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精粹賞析—清道光 洋彩福慶連連紋雙聯瓶

文/吳棠海.圖/震旦博物館
2021年 12月 No.605
館藏精粹賞析—清道光 洋彩福慶連連紋雙聯瓶清道光 洋彩福慶連連紋雙聯瓶
高25.7公分/震旦博物館提供
洋彩是由清代景德鎮官窯廠製作,專門供應宮廷所需的精品瓷器。此一品類創燒於清代早期,乾隆時期最為興盛,並且一直延續到清末,如本期所要賞析的雙聯瓶即是道光時期作品。

此器由二件瓷瓶相連而成,瓶身形狀相同,口沿外敞如喇叭狀,頸部略長,往內收窄,肩部向下傾斜,朝外擴出為瓶腹,瓶腹略深,腰部以下收窄,器底具有圈足,足牆外撇,形制典雅。
前面的小瓷瓶以粉紅地洋彩為飾,口沿環繞一圈如意雲頭紋,頸部和腹部通體繪畫纏枝花卉、蝙蝠及磬等紋樣,近底部為簡化式的壼門紋邊框,足牆環繞卷草紋,內壁施松石綠釉。
大瓷瓶的外表以果綠地洋彩為飾,用如意雲頭紋、帶狀菊花、壼門紋邊框及回紋作為邊飾與肩飾,頸部及腹部布滿纏枝花紋,花卉圖案與前者一樣,都是洋蓮花與銀蓮花等西洋題材。而小瓶的「蝠」諧音「福」,「磬」諧音「慶」,與纏枝花卉組成「福慶連連」之意。
瓶底施綠松石釉,並有紅彩書寫的「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全器繪工精細,彩釉華美而不俗豔,局部金框點綴,呈現典型的宮廷風格。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856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專題導讀(二)——良渚文化 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

上海震旦博物館於2025年5月16日起在五樓古器物學研究中心展廳開展「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共計展出兩百餘件玉器精品,覆蓋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時期及齊家文化,呈現新石器時代「四大文化譜系「的玉器之美」。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形紋設計➉ 元代青花魚藻紋設計

魚藻紋屬於中國傳統吉祥紋飾,早期多用線條勾勒形狀,風格簡單樸拙,到了元代成為青花瓷的裝飾題材之後,不僅大幅增加整體圖案的內容,在繪畫上也運用了多樣化的筆觸和技法。

館藏精粹賞析—元 青地白花纏枝花卉牡丹紋花口大盤

元代青花大盤是外銷伊斯蘭地區的貿易瓷,盤口呈圓形或花形,表面布滿紋飾,如本期所要欣賞的青花大盤即是代表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