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4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理論大師+實務專家 如何吸收經營智慧

管理是理論或實務?領導是藝術或科學?策略是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這是百年來企管界爭辯不休的議題,沒有定論,更沒有標準答案,就看個人的經驗和體會了;但有一件事可以確定,績效就是硬道理,任何能讓企業創造和維持績效的都是經營智慧,這是值得所有職場人士窮畢生之力去追求的頭等大事。經營智慧的形成需要經過一道道複雜的流程;從一大堆最原始的資料找出有意義的資訊,再經過實際的運用得到可參考學習的知識,最後淬鍊成無價的經營智慧,係別人無法剝奪的資產。下列諸先生都是深具經營智慧的人,值得追隨效法,茲分述如下:

理論大師的經營智慧

1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

1909~2005年,奧地利出生的作家、管理顧問、以及大學教授,專注於寫作有關管理學範疇的文章,1954年提出的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簡稱MBO)現仍朗朗上口,預測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一生著作38本書,包括2本小說,翻譯成37國語言;雖不被學院派人士所認同,卻贏得普天下千千萬萬人的尊敬;麥可‧韓默(Michael Hammer)曾向朋友這樣提過:「我都會誠惶誠恐地翻閱杜拉克的早期作品,因為我很害怕一打開就發現,我最近的想法他在好幾十年前就已經預知了。」;相信百年之後,可能還會有人說同樣的話,同時世人也更堅定地相信:「管理是可以學習的」。彼得‧杜拉克不愧是大師中的大師,人稱「現代管理學之父」。 

2肯‧布蘭佳(Ken Blanchard)

肯.布蘭佳與保羅.赫塞於1968年在美國俄亥俄大學首創情境領導理論(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經過近20年的辯證仍屹立不搖;肯.布蘭佳進一步將理論配合實務,於1985年發展出一套易學、易懂、簡單、實用的情境領導課程(Situational Leadership II,簡稱SLII);肯.布蘭佳的SLII認為一個既成功又有效的主管會培養出一個既有績效又有滿意度的部屬。肯.布蘭佳的這套SLII很巧妙地把理論和實務融合在一起,把藝術「變」為科學,燃起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好經理人和領導者的希望;他建議所有主管必須把傳統上下的夥計關係「變」為現代平行的夥伴關係,才能把工作動機強烈、能獨立作業的個人「變」為能與組織目標配合、合力追求績效的團隊;肯.布蘭佳的這三變,早已讓他名留企管史,人稱「情境領導之父」。

3邁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

童年就有機會環遊世界,因而造就全球視野;年輕時就嶄露頭角,26歲就成為哈佛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職教授,分別於1980年、1985年和1990年出版《競爭策略》(Competitive Strategy)、《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和《國家競爭優勢》(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三本書,融合產業經濟學與企業管理學,建立優勢競爭理論,為經濟學走向企業經營領域樹立典範。邁可‧波特運用五力(現有競爭者、潛在競爭者、替代品、供應商和顧客)分析出企業的關鍵因素(Key Successful Factors,簡稱KSF);再運用經濟規模(Economics of Scale)的概念,得出低成本、差異化、集中化三種策略;最後運用價值鏈(Value Chain Analysis,簡稱VCA)分析出企業的強弱項,再考慮市場機會和政府政策兩個變數,得知一個國家的那些產業具有國際競爭力。「邁可‧波特」幾乎就是「策略」的代名詞,人稱「當代經營策略之父」。邁可‧波特於1983年創辦摩立特顧問公司(Monitor Group),曾經叱吒風雲多時;但五力分析不夠動態、三種策略不夠多且應變不及、國家能既競爭又聯合嗎?企業可用藍海策略跳離紅海嗎?摩立特顧問公司卻因策略過時而慘遭淘汰,竟於2012年11月上旬申請破產保護,再由德勤管理顧問公司收購;眼看這30年的暴起和衰落,實在是有夠諷刺且不勝唏噓!

