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石滋宜談經營之道(5) 自主創新創造未來

爲什麼需要塑造“自主創新”的企業文化?因爲這個世界已進入到第四波“概念化時代(Conceptual Age)”,“自主創新”已成爲全球共同追求的目標。什麼是“自主創新”?我把它定義爲,現在不存在的東西,從某種概念推演成爲某種理論、技術、產品、服務或事業模式的一切活動。簡單的說就是獨創性。

有人問我爲什麼?我說,理由非常簡單:1.中國沒有美、歐、日國家傳統汽車工業包袱。2.中國自己擁有廣大的市場,在2015後至少有二千萬輛的市場。3.中國擁有自主開發技術能力。中國太空人都環繞地球回來了,現在又要到月球,這雖然都是“自主技術”,但非“自主創新”而是跟在美國後面追。4.如果中國開發無公害即零排放二氧化碳的汽車,不但對中國有益,更能改善全世界最關切地全球暖化問題,除此還能改變汽車的定義,開創中國人獨佔汽車工業和擴大經濟規模。

也曾有人挑戰我,爲什麼臺灣汽車工業不這樣做?我說,理由同樣很簡單,因爲臺灣沒有市場!是否市場小就不能“自主創新”?當然要看何種產業?何種產品?事實上,最近臺灣在太陽能方面,就有“自主創新”的計劃。譬如,汽車天窗用太陽能發電,在大熱天停車時能啓動排氣,使汽車室內溫度降低,提升顧客價值,雖然技術二十年前就有,但全世界至今還沒有人做,就是欠缺自主創新的概念。

“自主創新”是提供他國沒有的產品與服務,才能使產業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

自主創新的三種認知:

一)思維模式轉換(Paradigm shift)

任何一個“係統”都有它的成長極限,也就是說,每個“Paradigm”也都有他成長的極限。有些事你必須相信,才能看到的(Some things have to be believed to be seen),因此就當你的思維模式轉換(Paradigm shift)的剎那,將使你看到的世界完全改觀。

二)真誠對話引發思考,而思考是創新的原動力

再以臺灣爲例,若臺灣想走在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前面,就必須去做不一樣的研發產品、服務或事業。不管高科技或傳統產業,我們必須要做附加價值更高的產品,並非僅僅產品本身,而是產品與顧客,甚至是社會的關係,因此我們不僅需要“創新”,更需要獲得全球顧客、社會的“信賴”,纔是臺灣未來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創新和信賴才能建立不朽的全球化企業強勢品牌。創新和信賴必須在一個有開放的組織,即自主創新的企業文化中才能滋長,所以,今後想擁有核心競爭力就必須“激發團體智慧”。而“情境式組織學習”是激發團體智慧、塑造及改變企業文化,獨特、快速且最有效的方式。

三)我們必需改變學習的方法

諾貝爾獎得主Herbert Simon曾說:“‘求知’(Knowing)的意義,已經從能夠記憶和順暢複述資訊,轉向能夠發現和使用資訊”。事實上,人一齣生就是一位靈活的學習者,而且是主動獲取知識和技能的行動者。人具有學習特定領域的知識之先天素質,幼兒主動地探究他們的世界。譬如給他們玩具,你會發現他們有自創的玩法,這是由他們玩中學到的新花樣。故嬰兒和幼兒都具有很強的先天好學素質。但爲什麼我們會感覺到“學習”是一種痛苦的事?這是因爲錯在我們的學習理論和方法上。

過去教育與學習理論的主流,是基於行爲主義“剌激—反應”的學習理論。人類推動學習的主要動力來源,是出於內部的需求以及外部的激勵作用,而這個理論是由測試動物反應所獲得的結果。問題是人類的大腦是其他哺乳類所沒有的,故將動物的“剌激—反應”理論運用在人類教育上,實在是荒謬的做法。

百年來我們引進西方教育理論,不認同“人生而好學”。其實我們必須認知“人沒有學習的無能
只有教學的無能(There are no learning disability- only teaching disability)。”而在傳統的教育體制中,無論是我們的學生時代或現在的學生,有沒有享受到極大的掌聲鼓勵,讓我們感到興奮與快樂的學習?我們都在成長過程中,被框框給侷限住。學校填鴨式的學習,使我們僅懂得背下唯一的標準答案,強調記憶的教育抹煞了人類創新能力。

學校爲主的教育,就以錯誤的學習理論在推動人類的學習活動,因此學校中所教的東西,除了考試之外,並不能在實際生活或情境中找到用途。而傳統教育體係普遍的準則,並不是要教育訓練人能有批判性地思考和閱讀,有清晰地說服力表達自己的觀點,解決科學和數學中的複雜問題。

1996年,以美國爲主的心理學、認知科學、人類學、語言學、社會學、物理學、化學、電腦科學和神經係統科學等領域的先驅們,在美國國家研究院主持下展開了“新學習科學”的探索和研究。新學習科學提供了研究學習的新方法、步驟和工具,如電腦模擬、情境設計、情境模擬及情境遷移等,所幸從中獲得許多新的重要發現。故我們必須放棄傳統的學習理論與方法,因爲現在的傳統教育學習欠缺“感動”而難產生學習效果。

而我個人也因深受其苦,故一直探索新的教育和學習理念,以及實踐教育的策略與手法。誠如思想家Edward de Bono曾告訴我:“情緒和感受扮演思考的主要部分(Emotions and feelings play a key part in THINKING)。”除此,腦科學的“量變促成質變”,由Baruch de Spinoza所提倡的理性知、感情知。“感情知”是任何思考如果不動於心,則不具任何力量。由此可知,學習要有成效,就必須使學習者“動感情”!如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樂之者。”(雍也篇)。

學習不應該是義務,而學習必須是有樂趣的,唯有樂趣和喜悅的學習,才能達到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真誠對話、互動關心在情境中學習,纔是最有效的理解方式,通過團體快樂的學習情境,使得組織內成員,能夠因爲“感動”打破思想的藩籬,因爲“關心”而產生解決問題的方案,使組織充滿生命力與執行力。

而要做到“情境遷移”就要認知“情境學習”,那是“動感情”而不是“靠記憶”。譬如,當我們聽到一則很有趣的笑話,或是聽到能打動內心的故事時,是不是久久都不能忘懷。知識經濟是一個運用知識創造價值的時代,能夠不斷擴充、加值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同仁的創造力”。而培養同仁的創造力唯有依靠全員學習,才能形成“情境式學習型組織”。

“情境式組織學習”的方法可應用於真理的探究、科學的研究、商品的開發、事業模式的創新、新事物的創造和新理論的發現。“情境式組織學習”是塑造及改變企業文化,獨特、快速且最有效的方式。使團體永具競爭力,同仁享受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樂趣,並擁有激情(PASSION),使集團產生集團應變力和執行力。

在知識經濟的今天,企業(組織)決勝的關鍵,在於人的“腦力”。所以全球進入腦力爭奪戰中,我們如何勝出?我想到子曰:“近者說,遠者來。”(子路篇),意思是使國內的人都能很愉快的工作與生活,讓國外的人欽羨想來,就是爭奪“腦力”的最好方法。

總之,塑造“自主創新”的企業文化,才能吸引創新的“人財”,也唯有這樣的環境才能培育出,有勇氣挑戰不可能的願望和希望。現在一個人成不了什麼大事,要做事就要有激情共識,有團隊纔會有承諾的力量做大事。使全體同仁發揮無限潛能,提供顧客滿意的產品與服務。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