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輕忽的靜脈曲張 久坐久站的人要小心!

文/蔡仁雨.台北醫學大學皮膚科醫師
2020年 9月 No.590
久站或久坐的人要小心!如果長期有腳水腫、小腿浮起的青筋或蚯蚓狀血管情形,千萬不可輕忽,恐有靜脈曲張問題,倘若置之不理,容易導致肺栓塞而有致命的危險。

有時吃得較鹹或水喝得過多,也可能出現類似症狀,只要抬高雙腿配合適當按摩,通常都會緩解。若是下肢水腫頻繁出現,就得當心可能有病理性成因。日常生活中,下肢水腫並不少見,但這類偶發的生理性水腫,多發生在需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如因工作需久站或久坐的人身上。

什麼是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疾病,在早期並沒有任何徵兆,大部分的病患是發現小腿青筋膨脹浮出,出現「彎曲」、「擴張」,像是一團腫瘤才驚覺有靜脈曲張。因腿部有兩組主要的靜脈系統,一組是深部靜脈系統(股靜脈及脛靜脈),行走在腿部的肌肉之間,它攜帶了95%的回流血液,當走路、跑步的時候,肌肉收縮會壓縮深部靜脈,讓血液往心臟方向流動。另一組是表淺靜脈系統(大隱靜脈及小隱靜脈),就是腿部外露可見的表淺血管,它只佔了5%的回流血液。原發性靜脈曲張的病因就是起源於那5%的表淺靜脈系統,當血管出現退化,血管內的瓣膜無法閉合,隨後就會產生靜脈逆流,腿部腫脹循環不良,小腿浮出青筋。

當病患發現小腿明顯的靜脈瘤時,事實上那只是冰山浮現的一角,在超音波的檢查掃描下,可以清楚的發現大腿內側和腹股溝才是靜脈曲張的源頭。絕大多數靜脈曲張的病患會有腳部疼痛、酸麻、抽筋、及灼熱感,或是腫脹,疲勞無法久站等症狀。許多病人會逃避現實,一直拖到下肢皮膚搔癢硬化,紅腫變黑時,才驚覺病情嚴重。如果沒有接受適當治療,一定會持續惡化,最後出現皮膚潰瘍出血。也因此,皮膚科醫師常是治療靜脈曲張病患的第一線。

靜脈曲張的成因錯綜複雜,通常都是先天遺傳,加上後天失調,像是長時間站立工作的老師、警察、廚師、美容美髮業或搬運重物的百貨、工程、服務業人員。還有女性患者在懷孕時胎兒腹部壓迫,導致靜脈瓣膜退化,這些都是造成靜脈曲張的諸多原因。約有2%的中老年人有嚴重型的靜脈曲張,其中女性佔了七成以上。除了外觀難看,許多人害怕開刀而不敢就診,往往拖到皮膚濕疹潰瘍,靜脈破裂出血,迫不得己才求醫,甚至已經引發了威脅生命安全的深部靜脈栓塞、肺栓塞。
 

不可輕忽的靜脈曲張 久坐久站的人要小心!

「靜脈曲張」治療的方法

1)傳統住院手術
傳統手術(高位結紮合併靜脈抽除)病人需在手術前一天住院,接受抽血、心電圖、胸部X光,做好全身或半身脊椎麻醉所需要的基本檢驗。手術是在患側的腹股溝(鼠蹊部)作一道約5公分的橫切口,隨後利用抽除鋼絲將整條病變的大隱靜脈抽除,手術時間約1~2個小時,如果手術施行正確,能夠將所有病變的靜脈去除,那麼5年內復發率是低於30%。

2)泡沫硬化劑注射
方法是將硬化劑直接注入病變的靜脈血管中,造成靜脈管壁的收縮及纖維化,來達到封閉靜脈,防止靜脈血液異常逆流。現今,超音波引導下注射泡沫硬化劑,療效比傳統硬化劑更加有效。注射過程只需要數分鐘,而且不需要麻醉,穿上準備好的彈性襪,即可回家,回復日常活動,對部分年紀較大的患者比較沒有心理負擔。

3)靜脈組織黏膠注射
在局部麻醉下,將微型導管以置入曲張的腿部靜脈内,再利用超音波引導,將導管前端定位在大隱靜脈和股靜脈的交會點,隨後藉由一把外型類似熱熔膠槍的注射器注入靜脈組織黏膠,注膠完成後,醫師會按壓血管,每隔3公分注膠一次,接著導管逐步拉出,重復注膠按壓的程序,逐步將大隱靜脈黏合封閉。

