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藝術如何改變世界——北歐瑞典篇 藝術與工藝的完美融合

文/李俊明‧圖/© Orrefors、©Kosta Boda
2020年 8月 No.589
說起瑞典,很多人會馬上想起知名的Volvo、Saab等名車,還有聲譽卓著的諾貝爾獎;其實這裡的人們不但克服了北歐嚴酷的環境限制,也利用自然資源加上創意設計,開創出剔透玻璃的美麗境界。

瑞典是個相當擁抱「設計」的國度,舉個例子來說,現任瑞典國王的二子—卡爾王子(Prince Carl Philip of Sweden),學的就是平面與廣告設計,他完成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學業後,回國在2012年創立Bernadotte & Kylberg設計公司,為喬治傑生及Stelton等品牌進行設計,讓更多人看見瑞典設計實力。

而在瑞典設計光譜當中,擁有最深遠歷史的類別,則首推玻璃工藝設計!在瑞典狹長國土東南方的廣大森林地帶,就有座「水晶王國」(Kingdom of Crystal),不但產出行銷全球的玻璃精品,也變身為熱門旅遊景點,為瑞典增添更多文化創意魅力。

獨特「水晶王國」 成為玻璃工藝重鎮

仔細追溯起來,瑞典最早是在十六世紀中,於斯德哥爾摩首度催生了玻璃產業;不過由於維持熔爐高溫的薪材燃料,只能在東南部的斯莫蘭(Småland)森林區才能大量取得,因此玻璃工坊便開始群聚在這裡發展起來;尤其1742年,小城古斯塔(Kosta)燒熔出首件玻璃器,更是揭開瑞典玻璃工業蓬勃發展的輝煌時代。 

檢視如今「水晶王國」的創意版圖,已有幾個如雷貫耳的名字,代表著瑞典設計向全球發聲。諸如古斯塔(Kosta)、波達(Boda)、歐洛佛斯(Orrefors)等,既是享譽國際的設計品牌,也是該地城鎮的名字!走進這些同名小城,也就進入了該品牌的生產基地,在名家輩出的狀況下,讓瑞典躍身為全球玻璃藝術重鎮。

儘管數百年來有起有落,但「水晶王國」所在的斯莫蘭地區,始終是瑞典的玻璃器物產出重鎮。上個世紀開始,就如同其他產業一樣,此地玻璃工業也曾遭遇嚴峻挑戰,除了大陸、西班牙等地搶食生活器物的玻璃製造市場,另外義大利、捷克等地也都發展出獨特的藝術玻璃,因此瑞典品牌也積極轉型,更強化自身創意。
 

玻璃藝術如何改變世界——北歐瑞典篇 藝術與工藝的完美融合貝提爾自創一套玻璃砂鑄技法,提升瑞典藝術玻璃的工藝水準。

 

玻璃藝術如何改變世界——北歐瑞典篇 藝術與工藝的完美融合

重新整合 積極進軍國際

如今來到「水晶王國」,過去各領風騷的:「歐洛佛斯」、「古斯塔」、「波達」,已經合併為一家大集團Orrefors—Kosta Boda,涵括了四座玻璃廠,並將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重新調整走向,鎖定分眾,並積極開拓新興市場,以藝術與設計為利基,向全世界進軍。

目前各品牌之下,仍擁自己的設計團隊,也都有堅強的設計師陣容,並進行清楚的定位分工:「歐洛佛斯」主要專注於開發澄澈無色的水晶玻璃產品,「古斯塔波達」則聚焦繁複的彩色玻璃藝術品。

唯一不變的是,不論公司如何重整,產品定位如何分工互補,瑞典人始終非常尊重並強調創作者的設計能量,因為他們了解,只有藉由創作者的獨特天分,才能讓瑞典玻璃持續佔有優勢,保持領先地位。

探討「時空」 讓創作充滿神秘魅力

來到「水晶王國」內的小城艾佛斯(Åfors),兩位瑞典當代藝術玻璃的設計宗師貝提爾(Bertil Vallien)以及烏莉卡(Ulrika Hydman-Vallien),就從這裡發跡,最能代表瑞典玻璃藝術的獨特個性。

身為國際知名的重要設計者,貝提爾的設計生涯幾乎都與「古斯塔波達」這經典品牌一起渡過。他畢業於斯德哥爾摩藝術工藝設計大學,隨後並獲得獎學金前往美國、墨西哥等地深造。八○年代,他也曾在美國擔任訪問學者,推廣瑞典玻璃創作。

非常熱愛技法實驗的貝提爾,除了自創一套砂鑄技法,將瑞典藝術玻璃水準,提升至前所未見的境界,也把金箔或其他質材與玻璃結合,不斷在概念中探討「時間」與「空間」這兩個重要主題,因此你會在他作品中看到:翱翔空中的飛人、陷入沉思的人頭、凝凍在玻璃之中的浮船,帶有一點神祕主義的味道,就如同插畫,深具想像力。

