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蔡康永 人生的情商課

文/如何出版社
2020年 1月 No.582
一個人在職場上能獲得成功,主因不是智商(IQ),而是情商(EQ)。因為情商高的人能掌握情緒,就能協調一切;一個情商高的人,能令人感到「如沐春風」,如同知名作家蔡康永分享自己人生人際關係裡的「剛剛好」,找出適合自己、恰如其分的條件,讓人活得更自在。

有得選擇,是幸福的基礎

我們怎麼判斷一個人活得好不好?最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看這個人活得有沒有選擇。

被問到想吃麵包還是油條時,可以回答不餓,暫時都不想吃;被問到喜歡伴侶比自己高還是矮時,可以回答高矮沒關係,談得來比較重要。這些回答就表示我們有選擇,不只二選一,而且可以選擇要或不要,我們的意志得以實現,我們可以感受到擁有選擇所帶來的幸福。

你可能聽過這個嘲笑商人的小故事:一個商人去了某個小島出差,他在小島的海邊遇到一個漁夫,這漁夫的船很小、捕到的魚也很少,但漁夫不在意,懶洋洋的躺在船頭享受陽光海風。商人發現魚這麼多漁夫卻這麼懶,忍不住職業病發作開始為漁夫規畫:如何向銀行借錢來添購設備、成立捕魚船隊,然後就可以整合上下游、多角化發展等等。

「然後呢?成立了大公司、賺了大錢之後呢?」漁夫問。「然後?然後你就可以退休,找個漂亮的小島,整天悠哉的享受陽光與海風啦。」商人說。「我現在就已經在過這樣的生活了啊。」漁夫笑著說。

這個小故事擺明了要講商人是笨蛋,漁夫是智者。商人辛苦奔忙那麼多年,最後得到的無非是漁夫早已在享受的生活。這個故事當然能打動不少為工作所苦的人,但這個故事沒提到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漁夫依照商人的建議,奔忙多年,也幸運的賺到了錢再退休,所換到的生活真的只是跟漁夫本來的生活一樣嗎?

當然很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漁夫人生的選擇,會比原來多得多。漁夫目前雖然悠哉,但誰也不知道他心中是否偷偷在忐忑:他其實已經提早把他的選項用掉了,他選擇不要忙於賺錢,他要悠哉度日。這個選擇不勞我們來評價好壞,漁夫自己高興就好。

但是每個選擇,都會使我們之後的選擇變更多或變更少。你會翻開某本書,也是一個選擇:好奇是否人生有更多的可能,而我作為作者,當然也是為了令看書的人,能一步一步累積更多的選擇,才有動力寫這麼多字。

如果每讀一頁就關上一扇人生的門,這種書寫來幹嘛呢?漁夫目前選擇悠哉度日,把接下來的門關上了好幾扇,漁夫之後如果靜極思動,可能沒預算離開小島、沒能力轉行。(除非他竟然撈到一箱沉在海底的古董,或是水中冒出女神,問他是不是掉了金斧頭還是銀枕頭)

努力賺錢的人,未必有什麼高尚的目標,大家無非只是想給自己多一些選擇而已:選擇住的地方,選擇吃的東西,選擇生活的方式。為什麼要那麼辛苦,只為了多一些選擇?因為有得選擇,是感覺幸福的基礎。沒得選擇的時刻,永遠是我們最鬱悶的時刻。

全文未完...

欲閱讀完整文章,請先登入會員。尚未成為會員加入會員即可免費閱讀!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448
標籤索引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城邦媒體集團執行長——何飛鵬 自在慢行,活在當下

在職場上全力衝刺的你,是否常感到時間不夠用,每天都被排滿的行程追著跑?城邦媒體集團執行長何飛鵬長的前半生,也都在和時間賽跑,事事求快,因而對許多事只留下模糊的印象。驚覺到這個現象後,他開始練習放慢腳步,凡事預留時間,仔細體會生活的每一刻,領悟到「自在慢行,活在當下」的智慧。這並非要你凡事都慢條斯理,而是在衝刺的過程中,懂得適時停下,讓自己有空間看見選擇、整理思緒、感受當下。

薩提爾溝通引導師——李崇義 用對話重啟職場關係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也都能夠替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如果有人只看到別人的所做所為不符合自己期待就忿忿不平、自怨自艾,沒有動力改善當前的困難,他很有可能並未意識到每個人都應該、也都可以為自己負責,面對自己的課題。

建築設計大師安藤忠雄 以「青春」動力 寫下設計之詩

身為最廣為人知的日本建築師,自學而成的安藤忠雄不僅以建築名揚全球,獨特的人生歷程也為人津津樂道。繼2017年以「挑戰」為題的個展之後,近期他所設計的大阪文創空間「VS.」也舉辦一檔以「青春」為題的特展,除回溯他自1969年起始的設計生涯,也為觀眾預告這位大師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動工的作品,展現他對建築美學持續不懈的耕耘與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