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時區的工作新世界—從全球案例看未來職場可能性

文/黃祖強.企業經營趨勢顧問
2025年 10月 No.651
跨越時區的工作新世界—從全球案例看未來職場可能性
數位遊牧(Digital Nomad)正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生活與工作方式,從「在家工作」延伸到「全球移動辦公」,展現出工作與生活深度結合的新模式。隨著科技進步與專業人士對自由彈性的渴望,越來越多企業擁抱遠距與跨國合作,甚至將數位遊牧納入組織文化。這股潮流不僅重塑人才市場,也為傳統企業的經營帶來全新啟發。

數位遊牧的生活與工作融合

隨著職場工作者愈加重視「靈活性與自由」,數位遊牧工作的吸引力持續上升,其高度地點獨立性特別受到希望旅行或搬遷者青睞。這種生活方式讓專業人士得以探索新環境,同時透過網路科技與企業保持連結。部分新創企業已成功融入數位遊牧模式,結合完善福利與彈性制度,既激勵員工、提升生產力,也創造良好營運成果,對傳統企業的經營同樣具啟發性。

全球知名數位遊牧企業案例

從Awesome Motive、Buffer、Kinsta到Float、Doist、DuckDuckGo以及TestGorilla,這些企業展現出不同的經營模式:有的強調自主發展與透明文化,有的專注非同步溝通與公平薪酬,有的則透過豐厚福利與靜修計畫來凝聚團隊。

他們的共同點是:打破地域限制,以成果導向為核心,並以高度信任和彈性制度吸引全球優秀人才。

1. Awesome Motive(驚豔動機)
Awesome Motive是一家軟體管理公司,2009年由賽義德・巴爾基(Syed Balkhi)創立於美國,至今已成為行業領導者,逾三千萬網站使用其軟體與培訓影片提升流量、訂閱與收入。公司完全自力更生,堅持以向善為使命,專注協助小企業成長、與大企業競爭。現有逾330名員工,分布於50個國家與地區,自創立以來即採全遠端模式,不以地點限制招聘,並提供完善福利、彈性工時與公司靜修會(共識營)。

2. Buffer(緩衝區)
Buffer致力於幫助小型企業透過社交媒體成長,提供內容創建、參與與排程工具,並內建AI助手,協助用戶跨平台高效經營。公司以價值為核心,重視開放、透明與感激的工作文化,主張人際連結是創新的關鍵。團隊約80人,來自全球各地,採100%遠端招聘,鼓勵跨時區合作,打造「日不落」的永續線上團隊。

 

跨越時區的工作新世界—從全球案例看未來職場可能性

 

3. Kinsta(金斯塔)
Kinsta創立於2013年,提供應用程式、資料庫及WordPress託管服務,專注顧客體驗與最新技術,已服務全球逾55,000用戶,並成為歐美成長最快的主機之一,也是首家專用Google Cloud Platform的託管商。公司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推行靈活制度、遠端預算及有薪休假,並鼓勵團隊連結、樂趣與持續學習。

4. Float(浮動)
Float是一個資源管理平台,協助團隊集中規劃、排程與追蹤專案,已獲超過4,500家專業服務公司與創意團隊採用。團隊分布於20個城市,每年在義大利、日本等地舉辦聚會,促進連結。公司堅持「同工同酬」,以舊金山中位數為基準,確保全球員工待遇一致,並提供家庭辦公及共用辦公津貼,支持高效與舒適的工作環境。

 

跨越時區的工作新世界—從全球案例看未來職場可能性

 

5. Doist(多斯特)
Doist成立於2007年,財務獨立並自創立起即採遠端、非同步優先,成為此領域的先驅。旗下產品Todoist與Twist,幫助分散團隊以非同步方式協作與溝通,改善全球數位遊牧者的工作流程。公司鼓勵員工自由規劃工作地點與時間,並提供教育津貼、面對面靜修及共用辦公報銷等福利。

6. DuckDuckGo(鴨鴨Go)
DuckDuckGo是注重隱私的搜尋引擎與瀏覽器,不進行數據追蹤或販售。團隊成員遍及200多國,由百人以上的遠端成員組成,重視技能與文化契合度,員工保職率高達95%。公司以「信任、質疑假設、驗證方向」為核心價值,並透過回饋社會支持創新技術,持續提升線上隱私與信任標準。

