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6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善用冰山理論結合溝通技巧,創造雙贏團隊

「冰山理論」是維琴尼亞.薩提爾女士隱喻一個人的外在歷程及內在經驗,就像冰山只有一部分浮出海面,大部分都在海面下。根據冰山理論,我們能觀察到的只有人的行為反應,觀察不到的包含人的感受。善用冰山理論,結合溝通技巧,調整談話姿態,讓職場對話成為一堂新美學課。

 

很多時候,當我們糾結於溝通問題上,其實是卡在自己的內在狀態上,這是一條由內向外的道路,先釐清自己,才能在面對別人時,能貼近他人的內在,給予支持的力量,優化對話的面貌。

 

利用冰山理論做好團隊管理,整合出一套可以依循的對話路徑,幫助改變自身的溝通慣性,免除與人溝通時不必要的衝突與困難,讓對話成為獲取和諧關係、達成雙贏的有力工具。

一個團隊裡很多時候會存在著擅長各種姿態的成員。我經常拿《西遊記》來做舉例,強化大家的印象。如果我們把《西遊記》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四人各自歸類到一種應對姿態,唐三藏很清楚會是擅長運用「超理智」的人。

 

他動輒要對這幾名弟子曉以大義,告訴他們佛法的道理,更重要的是,經常對孫悟空開示,孫悟空若有不從,更會默唸緊箍咒,讓孫悟空頭上的金箍緊緊卡在頭上,痛不欲生。

 

孫悟空擅長指責,見到不平之事經常抱怨,尤其是數落豬八戒的功夫更是了得,常常追著他痛罵:「整天好吃懶做,連師父都照顧不好。」 

 

豬八戒自然是喜歡打岔的類型,遇到困難總第一個逃避,當孫悟空百般拚命保護師父到西方取經的同時,豬八戒心思總想著美食、美酒和美女。他有時搞笑,卻難以跟團隊好好專注的溝通。 

 

沙悟淨則是討好的代表,當孫悟空不斷指責豬八戒為何不用心保護師父時,他總會出來打圓場,也願意犧牲自己委屈求全。

 

你的公司裡是不是也有「西遊記團隊」?雖說這四種應對姿態對溝通不利,但其實這些也是我們從過去經驗裡學來的求生存姿態。討好的人通常心思細膩,性格傾向優先為他人著想;指責的人善於發號施令,具有領導特質;超理智的人重邏輯思維,凡事講究理論基礎與規則,打理事情時井井有條;打岔的人通常幽默風趣,在團隊裡能化解僵硬氣氛。

 

即便有時候在溝通上大家的意見會不一致,無法達成共識,但只要善加利用每個人的長處,這個團隊還是有可能達成目標。 

 

如果你自己先被情緒主宰了身體,溝通就會窒礙難行。我們可以在每個當下先覺察自己是否因外在刺激而情緒波動,利用SAGE(看見、承認、允許、接納)的步驟先靠近自己,接著利用對話找到團隊成員的優點,比如:孫悟空是能指揮團隊的領袖、唐三藏博學多聞且邏輯性強、沙悟淨則是細心體貼,而豬八戒總是可以化解緊繃的氣氛。這樣的團隊每個成員各有所長,只要懂得截長補短,就是一個無敵團隊。 

 

我們不用要求他人先改變應對姿態,只要自己多點覺察,把自己多拉回當下,你就可能成為驅動齒輪的動力。

 

以成長型思維取代固定型思維

 

我在工作坊裡帶領對話練習,發掘正向資源一直是很重要的區塊。如同前面提到,如果我們從以前就訓練成「減分」思維,那麼我們在觀點上就踩在一個「不可能完美」的制高點上,也就不容易看見一個人真正的資源了。

 

我們可以做一個小小的對話練習,看看平常自己是怎樣應對的?假設有個部屬來對你說:「經理,我這次的業績達標了耶!」你會怎麼回應?你的回應是不是「達標了唷,你真的很棒」? 

