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經多次挫折也不放棄、比任何人都更為強大的信念和熱情,使稻盛和夫成為世界級企業領導人,帶領京瓷跨越國際。無止境的夢想與利他的理念,讓他創造出躋身世界前500大企業的京瓷和KDDI;是什麼樣的生活環境、成長背景與人生際遇,成就了這樣的企業領導者?
提倡全員參與 以對待家人的心經營事業
一九六四年(昭和三十九年)四月,京都陶瓷創業五周年,從二十八名同仁起步的公司如今增至一百五十餘名。全體同仁到和歌山的白濱溫泉,盛大慶祝五周年紀念。藉此機會,青山政次先生就任第二任總經理,我就任副總經理。
由小城鎮出發的小工廠,發展成百人以上規模的公司,有喜也有憂。一路上我們憑著一股熱情衝刺而急速成長,但我擔心遲早有一天會失去墾荒者的鬥志,變成世間一般普通的公司。
平常,我偏好用「同志」或「夥伴」等用詞。因為與一般企業的創業過程不同,我們是以我為中心所結合成的八個同志,加上多人出錢以股東的身分支持才得以起步,彼此同心協力成為最重要的基礎。公司內的人際關係不是雇主與員工的上下關係,而是朝著同一個目標共同行動,實現夢想的「同志」關係,換句話說就是「共同經營」的橫向對等關係。自創業以來,我們心連心,發誓將互相為對方盡心,不遺餘力,一個小小的公司,大家不團結的話將一無所成。
公司成員在十名或二十名左右的時候,容易產生強烈的一體感。例如,當業務行銷員衝回公司說:「達成交易了!」在場聽到的人都會一同歡欣鼓舞。或者一起工作到深夜,一聽到:「宵夜的烏龍麵來了,大家暫時停下工作一起吃吧!」又是一陣歡呼,這就是小城鎮的工廠。我一直認為,像這樣以對待家人的心來經營,必能給員工和公司帶來幸福。
因此我思考著,該怎麼做才能將每個人的能力發揮到最大,為自己的生活目標而工作。再三思考的結果,我得到了回到創業起點的結論,讓全體員工參與經營。把全體依照工程與製品群分為數個小團體,每一個小團體都像一個獨立的中小企業,自行計劃管理,自行收支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