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崛起新風潮 善用商業模式 共創永續好社會

文/林以涵.社企流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2025年 7月 No.648
什麼是「社會企業」(簡稱「社企」)?廣義而言,「社會企業」指的是一個用商業模式來解決某一個社會或環境問題的組織,如提供具社會責任或促進環境保護的產品/服務、為弱勢社群創造就業機會、採購弱勢或邊緣族群提供的產品/服務等。

生活中各式社會問題──教育落差、貧富不均、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都是由誰來解決或改善?除了政府、公益組織的推動,社會企業為我們提供更積極、創新的解決方案。其組織可以以營利公司或非營利組織之型態存在,並且有營收與盈餘。其盈餘主要用來投資社會企業本身,繼續解決該社會或環境問題,而非為出資人或所有者謀取最大的利益。

社會企業的三重基線:社會、財務、環境

社會企業常被稱為是共享價值(Shared Value)、混合價值(Hybrid Value),主要便是因為它是在傳統企業與社會組織這個光譜兩端的平衡點。在追求的「目的」上,社會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相似,都是為了改善某個社會問題,創造社會影響力。而在達到目的之「方法」上,社會企業則與傳統企業接近,透過進入市場機制販賣產品或服務,獲得自營收入以支持組織財務自足、永續發展,而非以接受捐贈或補助為主要資金來源。而社會企業在運作上,也重視「三重基線」(Triple Bottom Line)精神,同等重視其組織對社會(people)、財務(profit)、環境(planet)三項基線的責任、投入與回報,而非如同一般企業唯「利」是圖。

社會企業:新的公民運動

近年來,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業(Social Entrepreneurship)在全球蔚為風潮,形成了一波新的公民自覺與自發的運動,不但模糊了社會與企業的界限,轉化了非營利組織的思維,甚至改變了政府的公共政策。

社會企業創業受到矚目的背景因素,跟資本體系的改造及倫理消費的崛起很有關係,可分為以下不同面向:

1. 金融海嘯後,社會對企業的信任度也降低,對資本體系、企業運作的反思與再造思維出現
知名管理學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在《哈佛商業評論》中提出「共享價值」概念,指企業家除了賺錢,也應當並且能夠幫助社會解決問題,同時創造財務與社會價值,達到雙贏。

2. 非營利的社會部門(Social Sector)中,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之解決方案的組織益發增加
例如:「碳排放交易」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在市場中的交易商品,藉此改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與暖化現象;或是「社會效益債券」設計由投資者出錢,以支持某個可改善社會的方案,若目標達成則可拿回本金和分紅。

3. 許多成功創業家,如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eBay創辦人傑夫.史考爾(Jeff Skoll)等,都在社會企業領域展開第二人生
他們將過去在矽谷創業所累積的獨特思維與實戰經驗,運用到改善社會問題上,甚至投注他們的財富,創造投資非營利組織或社會企業的新資本──影響力投資──市場,即「公益創投」或「社會創投」。

4. 越來越多年輕人認為賺錢不該是生涯的唯一選項與目標,想要同時「做好事」(do good)與「賺錢」(do well)
根據《哈佛商業評論》2011年的一則統計報導,在美國有六成年輕人於應徵工作時,會評估公司在社會與環境面的表現;在最容易向「錢」看的商學院中,超過八成的企業管理碩士願意以較低薪資在具有道德經營理念的企業中工作。

5. 消費者願意支持對社會負責的產品與服務
例如:選購公平貿易咖啡或巧克力、烹煮有機食材、騎乘環保電動車、支持如知名鞋子品牌TOMS等「你買我捐」(Buy One For One)的產品,消費者會認同並未將所有營收放入口袋,而是願意將部分金錢用在最有需要的那群人身上的品牌。

6. 社會創業家的經驗與智慧逐漸廣為流傳
先有尤努斯因在孟加拉創辦窮人銀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而後在世界經濟論壇等盛會中的許多社會企業相關獎項,以及主流媒體的採訪報導,都讓社會創業家獲得更多認識與肯定。

♻全球社會企業案例分享:

好萊塢女星,化身綠色創業家

「當媽媽是我這輩子最深刻的經驗。我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責任感:要為我的家庭建立一個最安全、最可愛、也最健康的環境。」這是被《男人幫》雜誌評選為全球最性感女神的好萊塢女星潔西卡.艾芭在當了媽媽之後的信念。

潔西卡.艾芭(Jessica Alba)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挽起袖子創業,但在晉升為兩個孩子的媽之後,她卻不得不開始對所有用在寶寶身上的物品斤斤計較,舉凡尿布、童裝、沐浴乳,每樣東西都力求健康無毒。

為了學習如何照顧剛出生的寶寶,潔西卡.艾芭拜讀了暢銷全美的《身在毒中不知毒》(Healthy Child Healthy World)一書,這才驚覺自己和寶寶平日生活的環境裡,其實充滿著大大小小的「毒」。

  • 從父母心出發創立無毒品牌

於是,潔西卡把書中提到的有毒化學物質通通記下,每次逛超市都一個個拿起貨品來核對,絕不選用任何含有毒物質的嬰幼兒商品。然而這樣的工作持續一陣子之後,她便感到心灰意冷:「我哪有時間每天花四到五個小時逛超市?」

在現有市場上找不到解答的潔西卡,決定聯合《身在毒中不知毒》的作者克理斯多夫.葛文根(Christopher Gavigan)與矽谷相當知名的連續創業家(serial entrepreneur)布萊恩.李(Brian Lee),聯手為所有父母打造一個安全、無毒、便利,且一般人都負擔得起的家庭品牌──誠實公司(The Honest Company)。

新生兒一天內尿布更換的頻率之高,有時平均一天至少要換十次以上,使得媽媽每次逛超市時總得推著半車的尿布去結帳;而為了挑選安全、無毒的商品,父母上超市前還得事先做好功課,到了現場再一一仔細核對標籤──有沒有能簡化這一切的好答案?

  • 嬰幼兒用品需求e指搞定

誠實公司看準此需求,不但致力於提供天然無毒的產品保證,還推出獨特的「月訂閱」制度──只要花三十秒留下基本資料,再花三秒鐘點選已經配好的套裝尿布或家庭用品,以後每個月在家裡的尿布用完之前,誠實公司就會自動補一批新尿布送達家門口。讓你不需要出門,所有家庭所需的安全嬰兒用品、沐浴產品,甚至各種洗潔劑,都能在一分鐘內輕鬆搞定。

無毒的安全產品、便利的月訂閱制度,再加上貼心的產品試用服務與數不清的媒體曝光,讓誠實公司才成立不到一年就在美國尿片產業中異軍突起。開站幾個月,粉絲人數就已突破十萬大關(目前已超過13萬人),並被《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雜誌評選為2012年美國前八大最酷的新興企業。


出處:《社企力》/果力文化出版社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7
標籤索引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與善同行 實踐企業永續

企業不只創造利潤,更在創造改變社會的可能。

以公益為本的經濟新思維

如今,不斷加劇的不平等、環境惡化和對科技的恐懼在在顯示,我們需要一個細膩且考慮公共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