 

如果員工告訴你:「經理,我這次的業績達標了八成。」你又會怎麼回應?你的回應是不是「不錯哦,下次達標就好,加油」? 

 

如果員工告訴你:「經理,我這次業績掛鴨蛋。」你的回應又是什麼? 你會告訴他「你怎麼跑客戶的,怎麼會什麼業績都沒有,下次多努力吧」?

 

上面這幾個回應基本上都是圍繞在「結果論」上來工作,如果我們從小到大受到的訓練就是「一切看結果」,我們就很難跳脫二元思維,非黑即白的觀點就會時不時來影響我們的應對。其實我們受到的教育裡,還有一個部分也是告訴我們要看重一個人的努力。在努力的過程裡,我們才能真正體驗到資源與一個人的價值。 

 

改變既有的用語,你可以這樣說:

 

「達標了喔,你這次有做了什麼不一樣的事嗎?」 

「達標了八成呀,跟上一次一樣嗎? 哪些地方做的是不同的?」 

「業績鴨蛋呀?你有針對業績做了哪些事嗎?」 

 

這些都是側重在「過程」的提問。在學習對話的過程裡,我們可以嘗試先用「加分」的思維,先找到一個人的正向,並且不對結果做出評價,才有可能進一步貼近他人。當然,這個習慣若是養成,對自己也會看重正向資源以及努力的過程,不會用自責來評價自己。 

 

美國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針對成功與失敗的人做了大量研究,發現成功人士之所以異於失敗的人,一個很大因素是內在的心理素質。 

 

她研究發現,有兩種可以使孩子創造出不同世界的思維模式—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和固定型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這兩種思維模式在一個人的童年期和成年期逐步顯現出來,並在培養孩子潛能等諸多方面有完全不同的作用。

在語言上做點修正,就能改變思維

 

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智力和才能是與生俱來的,是固定不變的。他們還認為,如果你聰明又有才幹,你可以不用努力就獲得成功;如果你失敗了,那就說明你並不聰明,努力也無法改變這一現實,所以他們選擇不努力,也就離成功愈來愈遠。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智力是可塑的,可以透過教育和努力提高。他們用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各種問題、困難和挑戰。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做事不易放棄,更能從過程中享受到樂趣,更容易尋求幫助,更加堅毅,所以更易獲得成功。 

 

成長型思維在對話時尤其重要,然而固定性思維的來由經常是受到我們過去的教育、經驗所影響而導致的。以薩提爾模式來說,冰山的形成是我們在原生家庭裡、在學校教育裡就慢慢形塑而成,在水平面下頭有一個「觀點」的層次,它時常會是框架我們的規條,也會是限縮我們全力以赴的羈絆,但反過來說,觀點也會是讓我們大腦快速運行,與社會接軌的慣例與法則。

 

如果我們的生長環境裡,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經常偏重「結果」,我們的內在就會對「失敗」有一個看法,不允許自己犯錯,不斷的用「自責」干擾自己。卡蘿.杜維克認為我們在語言上做一點修正就可以逐漸改變這個思維。例如:

 

talk 1「你說的我聽不懂啦」改成

➡「我還沒理解你的意思,你的意思是?」。

talk 2「我不想再失敗了」改成

➡「我還在嘗試,我只是還沒成功而已」。 

talk 3「這個太困難了」改成 

➡「我需要再多投入一點時間跟努力再嘗試」。 

talk 4「這我不會」改成 

➡「我會多了解一下」。 

 

 

純粹對結果的讚美會導致一個問題,人的內在會認為成功才是唯一價值,因為其他時候做不好也不會得到讚美。這樣的內在思維經常會擾動著我們,即便我們付出了很多努力,在遇到挫敗的時候還不忘往自己胸口插上一刀告訴自己:「我就是這麼的爛。」這實在無助於我們直面困難、克服挑戰。漸漸在語言上做一點修正,也有助於強化我們內在的力量,凡事沒有失敗,只有「我還在路上,只是還沒到目標而已」。

 

出自:《冰山對話》/天下文化出版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