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
週一~週五08:30-18:00
近10年以來,全球網紅經濟迅速發展,市場規模更不斷擴大。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最不可忽視的行銷管道與影響力來源。相對於傳統媒體及行銷管道,網紅行銷更容易跨越國境直擊消費者的需求及消費行為。
隨著去年底ChatGPT在全球暴紅,也有愈來愈多人把人工智慧視為是下一個世代企業營收提升及管理的不二法門。從產、官、學等各方面來看,人工智慧的重要性固然不言可喻,但畢竟還處於非常初步的發展階段;對相關技術掌握快速的大企業來說,能夠先享受這種科技紅利當然不在話下,一般企業想吃到這種紅利,恐怕還要多想一想。
從生成式AI、語言模型到自動化應用,快速滲透至金融、製造、醫療、教育等多元產業。不僅推動企業數位轉型,也帶動資料中心、晶片、雲端等基礎建設需求爆發。AI不再只是科技熱點,而是全球經濟競爭的核心動力。
AI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提升工作效率,還為企業創造更多彈性選擇。從智能協作到數據分析,AI正改變工作模式,讓決策更精準、時間更自由,助力員工與企業迎接未來挑戰。
個人化行銷其實不是新概念,隨著科技的進步,企業可以透過大數據的蒐集、分析、應用,再加上適合的行銷工具,不僅促進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創造消費意願,還能夠提升顧客滿意度。
隨著科技持續進步,以往創業者都需要在實際開始創業之後,才會看清楚產業趨勢以及競爭對手的實力。但其實透過科技的力量,現今的創業者更重要的則是進一步確定自己以及對手的定位,然後找出自己的強項以及對手的弱點,並朝向未來的趨勢前進。
近年來短影音逐漸成為社群網站的主流,不管是Tiktok、Meta或是YouTube,短影音都已經成為流量的大宗。同時,短影音的行銷、電子商務也逐漸成為顯學。
疫情後,全球通膨依然持續中,各國央行的貨幣寬鬆政策也導致今年全球的經濟成長趨緩甚至停滯。但科技仍不斷前進,不管是電商還是能源,又或是近年來常被提及的ESG,都持續大步邁進。
疫情後,全球通膨依然持續中,各國央行的貨幣寬鬆政策也導致今年全球的經濟成長趨緩甚至停滯。但科技仍不斷前進,不管是電商還是能源,又或是近年來常被提及的ESG,都持續大步邁進。
對於許多人來說,這個世界變得愈來愈陌生了。許多曾經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時至今日,已經不再是熟悉的模樣。不管是材料、能源、醫療還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與20世紀相去甚遠。
科技和體育很類似,往往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遠,但不同的是,科技的發展往往顛覆傳統,將原有的體制全盤打翻,再創新局。在此同時,人們面對的究竟是轉機或是危機,就在一念之間了。
雖說受到Omicron疫情影響,許多科技大廠缺席了美國消費性電子展,但不少未來科技發展趨勢,可以從中窺見一斑。整體來說,自動駕駛、元宇宙、5G、低軌衛星等,都成為今年的熱門話題。最大的變數,則是讓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延後公布全球經濟預測的全球新冠疫情。
雖然全球仍在新冠疫情的籠罩下,但隨著各主要國家新冠疫苗接種比例提升,全球經濟逐漸復甦。在此同時,有些「趨勢」逐漸成為進行式,一步步走向產業主流,也有一些趨勢,依然「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從2020年爆發新冠疫情以來,全球都面臨了不得不然的變革,就連工作這件始終被視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都呈現了截然不同的面貌。後疫情時代,改變了的職場,還回得去嗎?
在21世紀的今天,科技早就已經不再是那種可望不可及的東西,科技的發展,在每一天裡,都影響著你我的日常生活。不管你看得到或是看不到,改變,其實就在你我的身邊,日積月累地發生。
隨著醫療及科技的進步,人們的平均壽命愈來愈長,依《2019年聯合國全球人口展望報告(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9)》顯示,2020年全球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7.27億人,預估2050年這個數字將膨脹為15億,約占全球人口的1/6。這也代表全球消費市場都必須正視老齡人口在各方面的影響力。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世界也變得跟以往不一樣了。以往扁平的世界,從實體的交流,轉往線上的溝通,加速數位轉型的發展,逐步邁向「新常態」(The New Normal)生活。科技讓人們走出了2020年,面對疫情,仍能維持生活、維持溝通、維持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