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 雪球理論的智慧

文/天下文化出版社
2023年 3月 No.620
巴菲特從美國中部平凡小城奧馬哈崛起,成為舉世知名的富商。透過傳記將生平事蹟公諸於世,不只記錄巴菲特的成功,也寫下挫折與失誤。雖然巴菲特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財富,但他對別人的影響,不是他在富豪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而是他的處世原則和智慧。

創造你自己的雪球

在股市、經濟及其聲譽起伏的整個過程中,巴菲特從未慌亂而失焦於他的事業,但每當思考度過餘生的理想方式時,他總是興起去演講傳道的強烈念頭。他曾經對全美各地的大學生演講,去他們的學校,歡迎他們前來奧馬哈,他喜歡對學生談話,因為他們沒有根深柢固的習慣,仍然夠年輕,能夠充分運用他說的話。

「我很早就開始捏自己的小雪球,如果晚個十年,它在山坡上的位置會和現在很不一樣。所以我建議學生,起步應該比別人早,不必早太多,但比晚起步要好很多。而信用卡會害你落後許多。」早在2002年,他就覺得時間緊迫,於是加快和學生的對談。他宣揚的重要理念是:迅速致富不是人生最有價值的目標。說來諷刺,他自己爭強好勝,加上人們崇拜名利,才吸引聽眾前來求教。和他這一生中其他所有事情一樣,學生的到訪也開始像雪球一樣滾動起來。

他樂於分享個人所知,所以願意每年花幾個月時間寫致股東信;他愛表現,所以想在股東大會放置移動式房屋;他頑皮淘氣,喜歡玩樂,所以願意為床墊代言。他內心的成績單促使他堅守安全邊際。他之所以成為孟格(Charlie Munger)所說的「學習機器」,純粹是因為熱愛學習。他利用分析勝算的技巧,思索未來可能的結果。他喜歡說教,所以想要警告世界留意將來的危險。

他希望現在就把將來十年份的報紙送到他家門口。未來的年歲並不是沒有止境,但運氣好的話,他可以活得相當久。樹是不會長到天上,但他還要繼續伸長枝幹。還有更多新的人、新的投資、新的點子,還在等著他。等著他去學習的事,遠多於他已經知道的。

「如果你裹在正確的雪球裡面,它一定會滾下去。我就是這樣。我的意思不只是指錢滾錢,也是指你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和你所結交的朋友。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必須做選擇,而且你必須讓雪花願意黏在你身上。其實,你自己必須是那團溼雪。你最好邊走邊加上更多的雪,因為你不會再回到山頂,生命就是這樣運作。」

他那麼小心謹慎創造的雪球,現在已經十分巨大。但他對待它的態度還是沒變。不管將來有多少個生日,每次翻過日曆都會感到驚訝,而且只要他活著,就會一直認為自己像一枝幼芽。他不會回望山巔,前頭是個大世界,他才剛起步而已。

世界上的你,只有一個!

巴菲特一直小心翼翼,以免犯下孟格所說的「鞋釦症」,也就是千萬別自以為是經營企業的能手,於是對所有主題信口開河。但到了1990年代中期,愈來愈多人拿人生的問題請教巴菲特和孟格,結果他們比以往更常回答這方面的問題。他曾對經常聽他談話的運動員和大學生說一個精靈的寓言。

「16歲的時候,我心裡只有兩件事:女孩和車子,」巴菲特這次不談錢,而是帶著浪漫情懷,「和女生交往不是我的強項,所以我把心思放在車子上。我當然也會想女孩子的事,但我在車子方面的運氣好一些。

「且說我16歲那年,一個精靈現身在我眼前,告訴我:『華倫,不管你選什麼車,我都給你。明天早上這部車會綁個大蝴蝶結送到這裡,全新的,而且是你的。』

「聽了精靈的話,我問道:『有什麼附帶條件嗎?』精靈回答:『只有一個條件。這是你這輩子得到的最後一輛車,你得用上一輩子。』

「要是發生這種事,我會選出我要的那輛車。但既然知道我必須用這部車用上一輩子,你想,我會怎麼對待它?

「我會研讀五遍操作手冊,絕對會把這部車停在車庫裡,稍有一點凹痕或刮傷,一定馬上修補好,以免鏽蝕。我會細心照料它,因為它得讓我用上一輩子。

「你的身心和這輛車沒兩樣。你只有一顆心和一副身軀,必須用上一輩子。妥善保養就能用上許多年,如果不細心照料,40年後你的身心將成為破銅爛鐵,就像缺乏照料的車子。」

「今天你所做的事情,將決定10年、20年和30年後你的心靈和體魄是什麼狀態。」

本文出自:《雪球》巴菲特傳/ 天下文化

 

全球知名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 雪球理論的智慧

 

全球知名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 雪球理論的智慧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3143
標籤索引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城邦媒體集團執行長——何飛鵬 自在慢行,活在當下

在職場上全力衝刺的你,是否常感到時間不夠用,每天都被排滿的行程追著跑?城邦媒體集團執行長何飛鵬長的前半生,也都在和時間賽跑,事事求快,因而對許多事只留下模糊的印象。驚覺到這個現象後,他開始練習放慢腳步,凡事預留時間,仔細體會生活的每一刻,領悟到「自在慢行,活在當下」的智慧。這並非要你凡事都慢條斯理,而是在衝刺的過程中,懂得適時停下,讓自己有空間看見選擇、整理思緒、感受當下。

薩提爾溝通引導師——李崇義 用對話重啟職場關係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也都能夠替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如果有人只看到別人的所做所為不符合自己期待就忿忿不平、自怨自艾,沒有動力改善當前的困難,他很有可能並未意識到每個人都應該、也都可以為自己負責,面對自己的課題。

建築設計大師安藤忠雄 以「青春」動力 寫下設計之詩

身為最廣為人知的日本建築師,自學而成的安藤忠雄不僅以建築名揚全球,獨特的人生歷程也為人津津樂道。繼2017年以「挑戰」為題的個展之後,近期他所設計的大阪文創空間「VS.」也舉辦一檔以「青春」為題的特展,除回溯他自1969年起始的設計生涯,也為觀眾預告這位大師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動工的作品,展現他對建築美學持續不懈的耕耘與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