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2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諮商師教您職場社交 用心傾聽 彈性溝通

心理學家米哈里.契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一個人全神貫注地投入一件事或一個活動,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會引發好的感受,有一種滿足感,使得人們為了自己的愉悅目標而重複那些經驗,這就是「內在酬賞」的本質。人們藉此獲得深刻與喜悅的感受,此歷程是當事人所擅長、有興趣也喜歡的。如此一個好的經驗,即是一種「心流經驗(Experience of Flow)」。

 

在人與人溝通的過程中,是一種人際之間有深度的互動,人與人之間彼此有連結感,降低孤單的感受,減少批評、評價性的語言,例如:「白目」、「是不是我的問題、還是我說錯了什麼?」等等的自我懷疑感。

 

用心傾聽對方需求與渴望

 

「溝通」可以從練習觀察對方的「需要」開始,不是非得去上自信心的課、講好聽的話、說華麗的辭彙,或很會耍嘴皮子、講笑話。相反地,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觀察並且看見對方或人們的「需要」。

去傾聽對方或這群夥伴的需求、渴望什麼?害怕什麼、擔憂什麼?讓對方感覺到他是可以表達出來、被聽見,因為這種無助感,會消耗個人的資源和力氣,學會傾訴是讓對方感受到有人一起想辦法,減少一個人的孤單感。

溝通可以順暢深化,通常是在對話中聽出這個人所重視、在乎的部份,接著注入一份關心或惦記,你我關係品質的信任與不信任也影響著彼此未來關係的互動。在對方跟我的關係中,看見自己在這份關係中的責任「我可以做的是什麼?我想為這段關係注入什麼?」溝通的最小單位是「2」個人並不是「1」個人的事,是彼此共創好的合作品質的前提。

在我們的傳統社會文化底下,會有一種迷思認為要解決問題才是對的、好的。然而回顧自己的職場經驗或聽聞他人遇到的工作經歷,會發現處理事情不是最難的,往往最困難的都是人的問題,於是乎我們可以突破這個僵化與不符合現實的盲點,了解到其實單單願意「靠近」對方,就是一份支持,會為溝通帶來助益,讓對方遇到的困難、問題可以不羞愧地表達出來,即創造一個可以對話的空間,打破原本既有的限制和框架,帶來更多的流動跟可能性。

社交場合需要的是「自尊」

 

以上所談的是一個人面對外在的層次,要可以做到前面的行動策略、因應方式,勢必關乎一個人的內在層次,接下來我們要認識一個人在溝通時的姿態,跟他的內心世界有關,一個好的溝通態度是對人尊重開放的,知道自己的能力,對自己是肯定認同的。不是只為了自己在職場上的政治性考量,彰顯自己的厲害,或是我高你低的對立關係。許多人在社交場合自在地發言、輕鬆地侃侃而談,需要的就是「自尊」感來支持。

「自尊」包含自我支持與他人支持,自我支持能帶來內在世界的穩定,清楚自己最重視的、想要實踐與創造的是什麼?相對地,可以放掉哪些不重要的?這是一直擺在心中提醒自己的部份;他人支持指的是「專業的社群」,也就是跟自己相似領域或認同相近價值觀的一群人,想共同創造的願景,或者是好朋友、家人、貴人等。

不論在專業社群或社會支持系統中,當事人會體會到被支持、被照顧、被在乎、被欣賞,這是每個人未說出口的心理需求,當人們獲得滿足時,就會支持這個人在人際之間的活躍度,做出對生活、工作上的關係(relationship)有助益的行為,且能從中創造更多的價值,繼而主動地與人互動、建立關係;能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需要;能勇敢地提出邀請、拒絕不合理的對待;能維護或爭取權益,能適時的表達正負向感受。當人不用壓抑過日子時,對自己跟對他人就有較高的滿意感,自然而然指責、漫罵、怨懟就會少一點,於是在溝通歷程就緩和了焦慮、緊繃,溝通目的便容易達成。

相反地,如果當事人內在世界是脆弱的、自尊是低落的,跟他人互動就很容易誘發這些不舒服,讓溝通氣氛變成是挑戰的、質疑的、做不夠好、表現糟糕的批評。這樣的挫敗經驗會讓人更膽怯再去嘗試溝通,一旦陷入負向循環時,需要回過頭去檢視,「剛剛我怎麼了?我感受到什麼?我想到什麼?」同時找個可以安心、信任的人,去說說「在那個情境中的自己怎麼了?感受到自己被質疑的部分是什麼?」檢視自己是重要的,請讓溝通的卡關,轉化為學習與人溝通互動的契機。

 

人是「嵌」在社會生活的個體,與人互動是終身的課題!

 

在我的工作裡,有一位身形壯碩的男性來談者表示,過去受制於成長背景以及家庭經驗,讓他在人面前說話很緊張,因為小時候只要說出自己的需要跟想法時,就被大人反對,長期累積了羞愧的感覺。長大了之後,他告訴自己要表現強勢,不再輕易被人看輕。外表看起來十足的強者,工作上幹起活兒來備受肯定,可是他卻形容自己在公司是一個把自己肚子吹鼓鼓大大的青蛙,內心其實是很虛、很匱乏,朋友也常形容他是孤單與疲憊的,經朋友介紹來談一段時間的諮商對話後,他開始有機會去理解自己為何改變為現在的樣子、釐清心中的膽怯與害怕,也看到自己的能力和經歷己經跟以往大不同,漸漸地溝通姿態也改變了,擁有更多的能力感與掌握感。

在職場上與同儕、主管、部屬相處起來負擔少了些,他表示,現在的職場中並沒有刻意的要突顯自己什麼,但在人際關係和成就感上都有意外和歡喜的變化,我問他當時來談的困擾,現在的狀況如何了?他回應:以前凡遇到開會、打電話、出席各式場合,就覺得好難、壓力大到掉頭髮,現在取而代之的是滿足、感謝與珍惜周遭的人際關係與團隊夥伴,在工作上顯得輕鬆、愉快許多!

 

由此案例來看,這位來談者體會到「溝通」不見得非得達到完美的結論,也不是要滿足所有人的期待,更多的是接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樣貌,容許不完美,真實比完美更好,面對有困難的、有限制的,可以容許自己拒絕或被拒絕,面對不確定可以保持距離等,保有彈性才能在職場上做到高效溝通!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