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女王」的異想世界(下) 繽紛絢爛下奮力向前的藝術人生

文/李俊明‧圖/© The New York Botanical Garden.© Gropius Bau Berlin.© Tate Modern
2021年 8月 No.601
「點點女王」的異想世界(下) 繽紛絢爛下奮力向前的藝術人生位於直島海邊的黃色大南瓜雕塑,是草間彌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以「南瓜雕塑」、「鏡屋」、「波卡圓點」聞名全球的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在全球疫情仍嚴峻的情況下,成為今年最受矚目的藝術焦點之一,儘管已高齡92歲,最近仍接連在倫敦、紐約、柏林推出大型展出,為人們展現她橫跨藝術與設計的迷人魅力。 

最近幾個月來,恢復綠意盎然的紐約市立植物園,突然變身為令藝術愛好者趨之若鶩的「新景點」,風靡全球的草間彌生,這回走出美術館圍牆,讓作品與大自然互相唱和。
將藝術與大自然融合,以草間彌生的背景而言,再合適不過。原來,她出身日本長野縣松本市,祖父母經營一家育苗場,因此從小便經常出入溫室與田野,讓她終身對自然懷有獨特的情感與著迷。

 

「點點女王」的異想世界(下) 繽紛絢爛下奮力向前的藝術人生已經92歲的草間彌生,出身於日本的長野縣松本市。

融合自然與藝術 引人入勝的奇幻繽紛

策展人表示,「大自然」不只是草間彌生靈感的泉源,也是各種創作中的藝術語彙關鍵。由於植物早在童年時期便與她的生活緊密集合,因此也深刻影響她的創作。在不停出現的幻覺之中,會飛舞的花朵與不斷蔓延的南瓜,其實並不奇怪,這種一再加強的情境,形成她創作中無比瑰麗的世界。
而另一方面,草間彌生又與紐約淵源很深,1957年,她為了追尋創作夢想,移居人文薈萃的紐約,系列作品中幾個重要語彙,像是「鏡屋」、「無限的網」、「波卡圓點」…都在此時期開始出現,因此高齡92歲的她,本次以「自然的宇宙」(KUSAMA—Cosmic Nature)特展重返紐約,格外具有意義。
漫步在布朗克斯區廣達250公頃的園林綠地,你會看到她的最新創作《舞動大南瓜》(Dancing Pumpkin)彷彿手舞足蹈,翩然起舞,為溫室廣場增添不少活潑氣息。再定睛一瞧,向天空延伸的巨大花朵,則是她另一近作《我的靈魂永恆綻放》(My Soul Blooms Forever),同樣穿上她最為人熟知的波卡圓點,從盎然綠意中冒出頭來,繽紛的模樣就像正開懷笑著,引人童心大發。
這次橫跨室內外的展出貫穿她早年至近期的諸多創作,觀眾除可觀賞到她特別為本展創作的大型戶外雕塑,像是宛如卡通造型的巨大花草、經典波卡圓點點綴的南瓜、大樹,出現在花海綠意間,也能看到很少公開、或首度在美國展出的早期作品,完整呈現這位藝術家與大自然之間的關聯。
 

「點點女王」的異想世界(下) 繽紛絢爛下奮力向前的藝術人生作品《我的靈魂永恆綻放》(My Soul Blooms Forever),同樣穿上最為人熟知的波卡圓點,在綠意盎
然的植物園溫室中展出。 

 

「點點女王」的異想世界(下) 繽紛絢爛下奮力向前的藝術人生植物園亦展出草間彌生另一新作《我想飛向宇宙》(I Want to Fly to the Universe)。

 

「點點女王」的異想世界(下) 繽紛絢爛下奮力向前的藝術人生草間彌生最新力作《舞動大南瓜》(Dancing Pumpkin),彷彿在植物園溫室前翩然起舞。

高齡92 創作能量仍豐沛不歇 

無獨有偶,遠在世界另一頭,也有兩座歐洲美術館,正如火如荼展出草間彌生經典之作。
走進德國柏林的馬丁葛羅彼斯展館,你會對眼前巨大的觸手大吃一驚。除了展出她八十多年來創作的三百餘件作品,重頭戲還有與展題同名的《我在宇宙看到一束愛》(A Bouquet of Love I Saw in the Universe),這是她在2021年特別為本展推出的新作,讓歷史建物改建的展館中庭,佈滿充氣觸手,形成奇幻景象。
而所到之處無不風靡的《無盡鏡像展廳》(Infinity Mirror Room)這次除了新版本,還復刻了1965年於紐約首度推出的始創版,共同為觀眾營造獨特的沉浸式觀賞體驗。除此之外,本展還挖出她20多歲的早期創作,溯及她於長野縣松本市家鄉推出的首展,以及紐約時期以「鏡像」、「波卡圓點」等獨特語彙進行創作的來龍去脈。
當然,展中除側重她60年代後期較少被人著墨的歐洲足跡,也將範圍拉得更廣,探討了她如何重新定義女性創作者在藝術圈的地位。
再來,歐洲另一端,倫敦的泰德當代美術館,也在延宕一年後,推出了粉絲期盼已久的草間彌生特展。目光焦點所及的兩件「鏡屋」作品,讓觀眾於重重倒影與反射中,窺見不一樣的奇幻世界,探討著「無限」的抽象主題。其中一件是草間彌生截至目前為止最大型的作品之一,另一件《悲傷水晶燈》則以旋轉的水晶映像,在光影交錯中形成華麗的魔幻世界。
 

