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地震?還是眩暈? 眩暈症找上門 中醫有解方

文/陳盈光.雅丰唯心中醫診所醫師
2019年 6月 No.575
前陣子地震頻傳,讓大家覺得很恐慌。有些患者,常常不定時會有失去平衡站不穩,就像地震的感覺,因此會問別人剛剛是不是地震了,這類患者就是眩暈症的患者。

樂生療養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郭紋翠表示,「冷氣病」又稱作「冷氣機症候群」,是一種綜合性表現,指人因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或從炎熱的戶外進入冷氣房(溫差在5度以上),身體在短時間內經歷劇烈的溫差變化,因而出現頭痛、鼻敏感、哮喘、胸悶、手腳冰冷、下肢無力、精神不濟等症狀。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心跳加速、反胃或昏昏欲睡。研究發現,女性特別容易因為低溫而誘發「冷氣病」,慢性病患者也是高危險群,症狀以頭痛最為常見,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心臟病或腦中風。郭紋翠強調,「冷氣病」不僅危害健康,也會降低工作效率。

王太太今年五十餘歲,眩暈已經二十餘年,自從家人過世心理大受打擊後發作,起先是覺得人輕飄飄的,常常覺得頭腦不清楚,注意力記憶力下降,並伴隨著睡眠品質不好,白天精神很差;後來會覺得天旋地轉容易失去平衡,尤其是起床跟躺下等變換姿勢的動作後會變得更嚴重,也因為眩暈,不管去哪都要帶把雨傘撐著避免跌倒,平時走路及坐下也不敢動作太快,更別說是運動了。

陪同王太太來看診的女兒說,母親因為眩暈常常感到噁心想吐,食慾變差, 體重也輕了不少,另外因為常常擔心眩暈發作,也變得很憂鬱不想出門,看遍了心臟內科、神經內科、耳鼻喉科,一切檢查都正常,而後看精神科,醫師認為是憂鬱症引起,但服用抗焦慮藥、抗憂鬱劑也不見起色,反而整天頭更昏、無力及想睡。後來經人介紹看中醫,醫師診治為脾虛痰濕、肝鬱氣滯,請患者回家注意營養,並且服用二陳湯跟逍遙散,一週後明顯好轉,服用二個月後症狀逐漸消失,吃得下睡得著,體重也慢慢恢復。

眩暈該看哪一科?

眩暈是一種症狀,像咳嗽、打噴嚏、頭痛一樣不是病名,大部分的眩暈能找到其背後的病因,針對病因處理,通常眩暈就消失。首先,必須要將眩暈的症狀區分清楚,才知道自己應該要看哪一科的醫師。

頭暈
大都不會有天旋地轉的感覺,可能覺得頭昏昏重重的,走路不是很穩,腳浮浮的,發作的時候意識是很清楚的,腦部、心血管、內分泌、腫瘤等疾病都可能會造成頭暈,例如貧血、姿態性低血壓、高血壓等。

眩暈
會覺得天旋地轉,用眼睛看四周,會發現周遭景物呈現旋轉,有時會合併有嘔吐、噁心、聽力喪失、耳鳴、耳悶漲感,四肢無法站穩的情形,發作的時候意識是很清楚的。眩暈大多因內耳疾病所引起,例如梅尼爾氏症、良性姿勢性眩暈等,不過也有部分是腦部疾病引起,例如基底動脈循環不全。

昏厥
患者突然眼前一發黑,就意識喪失伴隨昏倒,大多是腦部、心臟疾病所引發。

在門診檢查時,最重要的是病史、症狀的詢問,除基本的平衡功能及神經檢查外,依需要會安排前庭功能檢查、聽覺檢查、頭頸血管超音波、影像檢查、血液檢查等,來確認真正的原因或排除某些可能性,只是仍有近4成的眩暈找不到原因,這時也就是適合看中醫的時候。 

是地震?還是眩暈? 眩暈症找上門 中醫有解方


中醫如何看眩暈

「眩暈」在中國古代醫書上很早便有記載,東漢《說文解字》上提到:「眩者乃目無常生也」,意指眼振,也就是眼睛會晃動;「暈者乃日月四周之光氣」,光氣乃形容周遭景物光影浮動的感覺。 

中醫認為眩暈的病位在頭竅,主要與肝、脾、腎三臟的陰陽氣血偏盛偏衰有關,發病原因不外乎情志失調、飲食所傷、失血過多、和勞倦過度等,故古書有「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心虛則多驚悸,惕惕然無眠,胸腹及腰背引痛,喜悲時眩」說法。 其病性有虛實之分,臨床上以虛者居多,如氣血虧虛,肝腎陰虛,髓海空虛所引起的眩暈屬於虛證,可見於慢性貧血、慢性肝炎等。因痰濁壅遏,或肝鬱氣滯上擾頭竅所引起的眩暈屬於實證,多見於高血壓、中風前兆等。 

中醫如何治療眩暈

治療眩暈有內治及外治法,內治法為口服藥,外治法為針灸推拿,用藥上大略可以依照病人狀況分為以下幾型:

