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
週一~週五08:30-18:00
2024甲辰年歲末過渡到2025年,震旦美術館推出兩檔當代藝術展「廖淵個展:輿圖」和「金陽平:林深不知」,迎新送舊,作為正式更名為震旦美術館的兩檔新展,既是與觀眾們一同歡送2024年,也是一起迎接嶄新的2025年。
2024甲辰年歲末過渡到2025年,震旦美術館推出兩檔當代藝術展「廖淵個展:輿圖」和「金陽平:林深不知」,迎新送舊,作為正式更名為震旦美術館的兩檔新展,既是與觀眾們一同歡送2024年,也是一起迎接嶄新的2025年。
震旦博物館推出全新「AM NEXT」專題,利用博物館藝文廳空間進行系列展覽,推廣更多青年藝術家作品,並藉由作品提供大眾觀察世界與生活的不同視角。「AM NEXT」於5月和6月分別推出「馳輝Speeding Light—程亮個展」和「365流浪動物日記—小幸運」兩檔展覽,未來也將持續推出以教育和推廣為導向的公益展覽。
震旦博物館於7月在A2空間迎來全新特展「洛克菲勒藝術基金收藏展:西方藝術大師」(圖一)。本次展覽甄選5位世界級西方藝術大師的百餘件作品,時間橫跨19世紀末到21世紀初,包含巴勃羅.畢卡索、薩爾瓦多.達利、阿曼迪奧.莫迪裡阿尼、喬治.莫蘭迪和阿曼.皮埃爾.費爾南德茲。此次展覽也是洛克菲勒藝術基金會首次於上海的正式合作展。
2022國際博物館日以「博物館的力量」為主題(圖一),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力量、數位化與可及性方面的創新力量、透過教育進行社區建設的力量」這三個視角來共同探討博物館為其所在社區,帶來積極變化的潛力。這一主題在去年「博物館的未來:恢復與重塑」的基礎之上,仍然引導我們在後疫情時代不斷思考和探索博物館的潛力和更多可能性。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為德國著名哲學家,是哲學史上首位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人,並開創非理性主義哲學之先河,認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運作的力量。以他的意志論和救贖論為背景,提出生命美學與藝術之觀點論述。9月17日震旦博物館白領之夜講座,同濟大學哲學系老師余明鋒結合叔本華著作,闡述了審美與生存的深刻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