7. TestGorilla(測試大猩猩)
TestGorilla是一家科技新創,專注以技能與評估測試取代傳統履歷,協助企業更準確選才,已與逾10,000家公司合作。公司目前有177名來自51國的成員,採100%遠端運作。秉持多元化、誠信與以人才為本的價值觀,鼓勵員工大膽創新、共同成長,並致力於幫助更多人找到夢想工作。

數位遊牧企業的核心特質

觀察這些具有標竿典範的數位遊牧企業,多為顧客服務價值型的新創企業,雖然目前事業實體規模不見得皆大(正往擴大成長邁進),但在經營理念與工作模式上卻極具前瞻性。這類企業通常具有一些值得傳統企業參考的特質。首先,它們重視透明化流程:所有會議記錄、決策流程皆公開,資訊不被個人把持或延遲傳達,讓每位團隊成員都能即時掌握全局,避免資訊落差造成的誤解或延誤。

其次,非同步溝通成為常態,企業鼓勵員工使用文件、影像、討論串等方式交流,不受時區限制,即便團隊成員遍布世界各地,也能順暢協作。最後,這些企業強調績效導向,如評估標準以成果為核心,而非單純依靠打卡或形式化的工作時間。這種做法不僅提升效率,也讓團隊更有凝聚力和自主性。

面對數位遊牧趨勢的企業變革

隨著數位遊牧模式逐漸成為新常態,企業若想留住專業人才,內部管理模式也必須隨之調整。彈性聘用成為關鍵策略,企業會結合全職、兼職與自由工作者,根據專案或任務需求靈活配置人力,降低固定成本的同時提升資源運用效率。

技能導向的招募模式同樣重要,不再過度強調學歷背景,而是以成果、能力與實際經驗作為衡量標準,使人才可以憑專業表現獲得機會。此外,激發內部創業精神亦是新興做法,如企業鼓勵員工發展個人專案,甚至提供資源孵化新事業,不僅提升員工的成就感,也為企業帶來新的競爭力與創新動能。

從現有案例中可見,這類企業對新人才的渴求與禮遇,都展現出一流的企圖心。創業理念與經營思維常令人耳目一新,成為吸引專業人才的重要因素。對有志於成為數位遊牧工作者的人來說,這意味著不僅需要掌握專業技能,更要具備高度的自律與紀律心態。持續強化自身的工作能力,理解跨時區協作的規律,並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順利融入這類企業文化。

同時,也應將自己的工作與生活目標明確化,透過行動逐步實現理想生活模式,真正將專業能力轉化為自由、靈活且有意義的工作生活體驗。

數位遊牧不只是趨勢,而是一場職場文化的革新。當企業願意擁抱透明、彈性與信任,人才也能以自律與專業回應,雙方便能在新的合作模式中共創價值。這場由科技驅動、由人性深化的轉型,將為未來工作型態開啟更廣闊的可能,也讓更多人得以實現「生活即職涯」的願景。
 

跨越時區的工作新世界—從全球案例看未來職場可能性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13
標籤索引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在多變世界,活出自我

本期封面故事以「數位遊牧,開啟工作新樣貌」為題,帶領讀者探索疫情後的職場新趨勢。從遠距、彈性到數位遊牧,工作與生活的界線正被重新定義。自由與彈性不再只是選項,而是新世代職場的核心價值,開啟融合生活哲學與職涯設計的全新篇章。

從疫情催化到數位轉型—開啟混合式人生的新篇章

職場邏輯正被徹底改寫,新冠疫情讓遠距與彈性工作成為日常,「混合式工作」改變了工作方式,也重新定義成功。數位遊牧(Digital Nomad)興起,人們可透過網路自由移動,模糊工作與生活的界線,開啟「人生職場混合式」新篇章。

無疆界職場 重塑職涯平衡

地點不再是工作的限制,數位遊牧正改寫職涯版圖。從企業到個人,如何駕馭遠距協作與彈性自主,將成為未來競爭力的決勝點。