4)微創「光纖及水分雷射」門診手術
由於醫療科技的進步,現在可使用光纖引入血管內進行靜脈內雷射手術治療。雷射光在血管內部發射,光能會被血液及水分吸收轉化為熱能,均勻的傳導到靜脈內壁,破壞血管的內皮細胞,造成靜脈管壁的萎縮,達到永久閉合的效果。病患術後只要穿上預先準備的彈性襪,稍加休息即可回家。由於是局部麻醉的門診手術,減低了全身或半身麻醉的危險性。也因為幾乎無傷口,不需縫線,大大降低了感染的可能性。經過了多年來眾多案例的追蹤,血管內光纖導引雷射手術已被證實能有效的治療下肢靜脈曲張。

 

不可輕忽的靜脈曲張 久坐久站的人要小心!

即時治療有助恢復

即使穿著醫療級彈性襪也只能減輕腿部腫脹,延緩病情的惡化,但夏天潮濕炎熱,除非是在冷氣房內工作,否則根本無法長期穿著,甚至還穿到香港腳及皮膚濕疹,痛苦不堪。

過去的舊觀念認為要等靜脈曲張嚴重時再治療,但是在這時侯,往往腿部的靜脈曲張己經橫縱錯節,血液循環不良,不但手術困難,受損皮膚也無法完全改善。所幸醫療科技的進步,超音波引導微創手術效果相當不錯,恢復也快。

如果在站立時,發現小腿有鼓出扭曲的青筋,那罹患靜脈曲張就大概八九不離十。醫師可藉由彩色超音波來檢視瓣膜是否有損壞,檢測腿部血液逆流的異常程度,在血液循環尚未被嚴重影響前,提早診斷並儘早治療。

6個方式預防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讓人腿部外觀不佳、嚴重可能併發皮膚和心肺問題,建議做好6點,預防靜脈曲張。

 ❶避免久站或久坐:坐辦公室者每小時起身活動3~5分鐘,加強肌肉收縮,促進血液循環,可達到預防、紓緩、減慢靜脈曲張的進程。
 ❷規律的生活與運動:休息時抬高雙腿可以促進靜脈回流。
 ❸穿彈性襪:若需長期站著工作,請務必穿著合適的醫療級彈性襪,減少腿部的負擔,幫助血液回流。醫療級彈性襪的壓力是漸進式,腳踝處較緊,小腿至膝蓋較鬆,這才有助於血液回流。而彈性襪應在早上起床、下床前穿上,到晚上睡覺,由於下肢與心臟位置同高,比較不會有血液沈積在下肢的問題,就不須穿著。
 ❹多吃高纖、低油低鹽食物、少喝酒:酒精會加速靜脈曲張的發生。
 ❺控制體重:減重可以緩解腿部壓力,延緩血管退化。
 ❻避免提重物


本文整理摘錄自:時報出版/《皮膚美容聰明選:治療前,請先聽聽25位皮膚科專家建議》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568
標籤索引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日常飲食的隱形炸彈— 加工食品陷阱 小心傷害健康危機

你今天吃了什麼?看似平凡的火腿、薯條、泡麵、汽水等超加工食品,可能正在悄悄傷害你的腸道與大腦,導致記憶力下滑、專注力減弱,甚至增加焦慮風險。國際研究指出,長期攝取這類食品,與肥胖、癌症、認知退化等多種慢性疾病高度相關,而你每天的「方便選擇」,可能正為未來的健康埋下隱形炸彈。

當防疫變成日常 7步驟照著做,遠離焦慮找回健康

新冠疫情造成全球確診及死亡人數攀升,壓力、不安壓得讓你喘不過氣?科學家監測人體賀爾蒙,發現人處於壓力之下,腎上腺素與皮質醇(Cortisol)都會開始分泌,接著身體會啟動成作戰狀態,血糖升高、心跳加速,氧氣與葡萄糖大量供給肌肉,腦部也會因皮質醇而變得警覺清明。

中醫師教你調理體質 找回好眠人生

在這個節奏快速、壓力滿載的時代,愈來愈多人陷入「睡不好」的惡性循環。根據研究,約三成成人每晚睡眠不足七小時,甚至出現慢性失眠,影響生活、情緒與健康。除了西醫治療,中醫也提供另一條溫和有效的睡眠改善之路。本篇深入剖析失眠原因,由中醫師教你從生活習慣、飲食與體質調理入手,找回安穩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