 

實務專家的肺腑之言 

4王永慶先生

1917~2008年,為白手起家的台灣著名企業家、石化王國——台塑集團創辦人,畢生奉行「勤勞樸實」的精神,喜歡追根究底,盯得很緊,管得很細,問得很多,事事要求「止於至善」,凡事從細微末節處著手,追求點點滴滴的合理化,是一個真正「樂在工作」的人,乾脆就把家設在台塑大樓;他可說一天也閒不住,休假是多餘的,常利用台美兩地假期差作業務視察,即使已交棒給七人小組,只要身體狀況許可,仍天天上班,臨終前一天還在開業務會議,真的是做到死,時間一分一秒都不浪費;聽說他的墓園就在南亞塑膠公司林口廠北側墓區,真是「生住辦公室,死住工廠」,這一生就全奉獻給整個台塑集團企業了。一生中作過無數大大小小的夢,60歲仍有投資六輕的決心,90歲了還天天想著未來,人稱「台灣的經營之神」。

5松下幸之助

1894~1989年,從小學徒變成橫跨明治、大正及昭和三世代的日本企業家,創辦松下電器、松下政經塾與PHP研究所,創造了一個求名得名、求利得利、求壽得壽的傳奇;「集合眾智,無往不利」是他一生經營智慧的結晶。松下幸之助常以「小便變紅了嗎?」自我惕勵;37歲時悟出讓貴重的生活物資變得像自來水一樣便宜的「水龍頭」哲學及在資金、庫存、設備、人才、技術等方面防範經營漏洞於未然的「水壩式」經營及大家一起看財務報表,老闆和員工才能彼此信任而不致背叛的「玻璃杯式」經營,展現出高超的「做事」的硬功夫。他認為員工不應是只會聽命令,而要把自己當老闆去掌握經營的秘訣;公司也要做到讓員工滿意自己的工作,讓員工有一個快樂幸福的人生,成為一個像家庭般的團體;他主張不景氣時,堅持不裁員,是「人是企業最寶貴資產」的實際體現;顯露出超高的「做人」的軟實力。他的理念是「製造產品之前,先製造人」,也就是先做人,再讓他們去做事。他曾半開玩笑地說:「公司的大事和小事由我負責,中間不大不小的事,就交給別人去做吧!」。松下幸之助是日本史上唯一被譽為「日本的經營之神」的人。 

6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

於1981年就任奇異公司的CEO,成為最年輕的最高主管;2001年交班給伊梅特;在奇異公司的20年CEO任內,對內啟動組織再造,落實學習型組織;對外貫徹「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經營理念,只保留最具價值的核心事業。因而營收成長5倍(250→1,400億美元),獲利成長6倍,總員工人數降低44%(41萬人裁掉18萬人),總市值從130億美元→5,500億美元。威爾許認為有很多主管不是「只有管理,沒有領導」,就是「管理太多,領導不足」,於是呼籲:「停止管理,開始領導吧!」;他曾自評:「我不是在管理GE,而是在領導GE」。 挑選接班人是他最重要的決策,每天花很多時間來考慮這個問題;GE的克頓維爾管理學院有「企業界的哈佛」的封號,威爾許曾17年不間斷在這兒親自訓練高階主管,他自評最大的長處是「發掘和培養其他領導人」;企業界對威爾許有如下的讚賞:「替Fortune500培養了126位CEO」的說法;遂得了美國企業的標竿人物、全美最受讚譽也是最受爭議的領導者、過去75年來最偉大的創新者、美國企業的標竿人物、20世紀「最偉大的CEO」…等封號;堪稱「美國的經營之神」。

 
理論大師 + 實務專家 

彼得‧杜拉克是現代管理學之父、肯‧布蘭佳是情境領導之父、而邁可‧波特是當代經營策略之父,他們三人為職場人士解答很多有關管理、領導和策略的實際問題,堪稱兼具實務的理論大師;傑克‧威爾許、松下幸之助和王永慶分別被美國、日本和台灣的職場人士尊稱為「經營之神」,把各種管理、領導和策略理論徹底落實執行,可說是有理論根據的實務專家;若能將這六位先生的經營智慧吸收殆盡,應可成為一個理論與實務兼具、藝術與科學並存、知道什麼該做或不做的「職場達人」了。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