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辦公的新考驗

蘇美琪 Maggie Su
2022年 3月 No.608
疫情趨緩後,許多企業採取混合辦公模式,讓部分員工遠端工作。當未來混合工作模式已成為常態,有部分員工不進辦公室,那辦公型態該如何調整、如何賦能員工優勢,透過合作關係發揮綜效呢?

首先不管您是居家辦公愛好者,還是正執行混合辦公的工作者,我們該重視的是,如何讓工作發揮成效?本期封面故事「混合辦公時代,賦能創新人才」希望能提供讀者新的觀點與觸動。

勤業眾信執行副總溫紹群表示,疫情期間在線上遠距工作,人員的互動階層一致且較為扁平,削弱結構化的科層組織,反倒提高同仁被團隊接納的感覺;並建議應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及平等的職涯發展機會,強化同仁表現與提高生產力。

台灣微軟資深行銷協理白慧蘭以微軟的案例分享,其公司因應全球疫情差異,微軟總部已正式啟動混合辦公模式,員工可以有50%的時間,不需要進辦公室,自由選擇要在什麼地方工作。因為除了制式的辦公室工作外,真正能夠戰勝未來挑戰的企業,應是願意探索適應不同工作風格的方法,幫助每個人完成工作,成就更多。

讓企業遠距工作、數位轉型發生的主因,除了疫情觸發外,快速發展科技工具,也讓工作更加彈性且自由。愈來愈多的工作者在疫後不再盲目地工作,開始思索工作的真正意義;未來工作的模式將考驗著你我,現在起,我們該思考的是如何創新而非在意地點。

 
《震旦月刊》主編蘇美琪 Maggie Su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20
標籤索引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與善同行 實踐企業永續

企業不只創造利潤,更在創造改變社會的可能。

社企崛起新風潮 善用商業模式 共創永續好社會

什麼是「社會企業」(簡稱「社企」)?廣義而言,「社會企業」指的是一個用商業模式來解決某一個社會或環境問題的組織,如提供具社會責任或促進環境保護的產品/服務、為弱勢社群創造就業機會、採購弱勢或邊緣族群提供的產品/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