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化經營的迷思——杜拉克定律

文/天下雜誌出版社
2020年 12月 No.593

彼得.杜拉克 PETER F. DRUCKER
當代頂尖的管理思想泰斗,有「現代管理學之父」之譽

管理思潮更替,效率工具推陳出新,杜拉克的觀點穿透半世紀的變動,帶你真確的認識管理的本質與價值、經理人的角色與任務,理解產生績效的正確路徑,平凡人也有能力完成不平凡的事!

經營管理的道理也適用於企業內的服務幕僚。凡是真正有好績效的,都是專一的幕僚,他們努力去做一件事,而且只做一件事。企圖研究所有基礎科學的高度多元化研究實驗機構,幾乎是拿不出什麼研究成果來的;不論是研究藥物或冶金術。有研究成果者,大多來自專門從事單一領域研究的實驗機構。

有時,工程師會開墨菲定律的玩笑:「如果任何事情都可能出錯,它一定會出錯。」但高複雜度還適用第二條定律,我姑且稱之為「杜拉克定律」(Drucker's Law),那就是:「如果一件事出了錯,其他所有事也都會出錯,而且會同時出錯。」如果你知道自己的事業,了解它、也常接觸它,就算任何地方出了毛病,都還有挽救的機會。採取多角化經營及高複雜度的事業卻意味著,你既無法知道自己的事業,也無法了解它,更無法經常接觸它。

事業複雜性超過某個程度,就達到無法管理的地步。如果高階經營層必須完全依賴抽象的東西,例如正式報告、圖表及量化數據等,而無法憑他們對事業本身、現實狀況、組織成員,以及對所處的環境、顧客,及其對憑藉技術的觀察、認識及了解進行有效的管理,此時,這個事業的複雜性就已到了無法管理的地步。唯有高階經營層能將得到的衡量數據與資訊(亦即抽象的圖表、資料及報告),對照具體實際情況來做檢視,企業才能有效管理。

資訊系統可以設計得盡善盡美,內容無所不包,傳達盡可能即時。儘管如此,它也只能回答高階經營層已經問過的問題,只能回報已經對企業產生影響的事情,亦即已經發生的事。人們只能將過去編纂成文,每份報告記錄的都是過去的事。

真正事關重大的新發展,總是超乎所有報告系統範圍之外。等到它們出現在圖表上時,已經遲了一步。除非人們能夠看清什麼是真正相關的事情,有能力洞悉事情的真相,未陷入一廂情願想法的陷阱,否則只看得到事件表相。也就是說,人們通常在事情已變成大麻煩時,才意識到它是一個問題;在機會已溜走時,才曉得它是一個機會。
 

多角化經營的迷思——杜拉克定律



本文摘自《杜拉克管理學套書》由《天下雜誌》出版授權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200
標籤索引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後疫情時代看AI身分識別技術商機 AI監控把關 有效提升防疫效率

「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新冠肺炎」)造成全球民眾人心惶惶,促使各產業將AI技術加速融入防疫工作或相關應用開發之中。其中,身分識別是防疫的重要工作,包括確認患者身分與落實醫療物資公平分配等,將為AI身分識別技術帶來新興應用之發展機會。

隱形冠軍之父——赫曼.西蒙 HERMANN SIMON 這樣訂價,獲利更高,顧客也更黏著

德國唯一一位入選Thinkers50名人堂的管理學思想家,長年致力研究隱形冠軍企業,被譽為「隱形冠軍之父」,是歐洲最負盛名的管理大師,並被評選為「彼得.杜拉克後最有影響力的歐洲管理大師」。

你問我答—哪一項是赫曼.西蒙推廣的創新訂價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哪一項是赫曼.西蒙推廣的創新訂價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