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身心靈提升免疫力 養生不養病,預防醫學超前部署

文/洛桑加參.Dr. Lobsang洛桑預防醫學集團創辦人
2021年 8月 No.601
你知道人類「正常」體溫應該是幾度嗎?「37度!」小時候有認真讀自然科學的人能馬上回答出來。不過,英美科學家做了新的調查,證實人類體溫有日漸下降的趨勢,目前平均落在36.1~ 36.6度之間。

身心靈預防醫學就免疫而言,體溫差1度就差很多。洛桑醫師解釋,大家不要以為37度、36度其實也差不多嘛,何必這樣『斤斤計較』?當然要計較,體溫越高,人體對付癌細胞、傷口與感染等防禦工作的效率也越高。也因此才有「體溫上升1度,免疫力提升五倍。」、「癌細胞喜歡35度不喜歡39度。」這樣的說法。
在預防醫學的領域,有三件事很重要,那就是「免疫」、「再生」與「自癒」。而這些,都與體溫直接或間接相關,不論是要從疾病中痊癒還是預防疾病,身體的寒,都容易讓人落入較為不利的處境。冬天,一看氣溫低,自然衣服穿好好、熱飲喝好喝滿。夏天,反而大家容易鬆懈,冰涼可樂無限暢飲、冷氣吹整天、衣服輕薄還露肚臍、汗濕了懶得擦乾、激烈運動後盡情洗冷水澡,種種NG行為種下病根。之後再來說關節痛、過敏濕疹、浮腫肥胖,都得花一段時間才能處理。

五招幫身心靈保溫

下是洛桑醫師分享五招提升免疫力的方法,雖不能說提高體溫,就保證百病不生,但懂得溫養善待自己的人,絕對比任何人都更有本錢成為不生病好命人:

第一招〉謹慎使用藥物
若真的需要吃消炎藥、退燒藥、止痛藥,請在醫師診斷後服用。不要自己隨便買來吃或買來擦。合理範圍的發炎、發燒反應是人體自癒力的展現,傷口有病原微生物跑進來,或者是身體受到感冒病毒影響,體溫升高表示進入作戰狀態。這時候亂吃藥,等於在扯自己免疫部隊的後腿。經常剝奪免疫軍團表現的機會,久而久之他們的能力也會變差。

第二招〉珍惜排汗能力
很多女孩子怕流汗,夏天喜歡躲在冷氣房裡,一吹就是一整天。汗能幫助毒素代謝,也有健全免疫的功勞。無冷氣不歡,長期不流汗,就怕身體的自控溫功能喪失。運動流汗、天氣變熱流汗,都是很自然的事。違反自然,身體也會變得彆扭。使用空調,適可而止,別讓自己吹成不會流汗的冰棒人。

第三招〉適時適量運動
從事各種你喜歡的運動,藉此來鍛鍊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對於提高體溫特別有幫助。因為肌肉產熱的效能非常好,換句話說你肌肉量越多就越不怕冷,隨便活動一下,就能把溫度拉上來。我們常常看到那種練得很精實的硬漢,在大家羽絨衣、發熱衣穿好穿滿的時候,他還是只穿一件薄長袖就在外頭趴趴走。有肌肉你就可以任性,沒肌肉你就只能認命!

第四招〉多溫少冰去淤
人的血管跟水管一樣,有任何堵塞淤積都令人困擾,若能定期淨化清潔,血液循環顧好,改善人體低溫的狀態,很多疾病都不會發生。溫養化瘀在療程上,「靜脈雷射+血液淨化」的組合是我認為效果最好的。生活上,每天喝足夠的溫熱開水、稍微控制一下冰涼食物的攝取量,是值得好好來培養的習慣。

第五招〉存善念去利他
緊張時手腳冰冷、打了一個寒顫、嚇出一身冷汗、心涼了一截,這些或多或少都有經驗。但這冰冷寒涼不光只是形容詞而已,實際去測量緊張焦慮人的體溫,也確實偏低。心理因素造成的低體溫,當然你去泡溫泉、做足浴、手捧一杯熱咖啡或是吃一些辛香溫熱的美食,都能改善。但我更推薦的做法是,透過善念、善意、善行,讓心再度溫暖起來。
「冰涼、冷漠、負面、自私、壓力、淤積、滯礙難行」這幾個概念屬於同一類型的,而另一個光明聯盟則是「溫暖、開放、正向、利他、放鬆、流通、循環順暢」。慈悲無敵,不僅是因為不樹立敵人所以沒有敵人,從健康層面來看,更具有從心拔出病根的積極意義。熱心利他當個暖男暖女,寒邪自然與你格格不入。心中有事卡卡、不能放下,跟血管裡有太多壞膽固醇一樣,都會致病。早期發現、早期面對、早期治療,溫熱養生原則,於身、於心都適用。
 

