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精粹賞析—明宣德 青花魚藻紋花口大碗

文/吳棠海.圖/震旦博物館
2019年 10月 No.579
館藏精粹賞析—明宣德 青花魚藻紋花口大碗明宣德 青花魚藻紋花口大碗
高 11.8 公分、口徑 23 公分/震旦博物館提供
宣德時期的青花碗有各種不同的造形,體型大小不一,器壁大多做成圓體狀,少數則為花形,如本期所要賞析者即是宣德時期的花形大碗。

此器的口沿外敞,器壁向下圓收,底下具有圈足,從口沿到足底皆做成凹凸狀,整體猶如一枚綻放的花朵。它的胎體呈淺灰白色,質感較為細緻,釉層明淨中帶點灰青,是宣德時期的胎釉特徵。

碗體外壁繪畫蓮塘魚藻紋,四叢蓮荷採十字形平均分布,每叢蓮紋以下方的橢圓形大蓮葉為基底,枝桿細長的蓮花、蓮蓬及水草,由大蓮葉下方往上生長,曲折的枝葉表現水波搖動的感覺。

蓮叢之間各繪一條魚兒,大約是鯖、鮊、鯉、鯰、鱖之類,透過諧音表示「清白廉潔」之意。魚兒兩兩相對或相背,有的擺尾上游,有的傾身潛伏,周邊散布較小的水藻,豐富水中的生態。

四叢蓮荷與四條魚兒穿插布局,環繞碗壁一圈,具有連續周轉的效果,而立體的瓷碗造形與循環不斷的構圖結合,營造出虛擬的立體空間,增加觀賞的趣味,為宣德時期的佳作。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249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藝術棚棚1.0系列:「卡班」藝術項目 引領現代上班族藝術療癒新方法

“不是上班,不是下班,是「卡班」。在上下班之間、績效和焦慮之間,每個人都可能被卡在日常的某個角落。”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 形紋設計⑦ 元代青花大盤的設計

青花瓷是元代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許多大型器物透過傳統絲路和海上航線運送到伊斯蘭地區,其中既有知名的青花大罐和青花大瓶,也有尺寸龐大、器身厚重、裝飾華美的青花大盤。

震旦博物館出版叢書介紹—漢代玉器

漢代玉器是在戰國晚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形制功能集早期玉雕之大成,除了劍飾玉、組佩飾及喪葬玉臻至成熟之外,玉帶鉤、動物玉雕、玉質器皿及大型玉璧也呈現出多采多姿的風貌。本書收錄漢代玉器224組件,內容分為禮瑞用玉、喪葬用玉、佩飾用玉、人物造形、動物造形、飲食用器、嵌飾用玉、璽印、劍飾用玉、似玉材質及改形玉器等類,導論和分說明皆由北京大學考古學博士蔡慶良先生所執筆,深入淺出的分析漢代玉器獨樹一格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