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SG的浪潮下 企業與社福團體共創雙贏價值

圖.文/震旦集團
2022年 5月 No.610
在ESG的浪潮下 企業與社福團體共創雙贏價值第四屆傳善獎經驗分享會8家得獎機構與專題演講分享者合影,從左至右依序為介惠基金會施欣錦執行長&柯佩琦主任、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謝雅渝副主任、
蘭智基金會朱瑀瑄執行長&王映淋社工、良顯堂基金會徐瑜主任、聯合報系融媒體陳欣媛副總監、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林洋彬主任、桃園少年之家張進益
執行長、愚人之友基金會李希昌執行長、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周涵君執行長、弘毓基金會梁斐芸主任。
傳善獎提供社福機構3年的穩定支持,並由專家學者給予陪伴協助,引導機構創新改變,每屆得獎機構3年來用人、用錢、用時間換來的成功和失敗經驗,期待藉由經驗分享會與各界分享及傳承,同時安排ESG相關專題演講,用實例分享企業與社福單位攜手合作的成功關鍵。

為了持續鼓勵社福機構善用資源追求創新,傳善獎於4/19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第四屆經驗分享會,與各界分享,期望創新的成功經驗能供其他機構學習、精進;而分享失敗經驗,更能讓其他機構未來少走冤枉路,替機構自身以及弱勢族群,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第四屆傳善獎得獎社福機構為「桃園少年之家」、「良顯堂基金會」、「愚人之友基金會」、「介惠基金會」、「蘭智基金會」、「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弘毓基金會」、「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服務族群涵蓋兒少、老人、身心障礙、疾病、新住民及藥毒癮等多重面向,分享會特地分成四個組別,以機構分享與老師回饋的方式近距離與從事社福工作的好朋友們探究箇中甘苦,傳承經驗予更多社福機構。
包括桃園少年之家分享近十年來出生人口下降,而青少年犯罪人口卻不減反增,少年犯若不即時矯正,日後再犯機率會更高,所以少家協助少年組成「大改樂團」,巡迴監獄及學校,用音樂成功改變少年,也改變每個聽見他們生命之聲的迷途孩子。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分享如何增加募款、改變政府補助,協助戒毒者職能培力,提供多元職場培訓、
中繼職場訓練,穩定就業並讓弱勢幫助弱勢,協助學員提升自信心、再給自己一次重新站起來的機會。
還有其他機構分享如協助顱顏缺陷新生兒父母的到宅喘息服務、透過體適能訓練減緩身心障礙者身體退化、協助偏鄉婦女就業並建立在地人服務在地人的長照工作團和提升偏鄉少年就業力的職場訓練,穩定其經濟能力等等。
第四屆傳善獎經驗分享會中安排兩場專題演講,邀請聯合報系融媒體事業部內容中心策略組陳欣媛副總監,以「解析企業與社福合作的成功關鍵」為主題說明企業與社福機構合作ESG的評估指標,以及發展計畫時如何用企業語言達到雙贏和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林洋彬主任,以「一份決心、創造雙贏局面」為主題,以Garmin、HTC等企業合作案,分享中心如何幫企業培訓出離職率0%的人才,如何在企業重視的ESG議題中,幫他們展現企業特色。演講從不同角度分享如何牽起成功合作的契機,促進企業與優秀社福機構成為具體實踐社會責任的好夥伴。

 

在ESG的浪潮下 企業與社福團體共創雙贏價值聯合報系融媒體事業部內容中心策略組陳欣媛副總監分享企業與社福合作的成功與失敗案例。

 

 

在ESG的浪潮下 企業與社福團體共創雙贏價值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林洋彬主任分享社福團體如何用企業熟悉的語言牽起成功合作的契機。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999
標籤索引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震旦人公益行動「溫暖隨行」 —用心傳遞,溫暖每一步

金儀志工於七月分別在北、中、南區參與「首望相助,希望從頭開始」捐髮公益活動,協助募集髮束、籌募假髮經費並投入現場引導服務。北區志工同仁分享,無論是角色轉換的學習,或是曾親身接受幫助後的回饋之心,大家都在這場溫暖的行動中,深刻體驗並傳遞了愛與希望的力量。 

震旦人公益行動「溫暖隨行」 用陪伴,讓善意發光

震旦人公益行動「溫暖隨行」 用陪伴,讓善意發光 

震旦人公益行動「溫暖隨行」 點亮希望 與愛同行

震旦志工參與屏東啟智協會的母親節公益活動,感受到身心障礙孩子與家人之間深厚的情感連結。學員努力表演感謝母親,展現真摯愛意,讓大家深受感動。這份陪伴不只給予,也得到收穫滿滿的溫暖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