1)氣血虧虛型:
頭暈眼花,時時眩暈,勞動加劇,面色蒼白,倦怠乏力,心悸失眠,神疲氣短,皮膚乾澀,指甲口唇淡白, 女子月經色淡量少,脈細弱無力,好發於過度消耗心神勞力的族群 。
˙治法:養血益脾 
˙處方:歸脾湯、八珍湯、補中益氣湯加減

2)肝腎虧虛型:
眩暈耳鳴,神疲健忘,兩目乾澀,腰膝酸軟,足跟作痛,男子遺精遺尿,女子月經量少, 脈沉細無力,好發於長期熬夜或日夜顛倒的族群。
˙治法:滋補肝腎
˙處方:杞菊地黃丸或濟生腎氣丸加減

3)髓海空虛型:
頭暈目旋,神疲健忘,腰膝酸軟,遺精耳鳴,四肢不溫,脈沉細無力,好發於老年人久病之人。
˙治法:補腎滋陰或補腎助陽
˙處方:補腎滋陰用左歸丸加減,補腎助陽用右歸丸加減

4)陰虛陽亢型:
頭目眩暈,臉色略紅,伴隨口苦煩躁易怒,少寐多夢,頭痛且脹,每因煩勞或惱怒而使症情加劇,脈弦數,好發於睡眠不足、情緒起伏大的人。
˙治法:滋陰平肝潛陽,清火熄風
˙處方:天麻鉤藤飲、杞菊地黃丸、鎮肝息風湯加減

5)痰濁壅遏型:
頭暈沉重,眩暈陣發,胸脘痞悶,食少,噁心嘔吐,呼吸短促,心悸,舌白膩,脈濡滑,好發於喜歡吃冷飲甜食、三餐不定時、暴飲暴食的人。 
˙治則:健脾溫陽化濕袪痰
˙處方:半夏白朮天麻湯、苓桂朮甘湯、真武湯、二陳湯

6)肝鬱氣滯型:
頭暈目眩,常合併偏頭痛,脅肋脹滿,心煩鬱悶,喜嘆息,脈弦,好發於精神壓力大又不運動的族群。
˙治則:疏肝理氣
˙處方:柴胡疏肝散、逍遙散、四逆散、柴胡桂枝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等柴胡類方劑

針灸治療

遵循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選用合適的穴位 。對於肝陽上亢的患者,取穴如太陽、耳門、聽宮、足臨泣、太衝等。痰飲中阻的患者,取穴如曲池、合谷、中脘、豐隆等。氣血不足者,取穴如百會、氣海、關元、血海、三陰交等。肝腎虧虛,取穴如太谿、水泉等。肝鬱氣滯的患者,取穴如風池、耳門、率谷。

眩暈的發生有多種病因,常與平衡系統退化有關,所以除了特定疾病,一般來說眩暈容易再發。所以,除了在眩暈發生時尋求有效治療外,平時應該了解如何預防,並學習在發生時如何初步處理來減輕症狀。

該如何「保養」來預防或控制眩暈呢?

要的注意要點有「三多」、「六少」、和「一注意」:「三多」指的是多休息、多保暖、多適當運動;「六少」包括:少菸酒、少熬夜、少壓力、少鹽、少咖啡因、少快速活動;最重要的是「一注意」:眩暈快要發作時,注意要先停下休息,儘量避免頭部劇烈晃動或快速轉動,甚防跌倒或失去控制。 

中醫藥膳食療

天麻桑菊飲:
天麻3錢、桑葉5錢、菊花5錢,煎湯代茶飲,用於陰虛陽亢的眩暈。  

益智天麻魚:
天麻2錢、枸杞2錢、黃精2錢、黃耆2錢、當歸1錢、龍眼乾2錢與魚烹煮,用於心脾血虛,氣血不足之眩暈,也適用於需補充腦力的學生或上班族。  

何首烏雞:
何首烏5錢、黑豆1兩、栗子1兩、當歸1錢、桂枝2錢,與烏骨雞烹煮,用於肝腎陰虛,精血虧損之眩暈。
是地震?還是眩暈? 眩暈症找上門 中醫有解方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2037
標籤索引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你問我答—大腦迴路因為資訊不斷快速湧現,受到過度刺激而瞬間爆開,稱之為_______腦?

Q:「________ 」腦,用來形容當我們花太多時間在網路上時,大腦迴路會因為資訊不斷快速湧現,受到過度刺激而一樣瞬間爆開。

小心別被硬撐拖垮—設定壓力界線 提升身心平衡

來自哈佛的壓力專家阿迪提.內魯卡醫師,根據逾二十年的臨床經驗,從大腦科學發展出五個重新設定壓力的心態轉換技巧,由而內而外逐步微調,減少壓力、增強韌性,找回身心平衡與效能。

你問我答—晚上幾點是肝膽經氣血循行最旺的時間?

Q:晚上______點是肝膽經氣血循行最旺的時間,這時入睡可幫助肝臟發揮解毒功能,促進大腦細胞修復與內分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