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人必修的AI思維—擁抱AI共創力 讓行銷效率翻三倍

文/劉滄碩.天長互動創意有限公司執行長
2025年 11月 No.652
行銷人必修的AI思維—擁抱AI共創力 讓行銷效率翻三倍
AI時代的行銷不只是「更快」,而是「更聰明」。從數據洞察到內容產製,AI讓行銷人能即時探索、快速決策,並在創意與策略之間取得完美平衡。作者以自身實務經驗分享,帶你掌握與AI共創的核心思維,打造效率提升三倍的行銷新模式。

身為數位行銷人,我曾經以為「共創」指的是與團隊成員、顧客或消費者協作,特別是我講授行銷課程和輔導顧客過程,最常提到的就是與「消費者共創內容」,內容產出不一定都要有企業主自己產出,這樣的內容更具有溫度和效益,但直到AI時代來臨,我才發現,最強大的共創夥伴可能不是人類,而是AI!

三大關鍵改變:數據、內容、流程全面升級

與AI共創帶來的改變,體現在三個層面:第一,數據分析的革命。我再也不用等資料團隊花幾天或幾週把商業問題翻譯成技術查詢。當我能與雜亂或結構化的資料即興互動,就能快速挖掘意外發現,加速決策。

第二,行銷內容的爆發。從文案撰寫、圖片生成到影片剪輯,AI成為我的創意擴大器。我不再被執行細節困住,有更多時間思考策略與創意方向。

第三,工作流程的重構。AI協助我建立可持續優化的工作系統,從數據洞察到內容產出,形成一個完整的共創循環。

AI帶來的是思考力的釋放、查資料力的釋放、寫程式抓取資料力的釋放、引進策略思考架構的釋放、判斷力的釋放。透過與它協作,我的生產力提升了,思考深度提升了,商業結果選項提升了,更重要的是,我避開許多錯誤盲區,點亮了過去看不見的可能性。

從三天到30分鐘的蝴蝶效應

最讓我震撼的經驗,是一次季度廣告成效分析。以前這項工作需要三天,第一天整理各廣告平台的原始數據,第二天做樞紐分析和成效對比,第三天撰寫洞察報告。現在,我只需要30分鐘。我將廣告投放數據上傳給AI,開始進行動態探索:「這季度的投放策略有哪些關鍵趨勢?」、「哪個受眾分群的ROAS最異常?」、「不同素材類型的轉換表現如何?」AI快速給出十個初步洞察。

其中一個發現讓我驚訝,某個一直表現穩定的受眾分群,轉換率突然下滑了35%,但因為流量佔比不大,在傳統報表中很容易被忽略。我立即追問:「這個受眾分群發生了什麼變化?」AI分析後指出,該分群的廣告頻次異常升高,可能造成受眾疲勞。

這點是目前我最仰賴AI的部分,他常常可以在數據當中找到一些我沒有思考過的維度和分析角度!這個對於常常要看數據,容易深陷數據當中,容易產生盲點,或是因為「太有經驗」造成刻板印象,非常有幫助!

這個及時發現讓我們迅速調整了投放策略,降低頻次並更換素材,兩週內轉換率就回升了。這就是Vibe Analytics(氛圍分析)的價值—不是等到季度結束看固定報表,而是隨時可以問問題、找盲點、做決策。

 

行銷人必修的AI思維—擁抱AI共創力 讓行銷效率翻三倍

Vibe Analytics的實戰心法

我的數據探索流程是這樣的,一、先問大方向的問題得到概覽,二、針對異常點深入追問或直接詢問是否有異常點,三、從不同維度交叉驗證,四、請AI提出可執行的行動建議。這整個過程充滿即興與互動,AI不是給我一份死的報告,而是陪我一起「思考」數據背後的故事。

行銷內容的AI加速器

文案創作從靈感枯竭到版本爆炸,在內容產出上,AI成為我最得力的共創夥伴。我建立了完整的「行銷知識庫」,包含:品牌調性、目標受眾輪廓、過往成功案例、競品分析。每次需要創作文案時,我先提供這些背景脈絡,然後與AI進行多輪對話。

我的實際操作是:「我需要為新產品撰寫社群廣告文案,目標受眾是25-40歲注重生活品質的都會上班族,品牌調性是專業中帶點溫暖。請給我三個版本,分別強調便利性、品質感、情感連結。」AI會產出三個方向完全不同的文案,我再從中選擇最符合策略的版本進行微調。

