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精粹賞析—明宣德 青花雲龍紋大罐

圖.文/震旦博物館
2024年 1月 No.630
館藏精粹賞析—明宣德 青花雲龍紋大罐
宣德一朝僅有十年,瓷器發展卻很有成就,除了紅釉、甜白、釉裡紅、仿官窯及仿哥窯等器物之外,青花瓷器也獲得世人很高的評價,本期所要欣賞的雲龍紋大罐正是此一時期的作品。

此件大罐呈圓口、凸脣、短頸、豐肩、鼓腹之狀,器底微凹成淺圈足,足底露胎無釉,但是有「十」字形的白色痕跡,是當初入窯燒製時,以十字形墊具置於器底,用來隔離匣缽,避免流釉沾黏的現象。

罐身表面以青花為飾。頸部環繞一圈如意雲紋,雲朵周邊延伸四個波狀曲折的雲腳,肩部平均排列四個獸面,濃髮粗眉,瞋目獠牙,神情凝肅,氣勢威嚴,其中二個獸面之間橫向書寫「宣德年製」四字楷書款。

大罐腹部繪畫雲龍紋,龍紋延頸昂首,注視前方,龍身上下曲繞,四肢前後開展,頭上鬃鬣、眉毛、頦下鬚髯及肢肘處的肘毫皆成束飄揚,周邊環繞朵朵祥雲,展現御風而行的動感。罐體下方排列一圈蓮瓣紋,以青地白花的深藍色調襯托雲龍紋的廣闊空間。

此器的造形紋飾皆為宣德時期的典型風格,日本出光美術館也收藏類似的宣德染付龍紋壺,可以做為鑑賞的參考。

 

明 宣德 青花雲龍紋大罐
高49.5公分/震旦博物館提供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1220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震旦博物館新展 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

上海震旦博物館於2025年5月16日起在五樓古器物學研究中心展廳開展「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共計展出兩百餘件玉器精品,覆蓋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時期及齊家文化,呈現新石器時代「四大文化譜系」的玉器之美。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形紋設計➅ 元代青花多棱器型的設計

元代青花的造型頗為豐富,既有中原本土的傳統器類,也有草原民族的特殊風情,或是配合市場需求,吸收異國元素而產生的新形制,如多棱形的器物即是受到伊斯蘭文化影響的產物。

震旦博物館出版叢書介紹—戰國玉器

戰國時期是一個變革極大的時代,而戰國玉器在造形、紋飾及形制功能的演變上,正可反映出這個時代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