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精粹賞析—明宣德 青花松竹梅紋大碗

文/吳棠海.圖/震旦博物館
2019年 11月 No.580
館藏精粹賞析—明宣德 青花松竹梅紋大碗明宣德 青花松竹梅紋大碗
口徑 28 公分/震旦博物館提供
宣德時期的青花碗以圓體造形居多,碗口有豎直向上或朝外敞開之分,
如本期所要賞析者即為宣德時期的敞口大碗。 

此器的口沿往外敞開,內部略深,器壁以圓緩的弧度向下收窄,底部具有圈足。它的胎體為淺淺的灰白色,質感比較細緻,釉層明淨帶點灰青,是宣德時期的胎釉特徵。 

碗口內側繪畫靈芝和竹葉,以規律的形態串聯一圈作為邊飾。內壁留白,碗心勾勒雙圈紋作為圖框,框內繪畫小型的松枝、梅樹、嫩竹及小草,松針密聚成團,竹葉片片相接,顯得枝繁葉茂,欣欣向榮。 

碗的外壁以兩塊磐石作為根基,分別繪畫一組歲寒三友圖。松樹的形體最大,枝幹瘦勁曲折,在環形器面上伸展出遒勁的姿態,枝幹表面布滿松鱗,放射狀的松針朝外展開為圓形,猶如輻條聚集在車軸周邊一樣。
 
竹子和梅樹的枝條纖細矮小,以近似補白的方式穿插在松樹周邊,主次互倚的構圖產生立體化的空間深度,在前後高低的層次裡,蘊含著耐人尋味的意境。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351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專題導讀(二)——良渚文化 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

上海震旦博物館於2025年5月16日起在五樓古器物學研究中心展廳開展「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共計展出兩百餘件玉器精品,覆蓋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時期及齊家文化,呈現新石器時代「四大文化譜系「的玉器之美」。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形紋設計➉ 元代青花魚藻紋設計

魚藻紋屬於中國傳統吉祥紋飾,早期多用線條勾勒形狀,風格簡單樸拙,到了元代成為青花瓷的裝飾題材之後,不僅大幅增加整體圖案的內容,在繪畫上也運用了多樣化的筆觸和技法。

館藏精粹賞析—元 青地白花纏枝花卉牡丹紋花口大盤

元代青花大盤是外銷伊斯蘭地區的貿易瓷,盤口呈圓形或花形,表面布滿紋飾,如本期所要欣賞的青花大盤即是代表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