更實用的是敏感詞檢查功能。我會請AI幫我檢查性別、年齡、族群的用詞是否恰當,確保符合法規要求。同時也建立了品牌禁用詞彙清單,讓AI協助過濾。

規模化個人化:一千封客製EDM的奇蹟

我們公司每月都固定要發送上千封給購買LINE加值服務的VIP顧客,過往的客製化,頂多就是信件抬頭、名稱改為顧客的名字,但內容一樣是固定格式,現在我們建立了包含顧客姓名、購買產品、購買時間的資料檔,以及互動紀錄,然後設計提示詞範本:「根據顧客資料,撰寫溫暖的EDM開頭問候,並且提供相關的行銷文章和知識點,語氣親切像朋友一樣!」

上千封的「真正客製化」的信件在幾分鐘內完成。結果令人振奮:開信率從15%提升到28%,點擊率提高12個百分點。這證明透過AI共創,「規模化的客製化」不再是夢想!

 

行銷人必修的AI思維—擁抱AI共創力 讓行銷效率翻三倍

圖文影音:一條龍的內容生產線

我們也整合了完整的AI工具鏈:ChatGPT負責文案與腳本,Midjourney生成視覺素材,CapCut的AI功能協助影片剪輯,Canva AI整合排版。

我們目前社群貼文生產流程:五分鐘用AI發想三個主題方向,選定後十分鐘產出文案,15分鐘生成配圖並排版。一則完整的貼文從零到完成,只需30分鐘內(甚至有些不經過「人工審定」,還能做到完全自動化,三分鐘不到就可產出內容)。以前我每週產出五則貼文就精疲力盡,現在輕鬆做到15則,而且創意品質更高,因為AI幫我處理執行層面,我有更多時間思考策略。

工作流程的系統化重構

第一階段-單點應用:只用AI做特定任務,如寫文案或分析數據,各自獨立。

第二階段-建立範本庫:我整理了常用的提示詞範本,針對不同任務場景快速調用。

第三階段-串聯協作鏈:從數據洞察→策略擬定→內容產出→成效追蹤,建立完整的AI協作循環。每個環節的輸出成為下個環節的輸入,形成持續優化的系統。

好的提示詞遵循三原則:明確角色(「你是資深行銷策略顧問」)、充足背景(「目標客群是都會上班族,痛點是時間不夠」)、具體要求(「給我三個版本,每個50字,語氣要輕鬆專業」)。

我建立自己的提示詞資料庫,涵蓋數據分析、文案撰寫、策略思考等場景,並持續優化。這個資料庫就像我的「AI使用說明書」,讓每次協作都更有效率。
 

未來建議:成為AI時代的新型行銷人

如果你想開始AI共創之旅,我建議從三件事做起。

❶建立精簡的AI工具箱:不要貪多,先精通ChatGPT,熟悉後再加入Midjourney等專門工具。根據工作需求選擇,而非盲目追逐最新應用。

❷培養提示工程能力箱:這是AI時代最關鍵的技能。從模仿開始,找優秀的提示詞範例,理解其結構與邏輯,然後應用到自己的工作場景。現在Open AI還提供了官方提示詞範本(https://academy.openai.com/)

❸盤點並重構工作流程箱:從最耗時的任務開始AI化,記錄每次嘗試,持續優化你的協作方法。
站在AI共創的浪潮上,我深刻體驗到這個時代的改變。從每天埋首Excel,到現在自由探索數據、快速產出內容、深度思考策略,AI讓我從「做事」真正轉變為「創造價值」。給所有行銷夥伴的建議:不要害怕,要擁抱;不要等待,要行動;不要孤軍,要共創!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11
標籤索引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與AI同行 共創未來

AI浪潮正席捲全球,成為人們最強大的夥伴。學會與智能協作,共創更高效、具創造力的新時代。

AI是終極行銷推進器

AI將會大大扭轉行銷方式。行銷過程中的每一步都無法避開人工智慧的參與。AI不會完全替代行銷人,但不會使用AI的行銷人將會遠遠落後那些清楚了解AI、並善用其威力的同業人士。

AI共創時代—讓科技成為你的超能力

當AI浪潮席捲各行各業,許多人擔心被取代,但真正的關鍵在於――你是否懂得與AI「共創」。AI能快速整理資料、激發創意、優化效率,但最終的價值仍仰賴人類的判斷與洞察。從人資招募到產業分析,AI不再是取代,而是助力;會用AI的人,正重新定義工作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