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查詢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藝術文物

洪武時期的青花瓷器以元代晚期為基礎而發展,隨著時代的遞嬗,審美觀念與製瓷人員都有所異動,使洪武青花瓷呈現迥然不同的風格,
本書的內容為中國古代的舍利信仰文物,書中收錄了魏晉南北朝—清代,約一百二十五組件的器物,包含地宮石門,與承裝舍利的舍利瓶、金銀棺、石棺、石函、金銀寶閣,還有佛像、菩薩像、弟子像、石禪床、造像碑、護法獅,以及香薰、淨水瓶、燭臺、缽碗杯盤等供養器具。
孩子的美育是美好未來的第一里路,震旦博物館善用古器物學研究及館藏優勢,抓住孩子的童心與好奇感,為廣大青少年兒童帶來了多場別開生面的教育活動,培養審美的軟實力。
洪武時期以「紅」為貴,重視釉裡紅器的開發與製作,但因青花瓷器的需求仍在,所以二者並行燒製,成為當時的主要品類,在器型與紋飾上呈現相同的時代風格。
佛教造像起源於印度,透過商旅和傳法活動,輾轉傳入中國,在中國發展出燦爛輝煌的藝術成就,是中外人士所珍愛的文化寶藏。本書蒐羅北魏至明代的佛教造像86組件,內容包含佛像、菩薩像、弟子、羅漢、護法、飛天及造像碑等等
玉珩是從玉璜演變而來的器物,主要盛行於春秋戰國及漢代,在組佩飾中擔任主幹的角色來繫連上下方的飾件。
7、8月份酷暑來襲,震旦博物館活動滿檔,火熱整個夏季。有為兒童暑假時光定制的多樣化教育活動,也有邀請各領域專業人士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更有音樂主題活動「聲聲不息」,就讓精彩紛呈的博物館活動充滿你的暑期生活,一起歡樂度夏吧!
玉是古人特別珍視的石材,以玉製成的禮器、瑞器、祭器、喪葬器及佩飾器等用物粲然齊備,豐富的造形和紋飾承載了數千年的文化內涵,是至為珍貴的藝術寶藏。本書精選震旦博物館的玉器藏品180組件,內容包含新石器時代晚期到漢代的典型器物及稀有珍品,以文輔圖的方式呈現古代玉器的精華。書中導論「君子比德」一文,由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鄧淑蘋先生撰寫,宏觀闡述中國崇玉文化的發展,是愛玉者不容錯過的工具書籍。
玉璧是古代玉器裡的重要品類,形狀會隨著時空背景的轉換而改變。新石器時代晚期,因為區域文化的差異而有單體圓璧、多連璧及多璜聯璧等樣式,東周時期因應組佩飾的需求而有出廓系璧,到了漢代,玉璧不僅用於喪葬和佩戴,也可作為傳家之寶,形紋變化更加豐富,以下分傳統圓形、璧面鏤空、璧心鏤空、左右出廓及上方出廓五類,說明漢代玉璧的設計方法。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