「點點女王」的異想世界(下) 繽紛絢爛下奮力向前的藝術人生在倫敦展出的《悲傷水晶燈》,以旋轉的水晶映像,在光影交錯中形成華麗的魔幻世界。 

 

「點點女王」的異想世界(下) 繽紛絢爛下奮力向前的藝術人生在柏林展出的《我在宇宙看到一束愛》(A Bouquet of Love I Saw in the Universe)占據了整個展館
中庭,形成奇幻景象。

不只圖像吸睛 背後故事更動人

草間彌生的作品,除了視覺十足吸睛,為何能如此風靡全球?答案是,她的人生,跟她的創作一樣精采。
「如今我的人生進入晚年,今後我還要更拼命投入創作!」回顧她歷來創作生涯,早年在紐約起頭時並不得志,在性別與種族的雙重歧視下,不僅打不進主流藝術圈,而且儘管擁有原創的精彩點子,卻又被其他男性藝術家抄襲,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讓她非常挫折。
加上由於反戰,她以裸體作為藝術抗議的手段,鬧出軒然大波,不但一度被祖國日本視為「醜聞女王」,更無法得到藝術圈的重視。
在低潮之中,她的精神狀態再度出現問題。「我和我的四周,就像被看不見的簾幕隔離,作畫的時候,畫會扭曲蜿蜒到地面,看出去全是幻覺,一大堆幻覺聚集起來將我圍繞。」
「我對網很著迷,它們覆蓋我、勒住我,令我著迷,揮之不去。」罹患強迫性精神官能症的她,一旦有什麼事物進到心裡,就甩脫不掉。這也是當年她遠渡重洋搭飛機至美國時,看到海面波紋形成網紋無限擴張,因此便把眼前所見意象捕捉下來,成為後來《無限的網》等系列畫作源頭。

永不停止奮戰的力量 可以感動人心

而從70到80年代,有將近20年時間,對她來說特別難熬。「在魚貫來去的人潮中,我奮力打拼,不知有多少次都想拿刀自刎尋死,然後我重整思緒,重新站起,渴望生命燦爛的陽光,無限地活到人生盡頭。」
為了與童年創傷、焦慮症、憂鬱症、強迫症搏鬥,她自願住進精神療養院,直到今日依然如此。令人佩服的是,她將人生的逆境,轉化為創作動力,日復一日,不停創作。
「到頭來我的作品,就是將我的心理問題轉化為藝術。」對她而言,身患強迫症的結果,就是忍不住想聚積;而聚積與堆疊,繼而延伸出「無限」,成為她作品中最重要的主題。
「聚積代表著,宇宙中的星星並非單獨存在,地球也不是單獨存在,整個宇宙就是星球的聚積。」這樣的詩意,成為璀璨無比的「鏡屋」底蘊。
你可能不免好奇,何以這麼多年了,儘管年事已高,她還是孜孜不倦創作著?「我希望能以藝術的力量,讓世界更和平。」親身體驗過戰爭殘酷的她回顧,「那樣可怕的事不該再有,我想以作畫,改變人們的心,相信世上的愛與和平能持續到永久,並把作品散佈到全世界。」
憑著這股堅毅無比的信念,她奮力與自己的疾病共處,也贏得了全世界的掌聲,在疫情尚未平歇之際,以藝術的奇幻魔力,為人們帶來希望,讓作品中一以貫之的「愛與和平」,成為超越國界的動人力量。
 

「點點女王」的異想世界(下) 繽紛絢爛下奮力向前的藝術人生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728
標籤索引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日本大阪國際博覽會➀ 大阪世博以創新力與設計力再獲喝采

2025年對大阪來說至為關鍵,在睽違55年之後,這座城市再度舉辦萬眾矚目的世界博覽會,不僅吸引各國旅人前來朝聖,也創下許多紀錄與先例,帶來再次向上升級的契機。

建築設計大師安藤忠雄 以「青春」動力 寫下設計之詩

身為最廣為人知的日本建築師,自學而成的安藤忠雄不僅以建築名揚全球,獨特的人生歷程也為人津津樂道。繼2017年以「挑戰」為題的個展之後,近期他所設計的大阪文創空間「VS.」也舉辦一檔以「青春」為題的特展,除回溯他自1969年起始的設計生涯,也為觀眾預告這位大師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動工的作品,展現他對建築美學持續不懈的耕耘與願景。

全球最美機場專題➂ 卡達機場以設計創造荒漠奇蹟

過往的全球最佳機場,總是不外新加坡、首爾、香港、東京、阿姆斯特丹等常勝軍。但自2016年開始,業界指標Skytrax評選出現變化,卡達首都杜哈的哈馬德國際機場突然空降十大,勢如破竹不斷挺進,2021年甚至擠下新加坡躍身全球最佳機場冠軍,後來兩者每年均持續伯仲之間的激烈纏鬥。究竟這座2014年才啟用的機場,如何能十年不到就登上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