讓身心靈提升免疫力 養生不養病,預防醫學超前部署

心靈文明病  腦疲勞、腦過勞

人類社會正式進入到資訊時代,也不過才六十年,卻已經衍生出一堆「網路文明病」。網路方便、什麼都查得到、人人都能發表意見,但資訊品質不一,若照單全收,資訊爆炸,頭腦也會累到爆炸,醫學上稱為「腦疲勞、腦過勞」。
腦疲勞的人,經常不自覺出現一些低自制力行為,其中就包含大吃大喝大醉一場。平常興趣在哪、特別喜歡做什麼,就容易往那方向失控。衝動購物、衝動飆車都很危險,不是荷包危險,就是生命危險。
筋骨有筋骨的勞損,太疲勞不休息,就是酸痛腫脹、發炎、關節退化。腦也有腦的勞損。大量刺激資訊無法排空,也會出現病變,比方說蛋白質斑塊堆積,擾亂神經元傳遞,造成記憶、感知、一系列心智功能受損。腦疲勞的人,身心都會出現一些變化。察覺徵兆,即早喊卡,疲勞是可以逆轉的若等到勞損階段,就已經出現一些「損」,這時身體還要花特別多力氣才能修復,會比較累。
 

讓身心靈提升免疫力 養生不養病,預防醫學超前部署

當機了嗎?燒腦過頭,您可以⋯⋯

遇到麻煩事都想冷處理或不處理。記憶力不好使,丟三落四,閱讀紙本能力下滑,讀錯讀漏或根本讀不了兩頁。在策畫一個計畫時,感覺比以前吃力。對本來感興趣的事,提不起勁。心情容易低落、憤世厭世、覺得自己有點悲慘,空虛寂寞冷,洛桑醫師教你12招,這時候你可以:
❶好好睡覺,好好做夢
❷珍惜無聊時刻,勇於放空
❸避免再去使用機能性提神飲料
❹簡單過生活,慢活樂活
❺簡化行程,排鬆一些
❻封鎖垃圾訊息與廣告
❼攝取有益於大腦的好油
❽收起手機,到戶外走走
❾避免在惡劣心情下做討厭的工作
❿吃各種顏色的新鮮蔬菜幫助大腦抗氧化
⓫從本書挑一個你喜歡的方法,徹底放鬆
⓬自覺心智功能嚴重受損時,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做夢,是為了遺忘」我一直很喜歡這個說法。擁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很重要,因為大腦在人睡覺的時候,會進行斷捨離的工作,篩選、刪除、建檔、精煉白天所獲得的一切資訊。熬夜或太早起,垃圾來不及清完,越堆越多,當然思路就很容易卡卡不順暢。不要覺得睡覺啥事都沒幹,是在浪費時間,不只大腦代謝廢物,身體很多修復、再生工作都是趁人睡著的時候進行。想要有更好的工作成就、優異的學習成績,有足夠的深層睡眠,是一定要的。
我很欣賞能完全放空的人。這樣的人,比別人更有機會活到九十、一百歲以上。資訊時代人手一機,許多人怕無聊,怕空白,一有空檔,不關心一下手機就好像哪裡怪怪的。跟睡覺一樣,放空,也有它的功用。你的意識看起來像是停擺了,事實上是換成潛意識在處理資訊。一流的創意工作者都很懂得如何放空,旁人看上去以為他在偷懶,事實上他是在讓好點子生成。
做你不喜歡的事,帶著厭惡的心情去做,特別容易腦過勞。那該怎麼辦?不喜歡做的事,通通不要做?是的,沒辦法激起你熱情的人事物,能放棄就放棄吧!如果不能,那就要為你討厭的事,找出積極、正面的意義,做起來開心,比較不會過勞。那要是找不出正面意義?人生就這麼短短一瞬,要是現在做的任何一件事,不能讓自己更好、不能讓世界更好,那其實也沒有做的必要。不如把時間跟笑臉,留給對的事和對的人。

回歸平衡,結出長壽健康之果

交感神經太過活躍、運作過度的人,基本上就是將自己暴露於腦過勞與腦早衰的風險中。過度的使用、耗氧量大增、氧化壓力升高、微血管受損,這就是生病的因跟果。
交感跟副交感,一快、一慢。學會慢、學會平衡,生命之樹就會結出長壽之果。慢……慢……慢……,舒緩腦疲勞,慢慢深呼吸、漫步在河邊、細讀一本好書、靜坐靜心,也可以放慢步調享受空氣、享受陽光。如果你常常迅速開好幾個視窗、同時間處理多個訊息、猛按螢幕打怪玩手機遊戲、瘋狂傳訊息聊天,上網飆速之餘,別忘了切換「慢時間」,均衡一下。

心好累的時候,別忘了你永遠都可以這樣說:「謝謝大家的厚愛,但我現在想要休息一下。」簡化、精煉後的人生,優雅告別腦疲勞。

本文出自:《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時報出版社

 

讓身心靈提升免疫力 養生不養病,預防醫學超前部署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535
標籤索引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中醫治鼻炎有良方 從內而外 雙重並行

過敏性鼻炎為常見病症之一,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亦常與氣喘、鼻竇炎等疾病共病。中醫認為其成因與體質、環境及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治療上除症狀控制,亦重視體質調理與病機辨證。本文從中醫觀點探討過敏性鼻炎的類型、治療方法及生活調養之道,提供一條安全有效的改善之路。

藥師教您如何正確用藥 日常食物竟讓藥效大打折?

你也曾為了怕苦,用果汁或咖啡配藥嗎?小心這個習慣正在悄悄「偷走」藥效,甚至引發副作用。藥師提醒,不只是咖啡、果汁,連牛奶、保健品、甚至某些蔬菜,都可能和藥物產生交互作用,若想讓藥好好發揮,吃藥時可別亂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