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旦集團成立至今已56年,一路以來與社會一起成長,始終懷著感恩的心,善用集團資源,持續進行辦公物資捐贈,讓需要幫助的社福團體能得到更實質的需求。並期望呼籲更多人,攜手回饋社會,溫暖隨行。
金儀志工投入4小時共完成1,500個禮盒包裝
全力以赴 共創美好社會
中秋節前夕,愛不囉嗦工作坊總能看見唐寶寶忙碌的身影,專注、用心的烘焙,這也是唐寶寶自力更生的途徑;金儀號召35位志工總計花4小時完成1,500個禮盒包裝,吃著月餅、看著月圓、彼此的心和笑容也都圓滿了。
震旦OA永康×財團法人台南市私立長泰教養院
添加愛 讓溫暖更餘韻長存
受疫情影響久不見孩子們,他們一如往常熱情歡迎志工的到訪,院生們的笑容為相聚更增添一絲溫暖,震旦志工陪伴院生們彩繪文旦、DIY造型燈具,孩子們將完成的作品掛在院內布置,一顆顆創意無限的燈具,讓今年中秋特別有意思。
震旦月刊 有你更感動 讀者投稿分享
♥我是月刊的新粉絲,爸媽是鐵粉。因月刊每期製作精美專業,以文字及圖面就能讓人深受感動,因看了名人講堂單元,讓我知道成功之路的辛苦,同時也勉勵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涂瑞珈)
♥「震」古鑠今名人開,「旦」旦學之速報來。「月」白風清答客問,「刊」心刻骨大師哉。「半」壁江山封故事,「世」代相傳館藏懷。「紀」綱人倫公益愛,「引」經據典經營才。「領」先群倫堪玩味,「風」情萬種樂活該。「騷」人墨客文藝采,「一」應俱全博物宅。「百」尺竿頭躍昇快,「年」華正盛編輯台。(葉榮原)
♥《震旦月刊》是經營者、主管、職場人士重要的精神食糧,可以掌握國際趨勢、市場動脈,掌握創意與新話題,是企業與個人知識的夥伴,也是提升競爭力的來源!(吳錦河)
♥緣起於2019年,月刊中報導震旦志工為孩子們舉辦齊柏林空間《見山》探索之旅,這是長期支持基金會的善夥伴以另一種愛的行動力,創造與土地間更多的情感共鳴,回憶當時仍滿心感動。(許秋玉)
♥閱讀月刊的名人講堂如同把專家請回家,可以培養自己的主張或見解。去年因新冠疫情重創許多產業,該期間我慶幸每月仍正常收到月刊資源,持續吸收新訊息。每次閱讀找到快樂幸福,知識的增長引領我進步、心靈更充實。(莫克淵)
♥我和《震旦月刊》都是1971年出生;在疫情影響下,大家的生活都受到波及,只有月刊,沒有受到影響,依然定期出刊,讓我們看見「震旦月刊」50年的光彩,值得喝采。(吳國安)
♥月刊內容沒有主觀的想法與政黨的顏色,閱讀起來舒服又自在。今年《震旦月刊》50週年,剛好也是我父親50歲,家人對於震旦月刊並不陌生!希望疫情過後可以舉辦實體活動,這樣更能拉近讀者的距離。(顏鈺展)
♥閱讀《震旦月刊》接近40年。從青青子衿的大學生到接近退休的上班族,月刊給的是滿滿的資訊及適時的鼓舞。祝福在下個50年造福更多人,衷心期盼「震旦月刊」亙古常青,淵遠流長。(陳銘堯)
♥40年公職,伴隨之成長及效率,最佳副食品是「震旦月刊」。非預算訂閲,不必強制回收。它每期列在公務櫃上,就像旭日東昇,也分享進出學生。退休加訂為個人,轉為「家書」般的期盼情份。(周漢東)
♥《震旦月刊》已伴我25年,刊物輕薄、內容精彩豐富,編排水準很高。由於在創新相關領域工作因此很喜歡閱讀「躍昇震旦」的新產品和解決方案,未來也期待有機會透由震旦的解決方案,打造出心之所嚮的辦公環境。(黃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