至於他的妻子烏莉卡,則是以彩繪,將藝術玻璃極度風格化、故事化。你會看到神秘的蛇樣圖騰、充滿魅惑的貓女、人面獸身的圖紋等充滿天馬行空的視覺語彙,讓當代玻璃設計與視覺藝術結合得更為緊密。由於她的作品非常受到收藏家與消費者喜愛,取得高度商業成功,因此也使工坊能源源不絕生產她的作品,讓瑞典玻璃產製不至變成夕陽工業。
 

玻璃藝術如何改變世界——北歐瑞典篇 藝術與工藝的完美融合貝提爾的迷你玻璃雕塑系列
 
玻璃藝術如何改變世界——北歐瑞典篇 藝術與工藝的完美融合貝提爾藉由人類的各種形象,不斷探討著「時間」與「空間」這兩個主題。

無盡想像力 為玻璃帶來奇幻趣味

回溯起來,充滿想像力的烏莉卡,是在1938年3月24日生於斯德哥爾摩,從小便在充滿藝術氛圍的家庭中成長,母親即是最初的藝術啟蒙者;後來她在1961年畢業於斯德哥爾摩藝術工藝設計大學,隨後也前往美國與墨西哥進行創作。

1963年她與貝提爾結婚後,隔年就遷居至「水晶王國」內的小城艾佛斯,投入陶藝創作。1972年開始,先以自由創作者身分為「古斯塔波達」進行設計,並至美國Pilchuck玻璃藝術學校進行講學、創作。

她本身除了投入無數繪畫創作,還腳踏平面設計與插畫等領域。烏莉卡就曾以自己為名,出版一本專書,包辦插畫、文字。後來她又陸續參與多本童書創作,將她絢爛多彩的異想世界,透過畫筆表現出來。

她不只是玻璃設計者,還成為瑞典知名的全方位藝術家與創作者,除跨刀為劇場創作戲服,作品亦化為床單、地毯等織品及陶瓷器的圖樣,走入瑞典人的生活,創作能量相當豐沛,因此曾贏得瑞典國家藝術獎,並多次榮獲瑞典工藝協會傑出獎等榮耀肯定。

玻璃藝術如何改變世界——北歐瑞典篇 藝術與工藝的完美融合烏莉卡的童心創作,經彩繪後躍上玻璃器物。

不輕易妥協 成就原創作品特色

環顧她工作室內散布各處的手稿,以及手工製作的玻璃器物原型,烏莉卡在暢談自身成功原因時,認為自己只是執著表達內心真正想法,不輕易向商業或市場妥協,因此才能維持高度原創,讓品牌也極為尊重她的設計發想。

她指出為了將設計概念落實至產品生產,創作者在研發過程往往需要奮力投入玻璃工坊,與技巧成熟的匠師不斷討論、進行實驗,才能讓概念化為商品,讓瑞典玻璃,紮紮實實成為工藝與設計的完美結合。

也正是如此不斷追求極致,才能讓瑞典將源遠流長的工藝與當代設計結合,創造出令人驚嘆連連的「水晶王國」,讓全世界看見北歐玻璃創作的迷人風貌。

 
玻璃藝術如何改變世界——北歐瑞典篇 藝術與工藝的完美融合藉由與天文運行、觀測相關的概念發想,為展場打造獨特的參觀氛圍。

瑞士 愛彼錶工坊博物館
Musée Atelier Audemars Piguet
自2020年7月2日開始線上發售門票
www.museeatelier-audemarspiguet.com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860
標籤索引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日本大阪國際博覽會➀ 大阪世博以創新力與設計力再獲喝采

2025年對大阪來說至為關鍵,在睽違55年之後,這座城市再度舉辦萬眾矚目的世界博覽會,不僅吸引各國旅人前來朝聖,也創下許多紀錄與先例,帶來再次向上升級的契機。

建築設計大師安藤忠雄 以「青春」動力 寫下設計之詩

身為最廣為人知的日本建築師,自學而成的安藤忠雄不僅以建築名揚全球,獨特的人生歷程也為人津津樂道。繼2017年以「挑戰」為題的個展之後,近期他所設計的大阪文創空間「VS.」也舉辦一檔以「青春」為題的特展,除回溯他自1969年起始的設計生涯,也為觀眾預告這位大師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動工的作品,展現他對建築美學持續不懈的耕耘與願景。

全球最美機場專題➂ 卡達機場以設計創造荒漠奇蹟

過往的全球最佳機場,總是不外新加坡、首爾、香港、東京、阿姆斯特丹等常勝軍。但自2016年開始,業界指標Skytrax評選出現變化,卡達首都杜哈的哈馬德國際機場突然空降十大,勢如破竹不斷挺進,2021年甚至擠下新加坡躍身全球最佳機場冠軍,後來兩者每年均持續伯仲之間的激烈纏鬥。究竟這座2014年才啟用的機場,如何能十年不到就登上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