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美術館建築—— 美國篇 在建築光影中 巧妙反映在地認同 奧克拉荷馬當代藝術中心 疫情中逆勢揭幕

文/李俊明‧圖/© Oklahoma Contemporary Arts Center(Photo Credit:Scott McDonald Gray City Studios)
2020年 10月 No.591
2020新美術館建築—— 美國篇 在建築光影中 巧妙反映在地認同 奧克拉荷馬當代藝術中心 疫情中逆勢揭幕一萬多片特製鋁板,持續散發金屬亮澤,為建築物增添了獨有的特色。
一場無端襲來的疫情,打亂了全世界的運行,但在一片觀望之中,卻仍有全新的博物館與美術館無畏挑戰,驚艷亮相,以獨特的建築設計理念,為熱愛文化與創意的觀眾,帶來黑暗中的一絲希望。

在新冠肺炎肆虐下,美國成為疫情最緊繃的重災區之一,境內藝文機構紛紛被迫關閉,以杜絕群聚感染。不過,嚴陣以待的封鎖措施,夏末後逐漸鬆綁,不只重量級展館陸續重開,揭幕時程受到延誤的全新展覽館,像是「奧克拉荷馬當代藝術中心」,也在小心翼翼的階段性漸進開放下,終於向公眾打開了大門。

原本預定三月就盛大揭幕、卻臨時喊卡的這座當代藝術中心,可說是美國中西部最被寄予厚望的全新藝文地標之一,集教育、訓練、展出、表演藝術等功能於一身,也期望藉由建築本身,重新提振奧克拉荷馬市的文化形象與能見度。

說起來,奧克拉荷馬很少與前衛的當代藝術相提並論,反倒是中西部拓荒文化的傳承,始終根深蒂固。除了孕育出「美國好聲音」評審布雷克‧雪爾頓(Blake Shelton)等多位鄉村音樂巨星,機場甚至也以當地出生的傳奇牛仔演員威爾‧羅傑斯(Will Rogers)命名。而這裡設立的文化機構,亦可窺出城市特色,創立於1955年的國家牛仔與西部文化遺產博物館(The National Cowboy & Western Heritage Museum),至今仍保存著豐富的西部拓荒歷史、藝術與文化,反映該地擁有美國最大印地安原住民人口等歷史淵源。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該市自1995年震驚全球的爆炸案發生,成為911之前美國本土最嚴重的恐怖主義襲擊後,市中心便面臨衰敗窘境,因此選擇前衛建築與當代藝術為城市注入活力,分外令人眼前一亮。

 

2020新美術館建築—— 美國篇 在建築光影中 巧妙反映在地認同 奧克拉荷馬當代藝術中心 疫情中逆勢揭幕光影的交互掩映,是空間當中最動人的細節。

都市再生計畫 以新穎建築展開變身

負責本計畫的在地建築師蘭德·埃利奧特(Rand Elliott),早在1976年便已創業,不過他的代表作,要到千禧年後才廣為人知,最令人驚豔的便是奧克拉荷馬市著名的「船屋區」(Boathouse District)及沿河而建的船屋設計,以反映在地風土的獨特趣味闖出名號。

「船屋區」的開發呼聲,始於1990年代針對流經奧克拉荷馬市區的北加拿大河(North Canadian River)重整提議,當時沿岸七英哩的都市再生計畫,最早由奧克拉荷馬划船協會發起興建船屋提議,蘭德·埃利奧特由此於2006年設計出第一幢切薩皮克船屋(Chesapeake Boathouse),不但提供存放賽艇空間,還規劃有賽艇訓練室、宴會廳,可多功能使用;建築除呼應競賽船艇的搶眼造型,更在夜晚點燈時呈現通體透亮,很快讓他聲名大噪。

後來,這位建築師又分別推出幾幢新穎作品,這一系列設計,開始為城市注入活躍生命,而嶄新的會議中心,加上公園綠地、歷史街區重整也逐漸成形,接著2018年新啟用的輕軌街車也正式上路,成為都市再生計畫的重要關鍵,在在都讓奧克拉荷馬市區又逐漸活絡起來。

 

 

捕捉天光雲影 讓冷冽建築變詩意

本篇的重點—奧克拉荷馬當代藝術中心最早設於城西,原屬社區型機構;這次與都市再生計畫結合後,除遷至城東的創新街區(Innovation District),並在特別規劃的4.6公頃園區大幅擴張,瞄準全國、全球市場,藉此鼓勵多元文化藝術活動,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嶄新規劃的藝術中心建築,不僅位置更靠近市中心,空間也更充裕,設備也十分多元完善。

「這次我把焦點轉向天空,建築靈感來自我們生活中的光,因為在此總是可見地平線,日出、日落往往成為令人精神一振的經驗。」建築師解釋,在如此發想下,他不想再將空間以四方盒子圍起,並極力避免九十度的規矩直角。反之,他以不規則的彎折,為空間創造更多變化,讓視覺焦點聚集在反射奧克拉荷馬市獨特天光的建築外觀上。

