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創辦人兼董事長——雷軍 成功是規劃出來的

文/團結出版社
2020年 2月 No.583
小米創辦人雷軍是圍棋愛好者,他的投資風格也如同下圍棋,講究謀篇佈局,注重集體作戰。佈局往往決定成敗。在移動互聯網和電商領域,雷軍先後投出了多個成功企業,而小米則是雷軍決戰中的大龍。有人曾估值雷軍系總資產約150億到200億美元,將成為繼騰訊、百度、阿里巴巴之後的第四股力量。

小米的誕生 開創新的商業模式

2009年年底,雷軍40歲生日那天,他對自己說:「開始幹吧!」2010年4月6日,小米公司誕生。他霸氣十足地說:「蘋果和賈伯斯,幾乎已經無人能超越,但是並不意味著爬珠峰只有北坡一條路,我覺得小米要做爬南坡的典範。」

雷軍心目中的典範就是要有讓使用者喜歡的好產品,讓使用者成為發燒友,他說:「真正有粉絲的公司不多,我想把小米辦成一個有粉絲的公司。」後來的事實證明,雷軍做到了。作為一家以成本價定價的手機廠商,小米在37小時內就賣出40萬台手機,銷售額達到8億元人民幣。

早在2011年10月,小米估值達10億美元,投資者告訴雷軍,谷歌(Google)花了七年,臉書(Facebook)花了六年,小米只用了一年半。2018年7月9日上午9點30分,經過八年奮鬥,小米集團股票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交易,估值543億美元,躋身有史以來全球科技股前三大IPO。

小米不僅顛覆了人們對手機的認知,刷新了互聯網企業的成長速度,而且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和戰略路徑,值得研究與借鑒。至於外界對小米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質疑,雷軍希望小米早日成為世界500強公司。

史蒂芬‧茨威格在暢銷書《人類群星閃耀的時刻》中欣喜描述道:「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幸運,莫過於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強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生活中的使命。」這句話鼓舞過許多人,對於雷軍而言,既貼切又牽強,他的確是在年富力強的時候找到小米的「風口」,但從《矽谷之火》一書中感悟到自己的使命。甚至更早,當雷軍還是湖北仙桃漢江岸邊下圍棋的懵懂少年時,他就學著如何佈局,並耐心觀察大勢。

全文未完...

欲閱讀完整文章,請先登入會員。尚未成為會員加入會員即可免費閱讀!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492
標籤索引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城邦媒體集團執行長——何飛鵬 自在慢行,活在當下

在職場上全力衝刺的你,是否常感到時間不夠用,每天都被排滿的行程追著跑?城邦媒體集團執行長何飛鵬長的前半生,也都在和時間賽跑,事事求快,因而對許多事只留下模糊的印象。驚覺到這個現象後,他開始練習放慢腳步,凡事預留時間,仔細體會生活的每一刻,領悟到「自在慢行,活在當下」的智慧。這並非要你凡事都慢條斯理,而是在衝刺的過程中,懂得適時停下,讓自己有空間看見選擇、整理思緒、感受當下。

薩提爾溝通引導師——李崇義 用對話重啟職場關係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也都能夠替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如果有人只看到別人的所做所為不符合自己期待就忿忿不平、自怨自艾,沒有動力改善當前的困難,他很有可能並未意識到每個人都應該、也都可以為自己負責,面對自己的課題。

建築設計大師安藤忠雄 以「青春」動力 寫下設計之詩

身為最廣為人知的日本建築師,自學而成的安藤忠雄不僅以建築名揚全球,獨特的人生歷程也為人津津樂道。繼2017年以「挑戰」為題的個展之後,近期他所設計的大阪文創空間「VS.」也舉辦一檔以「青春」為題的特展,除回溯他自1969年起始的設計生涯,也為觀眾預告這位大師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動工的作品,展現他對建築美學持續不懈的耕耘與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