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斯壯 MARTIN LINDSTROM
國際品牌大師、2009年《時代》雜誌百大影響力人物
國際品牌大師、2009年《時代》雜誌百大影響力人物
看到別人搔頭,下一秒就不自覺也舉起手搔頭,這些下意識的模仿舉動,居然能讓對方更喜歡你?如果將這個概念運用在個人品牌,會發生什麼事?
想像你走在路上,遇見一個看起來和你一模一樣的人。那個人會是個什麼樣的人?你能請他提供你一些建議嗎?你們兩個人會喜歡相同的比薩餡料嗎?那個人最深的情感、恐懼和經驗是什麼?如果你們兩個人最深的情感、恐懼和經驗是相同的,那不是很棒嗎?
基於某些原因,許多人的心中都偷偷藏著這個夢想:遇見一個和我們一模一樣的人。這個夢想現在有可能實現了,至少,陌生雙胞網站(Twinstrangers)是這麼宣稱的。約有五十萬人已經在這個網站註冊,急著想找到另一個自己。
但我們為何想要這麼做?除了「希望世界上有個和你一樣的人」這個有點天真的想法之外,還有其他的原因嗎?
基於某些原因,許多人的心中都偷偷藏著這個夢想:遇見一個和我們一模一樣的人。這個夢想現在有可能實現了,至少,陌生雙胞網站(Twinstrangers)是這麼宣稱的。約有五十萬人已經在這個網站註冊,急著想找到另一個自己。
但我們為何想要這麼做?除了「希望世界上有個和你一樣的人」這個有點天真的想法之外,還有其他的原因嗎?
模仿的秘密
神經語言規劃(NLP)已經存在幾十年了。基本上,這個方法是幫助人們微調肢體語言,通常是模仿你面前那個人的行為舉止。這個非常受歡迎的方法,曾經幫助許多銷售員提高業績。基於某些原因,我們越是模仿眼前那個人的肢體語言,那個人就越喜歡你。
這個原理甚至在線上遊戲也行得通。許多實驗顯示,即使是你的虛擬化身,模仿另一個玩家的虛擬化身的「肢體語言」,那個玩家不僅會更喜歡你,而且會更信任你,甚至向你買更多東西。
為何會如此?答案或許可以從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的概念中找到。
當我們模仿或觀察周遭人的行為,我們會更能感受對方的感覺,這是人類天生的反應。研究顯示,當你看著我的時候,假如我用手搔搔頭,你的大腦會激發某些神經元,刺激你以幾乎相同的方式搔頭。另一個例子是,假如我在你的面前打呵欠,你很可能也會跟著打呵欠。
當這個概念應用在你的個人品牌時,會變得更加有趣。假如你能採用某個「品牌化」的肢體語言,像是某個習慣或是行為,你周遭的人會更快接受你的品牌。這就像是你和對方進行了隱形的握手。
例如,我總是用雙手遞名片給別人。這個獨特的致意方式立刻會引起對方的注意,但更重要的是,對方會以更認真的態度看待我的名片和我的品牌。他們接收了我的暗示,潛意識想著「這個東西一定很特別」,然後反過來模仿我的行為。
大多數人只是複製品
我們再回到陌生雙胞這個網站,它顯示,分身的概念確實存在。根據我的工作(也就是研究消費者),我會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五百到一千個真正獨一無二的人。其他的人只是那些人的複製或改良版本。
這是個大膽的說法。但我曾拜訪過世界各地的數千個家庭,和數千名普通人訪談過,我注意到,我的大腦因此產生了一種不尋常的能力。這個能力就是,我不需要問人任何問題,就能了解(甚至是讀懂)這個人的性格。
這聽起來或許很恐怖,甚至帶有靈異色彩,但事實並非如此。
原因在於,我的大腦將我做過的數百萬個觀察結果,加以改寫與連結,從中找出模式。這些模式會以其他具備類似特質的人為依據,幫助我推斷某個人的行為可能是什麼。
不用說,這為我創造了無數的全新機會。如果全世界真的只有五百到一千種不同的人,這對我們的行銷方式會產生什麼影響?
未來,當我們發想的標準化訊息,能夠精準地激發所有人的某個神經元(即使這個訊息會傳送給數百萬人),那會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
這個議題值得深思,接下來我會花時間好好探索這個議題。在此同時,假如你恰巧遇見了我的分身,請通知我一聲。我對自己有一些怨言,想要和他分享。
神經語言規劃(NLP)已經存在幾十年了。基本上,這個方法是幫助人們微調肢體語言,通常是模仿你面前那個人的行為舉止。這個非常受歡迎的方法,曾經幫助許多銷售員提高業績。基於某些原因,我們越是模仿眼前那個人的肢體語言,那個人就越喜歡你。
這個原理甚至在線上遊戲也行得通。許多實驗顯示,即使是你的虛擬化身,模仿另一個玩家的虛擬化身的「肢體語言」,那個玩家不僅會更喜歡你,而且會更信任你,甚至向你買更多東西。
為何會如此?答案或許可以從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的概念中找到。
當我們模仿或觀察周遭人的行為,我們會更能感受對方的感覺,這是人類天生的反應。研究顯示,當你看著我的時候,假如我用手搔搔頭,你的大腦會激發某些神經元,刺激你以幾乎相同的方式搔頭。另一個例子是,假如我在你的面前打呵欠,你很可能也會跟著打呵欠。
當這個概念應用在你的個人品牌時,會變得更加有趣。假如你能採用某個「品牌化」的肢體語言,像是某個習慣或是行為,你周遭的人會更快接受你的品牌。這就像是你和對方進行了隱形的握手。
例如,我總是用雙手遞名片給別人。這個獨特的致意方式立刻會引起對方的注意,但更重要的是,對方會以更認真的態度看待我的名片和我的品牌。他們接收了我的暗示,潛意識想著「這個東西一定很特別」,然後反過來模仿我的行為。
大多數人只是複製品
我們再回到陌生雙胞這個網站,它顯示,分身的概念確實存在。根據我的工作(也就是研究消費者),我會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五百到一千個真正獨一無二的人。其他的人只是那些人的複製或改良版本。
這是個大膽的說法。但我曾拜訪過世界各地的數千個家庭,和數千名普通人訪談過,我注意到,我的大腦因此產生了一種不尋常的能力。這個能力就是,我不需要問人任何問題,就能了解(甚至是讀懂)這個人的性格。
這聽起來或許很恐怖,甚至帶有靈異色彩,但事實並非如此。
原因在於,我的大腦將我做過的數百萬個觀察結果,加以改寫與連結,從中找出模式。這些模式會以其他具備類似特質的人為依據,幫助我推斷某個人的行為可能是什麼。
不用說,這為我創造了無數的全新機會。如果全世界真的只有五百到一千種不同的人,這對我們的行銷方式會產生什麼影響?
未來,當我們發想的標準化訊息,能夠精準地激發所有人的某個神經元(即使這個訊息會傳送給數百萬人),那會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
這個議題值得深思,接下來我會花時間好好探索這個議題。在此同時,假如你恰巧遇見了我的分身,請通知我一聲。我對自己有一些怨言,想要和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