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精粹賞析—元 青花魚藻紋梅瓶

文/吳棠海.圖/震旦博物館
2022年 5月 No.610
館藏精粹賞析—元 青花魚藻紋梅瓶元 青花魚藻紋梅瓶
高41公分/震旦博物館提供
元代青花瓷依市場導向而製作,造型品類既有國外人士所需要的器物,也有源自本地的傳統形制,如本期所要賞析的青花梅瓶即是具有文化淵源的品類。

此器的瓶口小而圓,口沿往外突出如折沿,頸部短,肩部豐圓飽滿,腹部深長且上寬下窄,器底有淺凹足。胎體顏色灰白,帶有一些褐色的雜質,釉色白中帶青,肥厚潤澤,都是元代的典型特徵。
梅瓶表面繪畫青花紋飾。肩部披覆蓮瓣紋邊框,框內填入雲頭雜寶紋,雜寶包含法輪、珊瑚枝、犀角、雙錢、拍板及法螺等物,是寓意吉祥的紋樣。邊框之下環繞一圈串枝蓮花,花朵配合彎曲的枝條朝上或朝下,產生起伏如波的動感。
瓶身腹部以魚藻紋為主,四叢水草分成四區,水草之間各繪一條魚兒。魚兒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以不同的形態表現優游自在的樣子。魚紋周邊布滿各式水草和藻類,彎曲的線條彷彿在水中擺盪一般,畫面生機蓬勃。
瓶身下方裝飾卷草紋和蓮瓣紋邊框內填靈芝卷雲紋,由上而下的多層次布局是元代梅瓶的常見設計。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740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震旦博物館新展 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

上海震旦博物館於2025年5月16日起在五樓古器物學研究中心展廳開展「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共計展出兩百餘件玉器精品,覆蓋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時期及齊家文化,呈現新石器時代「四大文化譜系」的玉器之美。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形紋設計➅ 元代青花多棱器型的設計

元代青花的造型頗為豐富,既有中原本土的傳統器類,也有草原民族的特殊風情,或是配合市場需求,吸收異國元素而產生的新形制,如多棱形的器物即是受到伊斯蘭文化影響的產物。

震旦博物館出版叢書介紹—戰國玉器

戰國時期是一個變革極大的時代,而戰國玉器在造形、紋飾及形制功能的演變上,正可反映出這個時代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