工廠內的用電及溫室氣體排放量,若能與AIoT相關技術結合,便能夠有效地將工廠內的生產流程E化,再彙整現有的數據並改善要點,讓系統異常原因可視化。這樣在減輕企業負擔之餘也能看到實際改善,以提供更多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化經濟下,整體供應鏈的ESG規範將會比政策要求更早到來。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將成為未來的重要課題,透過供應鏈的優化、資訊化、簡化流程、減少浪費、共享資訊,企業也攜手供應商共同面對ESG新世代的到來。

 

趨勢3  AR/VR沉浸式體驗橫掃數位化市場

雖說到目前為止,元宇宙相關議題發展速度並不如預期,甚至Meta還傳出大規模裁員的消息。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議題帶動許多廠商加速投入AR/VR產品的發展。預計2023年將會有更多相關產品問世,而各種元宇宙應用服務也成為業者積極推動的目標。

 

在終端消費市場上,預期將會聚焦在虛擬社群、遊戲、虛擬人物直播等方面,另外,商業用途上的遠距交流、遠距教育,預期也能透過元宇宙平台提供更多元化的交流互動功能。隨著使用者逐漸投入這些虛擬的互動及娛樂應用後,也將進一步提升對於視覺、虛擬世界互動的需求。

 

在硬體裝置方面,AR/VR產品的發展,也將會帶動新顯示器及光學元件的採用與發展,操作模式也會從搭配控制器,朝向影像辨識、或是穿戴裝置應用的方向發展,達到更自然的人機互動操作界面。這樣的趨勢也會讓更多業者投入相關的操作設計、分析演算法等技術與專利的發展。

 

另外,AR/VR的相關應用,也將在智慧製造、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領域扮演更重要的地位,透過元宇宙平台所帶來的虛擬模擬功能,可以有效節約在真實世界進行試驗所產生的浪費,進而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搭配AI應用與運算效能的輔助,能降低企業與政府的成本,並提升使用意願,加速元宇宙的普及率。

 

趨勢4  5G迎接智慧連網時代  

至於在智慧型手機方面,受到全球疫情緩和影響,預期5G手機的庫存將會在Q4到明年Q1陸續消化,銷售與生產也會逐漸回到正常水準。預期手機業者將會把重點放在軟體演算,以及周邊服務的推升,包括影像的演算以及行動支付、影音串流等服務。預估2023年全球5G智慧手機的占比將會提升至六成,採用OLED折疊螢幕的手機占比也將逐步提升。

 

另一方面,也因為疫情趨緩,系統營運商在5G的建設及網路的布建上,也將逐漸加速。另外,隨著頻寬更大、延遲更低,可以有效降低寬頻門檻的5G固定無線接入(FWA)服務也有機會在2023年逐漸普及化。

 

由於5G基地台的能耗較4G更高,接下來的趨勢將會透過節能晶片、AI分析及運算,降低基地台的功耗。另一方面,也由於光靠系統營運商所建置的基地台,可能不足以覆蓋室內,如商場、飯店以及學校等地域,因此,低功率的Smart Cell基地台支援,便成為提升5G的覆蓋率與實際使用需求的解決之道,也可能將帶動相關網通設備的市場商機。

 

除了產業層面的趨勢外,其實2023年仍有許多變數存在,包括地緣政治、疫情反覆、供應鏈瓶頸、通貨膨漲以及消費市場需求疲軟等,都有可能牽動未來全球市場的變化。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