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公司是昆蟲,還是脊椎動物?

文/天下雜誌出版社
2020年 10月 No.591

彼得.杜拉克
當代頂尖的管理思想泰斗,有「現代管理學之父」之譽

在杜拉克看來,決定管理效能的因素,不是資本、不是技術,而是經理人的願景、奉獻與正直,因為真正執行管理的是「人」。管理的成敗與經理人息息相關。因此,經理人必須扮演模範生角色,除了性格特質,所做所為都很重要,只有肩負作育英才大任的老師可堪比擬。

企業家只需助手協助經營發展到需要管理階層,這個轉變猶如事物從液態轉變為固態,物理學家稱之為「相變」(change of phase),即是從一種狀態、一種基礎結構,躍入另一種狀態。企業家史隆的例子顯示,這可以在同一個組織中達成。但史隆領導的通用汽車重整也顯示,除非基本觀念、基本原理及個別願景有顯著改變,否則不可能達成這種相變。

我們可以把老福特試圖運作的企業和史隆設計的企業,分別比擬為兩種不同的生物:前者是外覆硬殼的昆蟲,後者是有骨架的脊椎動物。根據英國生物學家達西.湯普森(D'Arcy Thompson)的研究顯示,外覆硬殼的昆蟲只能成長進化到一定尺寸與複雜性。此外,陸地動物必須有骨架,可是骨架並非由昆蟲外覆硬殼的基因演化而成,它是一種不同的器官。同理,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與複雜性,就會需要管理階層,然而管理階層雖取代業主企業家的「外殼」架構,卻不是繼承者,而是替代者。

企業何時會到達必須從「外殼」轉變為「骨架」的階段?大約是在員工人數落在三百人至一千人的規模之間;或更重要的是複雜程度的增加。當許多任務必須以合作、同步、溝通方式執行時,企業就需要經理人及管理階層,否則情況會失控,計畫無法化為行動。更糟糕的情形是,一個計畫的不同部分以不同速度與時間朝向不同目標。在這種情況下,也許產品仍然很優異,人員仍然能幹賣力,老闆仍有很強的能力與個人力量,但企業將開始慌亂失措、停滯不前。如果不轉變成以經理人及管理結構為骨架,企業很快就會走下坡。

就像年輕的西門子、岩崎及列寧一樣,亨利‧福特不想要經理人,結果只是誤導了經理人,不當指派工作,造成猜忌、低迷士氣,公司混亂無章,阻礙或打擊管理人員。工作永遠躲不掉,管理階層唯一的選擇是把工作做好或做不好。工作做好與否,決定企業將繼續生存繁榮,或衰退而一蹶不振。
 

你的公司是昆蟲,還是脊椎動物?


本文摘自《杜拉克管理學套書》由《天下雜誌出版》授權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559
標籤索引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跨世代協作正夯

時至今日,60歲已是新的30歲。2020年美國有四分之一勞動力年齡在55歲以上,所以我們要好好利用這股人力,充分利用內部的各種人才。

越分享越豐富 全民愛分享 瘋網紅

網紅被多數人認為是邊吃邊玩又有錢賺的工作,不論這是事實或者是個美麗的誤會,物聯網下的新視界畢竟迷人,一起來看看網紅如何撐起網路世界半邊天。

我也想當網紅 搶食8,000億元的商機

這是一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 每個人都需要「自我行銷」;從Michael Jackson、瑪丹娜、Lady Gaga、川普、Papi醬、張大奕、MC天佑、17直播、阿嘎、五月天、理科太太等人,可說是轟動各界!其中尤以美國總統「川普」每天以幾則推特(twitter)就將全天下攪得天翻地覆,不愧是「天下第一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