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Covid-19疫情趨緩,全球企業迎來辦公新型態,遠距招募趨勢並沒有因疫情消退而銳減,反而持續增長。在2020年 Talentboard 面試者經驗調查中,即指出視訊面試平台的使用率已提高93%;而在Linkedin對於專業人士的調查中,有81%的人表示同意在疫情趨緩後,仍使用遠端視訊面試進行招募,而有70%的人相信此招募形式,會成為未來新標的。
在虛擬招募的框架下,結合AI功能的非同步影像面試軟體(AVI),是最受歡迎的招募管理系統,因為它能讓HR或用人主管先行預錄問題,而求職者者則無須受場域及時間的限制,即可以短片形式做答,並利用AI技術分析求職者的微表情、措辭、語調、等數據,相較於傳統面對面的招募流程,AI面試是一個便利性極高的方式。
根據 ConveyIQ的數據調查,因為求職者可以選擇自己方便的時間進行面試,因此也便於HR在短時間內,蒐集到更多求職者的資料,並減少HR通知面試的時間,讓招募效能提高64%!隨著AI 面試科技的崛起,企業也開始躍躍欲試導入AI輔助HR招募流程,不過在導入前也常有以下常見三大迷思,震旦雲提供整合分析供企業參考:
迷思一:AI面試是否會因為求職者特徵不同而產生偏誤
國際間的AI面試系統多是採用「語意分析」、「語速」、「肢體語言」、「臉部辨識」、「微表情分析」等方式,作為主要分析項目,然而對於廣大受試者而言,此型態的面試方式仍是新穎,不免會讓人疑惑,評選結果是否會因性別、年齡、外貌不同而有所差異?
震旦雲提供AI微表情分析
AI微表情分析可以避免這類型的偏誤,因為微表情是以影片中切出靜態圖像,並抓取臉部表情動作(86個點),也就是人類肉眼不易見的細微變化進行分析,而聲訊的部分則是透過MFCC演算法,抓取聲音特徵、語速並找出差異。因此,以微表情分析為主的AI面試系統,是符合公平客觀的招募方式,任何性別、年齡、外貌等概念接不會被考慮在內。
迷思二:AI面試預測是否有經過嚴謹的研究,證明其與工作成效有高相關性
最常做為評量指標的「五大人格特質指標」其實自1970年代已被廣泛研究,並顯示其指標與工作績效有一定的關係,而具備某些特質的人也被證明是職涯發展成功的預測因素。如:五大人格特質指標中的開放性被證實與工作收入有其關聯 (Ganzach and Pazy, 2015)。
訓練AI 系統深度學習這些特質,可以成為公司招募成功的契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孫弘岳教授等人使用TensorFlow深度學習技術與微表情差異,並透過卷積神經網路(CNN)做抽取特徵,分析歸納到五大人格特質,訓練預測模型,偵測求職者微表情的準確度更超過90%,並通過IEEE Access Vol7學術期刊、德國Springer等國際學術研究單位的肯定,除此之外,震旦雲與孫弘岳教授及HRDA共同研發之AI面試系統,在產業實例面上,也達到70%以上的準確率,以確保AI面試結果的公正性。
迷思三:求職者是否會有個資洩漏的風險
孫弘岳教授於能力雜誌採訪時表示,個資是指「得以直接或間接方式是別該個人之資料」。在震旦雲AI面試系統中,資料會被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面試者的影像(聲音),因屬於可識別的個人資料,屬個資法保護之範圍,於人資或用人主管評分過後,若無特別要求,系統即會自動刪除;第二部分則為透過電腦影音處理後的臉部特徵移動點、聲波圖、頻譜圖,是無法識別個人的數據,僅做為訓練AI與推測應徵者行為的巨量特徵值,限於學術研究,震旦雲AI面試系統自動刪除求職者影像資料,個資保護工作做的齊全,降低個資洩漏的風險。
AI面試成為未來新顯學
因新冠疫情影響,加速企業數位轉型的步伐,AI科技成為新顯學,企業更追求節能減碳及永續投資的發展。根據Businesswire報告表示,2020年至2027年視訊面試軟體市場將成長405萬美金,同時也有越來越多大型企業利用AI面試系統來節省繁瑣的招募、甄選流程,並提高招募品質,AI面試系統推薦震旦雲,以微表情分析洞察求職者心理,為人資夥伴提升招募效率!
資料來源:AI預測模型刊登於IEEE Access Vol7學術期刊(05 March 2019)
資料來源:AI預測模型刊登於2020(德國Springer)(08 January 2020)
資料來源:能力雜誌6月號/2021 第7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