如此即時反映周遭環境的建築皮層,能隨日光與天空,捕捉、反射、重新導向日光,因此蘭德·埃利奧特將主建築命名為「折光」(Folding Light),正是由於它曲折的金屬鋪面,不斷以各種角度折射著奧克拉荷馬市開闊的天空。
 

2020新美術館建築—— 美國篇 在建築光影中 巧妙反映在地認同 奧克拉荷馬當代藝術中心 疫情中逆勢揭幕曲折的線條不只出現在立面,也延伸至整體內部空間當中。
2020新美術館建築—— 美國篇 在建築光影中 巧妙反映在地認同 奧克拉荷馬當代藝術中心 疫情中逆勢揭幕建築外形雖然簡約冷冽,內部空間卻儘量做到人性溫暖。

複合多元功能 激化城市文化復興

「我們希望除了陽光能在白天觸及建物,建築在夜裡也能發光,」因此四層樓的新建物,貼滿16,800片特別訂製的鋁板,持續散發金屬亮澤。這些鋁片排列起來將近有37英哩長,會在不同時間散發迥異色調,從日出時的橙橘、日正當中的亮白,到日落時分的緋紅,甚至到夜晚還會反射月光、星光。

這座建築不僅以展覽為重點,也廣納社教功能,另外還規劃了多媒體實驗室、攝影教室、錄音間、駐村藝術家工作室、舞蹈練習室、可容納150到250人的中型劇場;而開闊的戶外空間則緊鄰佈滿各式雕塑的藝術公園,還可充作露天教室,成為可終年對外開放的綠意藝文聚點。

這座建築的野心,不僅在躍身城市地標而已,也要成為推動創意、創作的觸媒,並帶動經濟與文化的轉型,因此除了摩登新館建築,還修復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老倉庫,將之轉變為陶瓷、織品、金屬、木雕等創作工作室,教育相關課程也比之前增加了三倍之多。

首展聚焦光影 與空間巧妙對話

在肩負文化復興的重責下,這裡預計一年要推出五檔特展,並將目標訂在一年至少十萬名觀眾。揭幕首展,便由經典音樂劇《奧克拉荷馬!》汲取靈感,以劇中開場第一句歌詞「Bright Golden Haze」為題,策畫出聚焦「光藝術」的「璀璨流金光影」特展,展現空間與光影的絕妙對話。

「璀璨流金光影」意在歌頌美國中西部草原上閃閃發亮的晨光,以及音樂劇主角剛剛初萌的愛火,策展人引此意象,邀來陣容堅強的藝術家創作,探索光影與空間的互動。

「我們的新建築,本身就反映了奧克拉荷馬天際線的獨特,因此希望再藉聚焦光影,呈現在地特色,」策展人指出,不少作品都是全新,或為本次展出而量身創作,藉由挑戰觀眾既定認知,顛覆人們感受視覺的角度!


2020新美術館建築—— 美國篇 在建築光影中 巧妙反映在地認同 奧克拉荷馬當代藝術中心 疫情中逆勢揭幕開幕首展,便鎖定主題展現空間與光影的對比。
 
2020新美術館建築—— 美國篇 在建築光影中 巧妙反映在地認同 奧克拉荷馬當代藝術中心 疫情中逆勢揭幕挑高格外開闊的展覽空間,特別適合展示當代藝術作品。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483
標籤索引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日本大阪國際博覽會➀ 大阪世博以創新力與設計力再獲喝采

2025年對大阪來說至為關鍵,在睽違55年之後,這座城市再度舉辦萬眾矚目的世界博覽會,不僅吸引各國旅人前來朝聖,也創下許多紀錄與先例,帶來再次向上升級的契機。

建築設計大師安藤忠雄 以「青春」動力 寫下設計之詩

身為最廣為人知的日本建築師,自學而成的安藤忠雄不僅以建築名揚全球,獨特的人生歷程也為人津津樂道。繼2017年以「挑戰」為題的個展之後,近期他所設計的大阪文創空間「VS.」也舉辦一檔以「青春」為題的特展,除回溯他自1969年起始的設計生涯,也為觀眾預告這位大師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動工的作品,展現他對建築美學持續不懈的耕耘與願景。

全球最美機場專題➂ 卡達機場以設計創造荒漠奇蹟

過往的全球最佳機場,總是不外新加坡、首爾、香港、東京、阿姆斯特丹等常勝軍。但自2016年開始,業界指標Skytrax評選出現變化,卡達首都杜哈的哈馬德國際機場突然空降十大,勢如破竹不斷挺進,2021年甚至擠下新加坡躍身全球最佳機場冠軍,後來兩者每年均持續伯仲之間的激烈纏鬥。究竟這座2014年才啟用的機場,如何能十年不到就登上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