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 青花波濤龍紋盤

文/吳棠海.圖/震旦博物館
2024年 10月 No.639
明宣德 青花波濤龍紋盤明宣德 青花波濤龍紋盤/口徑33.3公分/震旦博物館提供
圓盤是青花瓷的常見品類,各代產品在前朝的基礎上都會有所傳承和演變,如本期所要欣賞的宣德青花盤即與永樂時期製品有相似及殊異之處。

此器的盤口略直,器壁以圓緩的弧度收窄,底下具有圈足。胎體顏色為淺淡的灰白色,質地細緻緊密,釉面白中帶青,質感溫潤,薄而明淨,青花呈色靚麗,並有自然凝聚的黑疵斑點。

盤體內外皆以青花為飾。盤心繪畫波濤龍紋,龍首居於上方,身軀大弧度彎轉為C字形,尾巴向後反捲,左前肢朝上擎舉,右前肢曲肘撐於身旁,左後肢從水中伸出趾爪,右後肢已然踢蹬出水。龍身周邊水勢洶湧,激越的浪花朝內勾捲如渦流,使逆勢而升的龍紋更加雄健有力。
盤內側壁繪畫三個龍紋,有的昂首曲頸朝向前方,有的扭頸回首,往後顧盼,修長的身軀起伏如波,體態翩躚的遨遊於天際間。圓盤外壁環繞朵朵祥雲,近口沿處橫向書寫「大明宣德年製」六字青花楷書款。

類似的器形紋飾亦可見於江西省景德鎮珠山官窯遺址出土的明宣德青花鬧潮龍紋窩盤上,提供讀者鑑賞的參考。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703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震旦博物館新展 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

上海震旦博物館於2025年5月16日起在五樓古器物學研究中心展廳開展「靈光:新石器時代玉器特展」,共計展出兩百餘件玉器精品,覆蓋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時期及齊家文化,呈現新石器時代「四大文化譜系」的玉器之美。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形紋設計➅ 元代青花多棱器型的設計

元代青花的造型頗為豐富,既有中原本土的傳統器類,也有草原民族的特殊風情,或是配合市場需求,吸收異國元素而產生的新形制,如多棱形的器物即是受到伊斯蘭文化影響的產物。

震旦博物館出版叢書介紹—戰國玉器

戰國時期是一個變革極大的時代,而戰國玉器在造形、紋飾及形制功能的演變上,正可反映出這個時代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