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樂 青花人物紋雙耳扁壺

文/吳棠海.圖/震旦博物館
2023年 6月 No.623
明永樂 青花人物紋雙耳扁壺明永樂 青花人物紋雙耳扁壺 高30 公分/震旦博物館提供
永樂青花瓷器上的紋飾,除了纏枝花卉、折枝花果等圖案化的紋樣之外,還有寫生性的題材,如本期所要賞析的人物紋雙耳扁壺即是富有盛名的紋樣。

此器呈小圓口、短直頸、扁圓腹之狀,肩上附加一對如意形的雙耳,壺底有橢圓形的淺凹足,胎體顏色為略帶淺灰的白色,質地堅硬緻密,釉層瑩潤透明,微泛淡青,表面以蘇麻離青料繪畫紋飾。

壺的頸部環列一圈窄長的雙層蕉葉紋,雙耳勾勒如意紋,肩部披覆青地白花的蓮瓣紋邊框內填圓珠紋,由上向下俯視時,猶如一朵展瓣盛開的蓮花,壺腹繪畫風景人物為主紋,下方襯以青地白花之蓮瓣紋邊框內填圓珠紋。

主紋部分採遠、中、近的三層式構圖。前景有高低起伏的土坡、岩石及樹叢,幾筆波狀線紋勾畫出水岸景致,中景繪畫五個深目高鼻、穿著胡服的胡人,分列正背兩面,其中一人張開雙臂跳舞,另外四人手持樂器伴奏,人物後面是層巒疊翠的山脈,層次井然有序。

此器的紋飾之間大量留白,可以領略中國傳統水墨畫的韻味,類似的器物亦可見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收藏中,為永樂時期名品。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1005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館藏精粹賞析—元 青花孔雀牡丹紋四繫扁壺

元代是蒙古族人建立的朝代,與伊斯蘭地區交流頻繁,草原文化和伊斯蘭文化都對元代青花製作產生明顯的影響,如本期所要欣賞的四繫扁壺即是代表性的作品。

震旦博物館出版叢書介紹—藏品圖錄

上海震旦博物館座落於黃浦江畔,館體建築由安藤忠雄所設計,館內收藏玉器、陶瓷器、佛像及畫像石刻等古代文物,倡導以「料工形紋」為核心的古器物學研究,推廣古代器物的藝術鑑賞,將古物之美融入現代生活中,力行生活美學的實踐。本書是上海震旦博物館的開幕館藏圖錄,書中收錄88組件的館藏珍品,展閱此書猶如打開文化的寶盒,文物精粹盡收眼底,值得收藏與閱覽。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形紋設計⑨ 元代青花單龍紋設計

龍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神話動物,也是帝王權力的象徵,普遍出現在各種不同的器物上。到了元代中晚期,當景德鎮窯廠創燒出藍白相間的青花瓷器時,龍也成為青花瓷器上的紋飾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