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烘焙大師——吳寶春 冠軍只是當下,學習才是永遠!

文/商業周刊出版社
2020年 12月 No.593
台灣烘焙大師吳寶春從「麵包職人」蛻變成「企業經營者」才發現,原來「會做」麵包跟「會賣」麵包是兩回事,相信很多技術職人跟大師一樣,滿腹本領卻缺乏經營觀念和品牌思維,面對現實的成本壓力、利潤需求、產品創新、人才培訓,如何做才能長久經營? 
 

尋找團隊的「黑天鵝」

備料、攪拌、發酵、整型和烘烤,製作麵包所有步驟和過程當中,最關鍵的步驟是攪拌,當所有材料混合在一起就能促進酵母的活動力,強化麵糰中的麵筋組織,只要麵筋可以充分延展筋性,就能經整形、烘烤之後,順利做出好吃的麵包。做麵包跟人生道理也很像,在人生道路上所學習到和所經歷到的知識和體驗,最後全都混合在一起,形成內在的核心價值,當各種學習所得經過攪拌,跟個人的特質混合得越好,個人生涯的發展也就會越出色。

創業開店帶領團隊幾年下來,我也發現,打造團隊的道理亦是如此,當能把不同專業人才與各種跨界資源混合得越好,團隊的創新能量就會越強大,一家麵包店也會越精彩。

看待人才發展,我常借用「黑天鵝效應」比喻團隊建立過程,必須具備廣納完全不同人才的勇氣,打破原本成員看待事情與思維方式,才能突破組織集體慣性和框架,找到新的事業成長機會。「黑天鵝」說法源於十七世紀之前,歐洲人沒有見過黑天鵝,以為天鵝都是白色的。一直到人們在澳洲發現黑天鵝,歐洲人的想法才有一八○度翻轉,這種翻轉造成人們心理劇烈震盪。也就是說,人們習慣相信的信念,有可能是錯的,然而我們卻從未思考過它可能是錯的,所造成的後果。

也因此,「黑天鵝」常用來指極不可能發生、實際上卻又會發生的事件。舉例來說,在人類社會發展或經濟活動當中,如鐵達尼號的沉沒、九一一事件,或次貸危機引發金融海嘯等,這些事情出現在一般人的期望範圍之外,過去經驗讓人不相信其出現的可能,都可以說是黑天鵝事件,但這些事件卻又對我們的歷史和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用一句話來說,「黑天鵝效應」的邏輯是:你不知道的事,往往比你知道的事更有意義!

套用「黑天鵝效應」的邏輯思考團隊發展,我經常在想,有沒有可能和麵包師傅想法最不一樣的人,才能對麵包店經營有更前瞻性看法?特別是當市場環境劇烈變化,接下來建立會員資料庫與大數據行銷等,成為餐飲零售業品牌不能不面對的數位轉型挑戰時,一家麵包店若想永續經營下去,已不再是靠師傅一人部隊就可以勝任的,必須仰賴不同領域專業者協助,進行對話和腦力激盪,才可能碰撞出創新的好點子。這便是為什麼我邀請有媒體產業背景的邱一新副總,來重新定位並梳理品牌故事;以及曾擁有大型金控和旅宿業經驗的專業經理人,出任人力資源部門的主管,都是基於想在最短時間內,架構經營團隊的堅強戰力,帶領品牌更上一層樓!

全文未完...

欲閱讀完整文章,請先登入會員。尚未成為會員加入會員即可免費閱讀!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418
標籤索引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城邦媒體集團執行長——何飛鵬 自在慢行,活在當下

在職場上全力衝刺的你,是否常感到時間不夠用,每天都被排滿的行程追著跑?城邦媒體集團執行長何飛鵬長的前半生,也都在和時間賽跑,事事求快,因而對許多事只留下模糊的印象。驚覺到這個現象後,他開始練習放慢腳步,凡事預留時間,仔細體會生活的每一刻,領悟到「自在慢行,活在當下」的智慧。這並非要你凡事都慢條斯理,而是在衝刺的過程中,懂得適時停下,讓自己有空間看見選擇、整理思緒、感受當下。

薩提爾溝通引導師——李崇義 用對話重啟職場關係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也都能夠替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如果有人只看到別人的所做所為不符合自己期待就忿忿不平、自怨自艾,沒有動力改善當前的困難,他很有可能並未意識到每個人都應該、也都可以為自己負責,面對自己的課題。

建築設計大師安藤忠雄 以「青春」動力 寫下設計之詩

身為最廣為人知的日本建築師,自學而成的安藤忠雄不僅以建築名揚全球,獨特的人生歷程也為人津津樂道。繼2017年以「挑戰」為題的個展之後,近期他所設計的大阪文創空間「VS.」也舉辦一檔以「青春」為題的特展,除回溯他自1969年起始的設計生涯,也為觀眾預告這位大師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動工的作品,展現他對建築美學持續不懈的耕耘與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