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檔案x全聯福利中心董事長 林敏雄
現任全聯福利中心董事長,1950年生,台北商專畢業。建築包商起家,成立元利建設,後跨足金融業,經營華泰銀行。
全聯福利中心成立於1998年,初期供銷公教福利品為主,「全聯社」民營化後由林敏雄承接,成立全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台灣地區最大的超市通路,目前有近970家分店。
從門市、商品、客服到社區服務,全聯從消費者視角,創造深入人心的企業價值。顧客形形色色,難免會遇上不理性的消費者。面對這樣的客人,愈需要智慧應變,化解他們心中的不滿意。
說起賣場的奇事,門市人員總是又好氣又好笑:有客人進門市不自己挑選商品,堅持指名店經理為他準備齊全,他只管付錢結帳;或是沒看清楚DM,買錯了非特價的商品,事後跑來門市吼罵;還有客人總是在打烊前五分鐘才進門,非要讓門市人員等著他買完,才能關門。
耐心處理、展現誠意,是面對「非常」顧客的不二法門。
全聯管理部訓練中心從令儀透露,過去她在門市服務時曾接過一通客訴電話,對方一開口就威脅:「我要開記者會,而且要告你們,全聯騙很大!」原來,當時全聯有一檔週年慶活動,可以用折價券換購商品,由於廠商供貨不及,客人拿不到貨,非常不諒解。從令儀委婉地請消費者留下聯絡電話,但是對方說,已經留過三次電話、仍無人聯絡,不肯再留。提供地址,貨到了直接送過去?客人說,不想暴露居住隱私。雙方一再溝通,她不斷琢磨解決之道,甚至建議客人留下鄰居的地址,她送貨過去,再請鄰居代轉。最後,對方終於被從令儀的誠意打動,留下電話號碼。隔天貨到了,她立刻通知客人。客人來取貨,再也沒有開記者會或訴訟的言詞。俗話說:「嫌貨人才是買貨人。」妥善處理客訴,對方反而會成為忠實顧客。
「一般人認為客訴很棘手,避之唯恐不及,我卻很願意處理客訴,」全聯社處長張麗娜笑道,她面對「非常」顧客的方式,就是當對方的朋友。
張麗娜遇過一位個性比較激烈的客人,不但多次投訴,還揚言要在門市前自焚,讓區經理頭痛不已。張麗娜接到這個訊息,就找這位客人聊天,得知對方是一位藝術家,她就主動聊起藝術相關的話題,對方話匣子一開,反而忘了要客訴。雙方相談甚歡,客人送給張麗娜自己的畫作,而張麗娜到日本旅行也自掏腰包,買了浮世繪畫冊回來送給他。以心相待的結果,張麗娜不但化解了客訴,還多了一個朋友。
張麗娜認為,溝通不良是客訴的常見原因。比方說,客人買了生鮮商品之後,以東西壞掉為由要求退貨,門市人員處理時多說了一句:「這個商品我們賣了很多,別人吃都沒問題」顧客聽了當然會不高興,就可能產生衝突。張麗娜提醒,「如果門市人員的言語再委婉、貼心一點,就能減少很多客訴。」
只有滿意的服務是不夠的,還需要感動的服務。讓消費者打從心裡說出「全聯真是個好商店」
感動服務:真誠關心消費者的需求
「要讓消費者打從心裡說出『全聯真是個好商店,我下次還要再來』,只有滿意的服務是不夠的,」全聯營運長蔡篤昌指出,「還需要感動的服務。」
什麼是感動的服務?《彭博商業周刊》曾經整理出會讓消費者感動的服務,包括:主動協助提重物、耐心解釋商品、雙手奉上商品與找零、跨店調貨協助、親切指引賣場動線、貼心裝袋服務、貼心水果切塊服務、有效率的退換服務、笑容滿面有禮貌等。
其實,要做到令人感動的服務並不難,蔡篤昌強調,只要將心比心,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如果是我,我想得到什麼樣的服務?」
他認為,感動的服務,就是發自內心去關心消費者的需求。全聯每家門市,各有商圈特色和主力客層,細心觀察他們的消費習慣,並主動提供服務,讓客人很享受來門市購物,就是全聯的感動服務。
全聯式的感動服務,可以說五花八門:社區中的消費者如果老人家多,門市就提供外送服務,讓他們不必提重物;常有觀光客上門採購的門市,就會備足觀光客偏愛的鳳梨酥、牛軋糖,再提供箱子和塑膠繩,方便他們打包託運;如果鄰近大型寺廟,店裡就準備了拜拜陳列用的水果盤,供香客使用。
另外,記住客人的需求,對方會覺得窩心,互動起來更加有感。有位門市人員,遇到一位客人來買菸。這位客人說不出自己要買的品牌,請門市人員將架上的香菸都拿出來,讓他一一確認。同仁便機靈地記住這位客人的偏好。下一次,這位客人又上門買菸。不等客人提出要看菸,同仁就主動問他是否仍然要買××牌香菸? 客人非常驚訝,也覺得自己備受重視,從此成為這個門市的常客。搏感情,永遠是經營生意的致勝心法。全聯最主要的客人是社區的婆婆媽媽,跟她們打交道,就是得心熱嘴甜,主動推薦當天什麼水果好吃,或是討論肉品如何料理,待客如家人,她們就會養成上全聯採購的習慣。
門市服務是基本功,只要做好門市服務,成效自然擴及社區,更有機會進而得到大訂單。每家全聯新門市開幕時,掃街、美化社區環境,都是基本活動;之後,積極參與地方上的公益活動、殷勤和居民招呼問候,很快就獲得在地鄉親的歡迎。這些公益活動的類型很多,除了和基金會合作,幫老人清掃、做飯,豐原區區經理林沅融還有一次深刻的體會,有一次辦來店擁抱送好禮活動,一位媽媽就感慨地說,如果不是這個活動,她那個二十幾歲的兒子大概不會抱她了。
透過這些敦親睦鄰的活動,林沅融認為,「讓社區住戶了解我們的內涵,頗能拉近彼此的關係。」當關係接近了,機會自然比較多。

門市服務是基本功,只要做好門市服務,成效自然擴及社區,更有機會進而得到大訂單。
拚市占率,更要拚心占率
東勢的豐勢門市,經常有家保險公司的員工上門,因為覺得全聯的服務好,每次要買東西,就會互相號召,把門市當成團購中心。店經理也會用LINE群組聯絡,有優惠就主動告知,靠著平日跟消費者互動,從小額消費開始累積大宗訂單。
除了融入社區之外,主動為住戶提供服務、解決他們的問題,也是全聯在社區經營中的一環。中部地區信仰活動多,廟宇就成了社區服務的重點。
透過誠懇的態度、貼心的設想,全聯建立起可信度,不論是中元節等大節慶或進香團來朝拜,每當需要大量的祭品、乾貨、飲料,廟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全聯;而門市接到了大型訂單,服務起來更是謹慎細心,即使需要緊急調貨,也會想盡辦法滿足顧客。
在消費者意識高漲的時代, 全聯不僅要拚市占率,也要拚「心占率」。從滿意的服務,到感動服務;從店裡的視客如親,到走出門市的社區服務,每一個用心的服務,都是為了在消費者心中創造不可或缺的價值。
好書推薦
《全聯:不平凡的日常》
作者:謝其濬
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社
簡介: 透過一個又一個的真實故事,從商品、門市、後勤、行銷、人才、公益等面向,說明全聯蛻變的故事; 企業、廠商、消費者, 以及社會、國家之間,零和遊戲並非唯一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